第一卷:江南,煙雨收 第二十七章:開了光的蘋果(求收藏)(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南無錫城,梅子鄔碼頭。
幾片樹葉依稀起起落落飄落在湖面上,隨波盪漾。一艘鳥船開進碼頭,隨後靜靜的停泊在花崗岩條石鋪就在長長(舟楫往來)的碼頭上、從碼頭上面的石縫中鑽出的兩棵小樹,也已長得有合抱粗,成了系船帶纜和晾補漁網的天然工具。
接近岸邊的碼頭立了一對三米多高的旗杆石,立起十多米高的旗杆,杆頂用滑輪和繩子升降燈籠,每天晚上由更夫點好燈籠升上旗杆,作為梅子鄔歸航船隻的航標。
有個三十來歲,一身腱子肉的漢子跳下鳥船將攬繩拴在岸邊的石頭墩子上,隨後有人放下供人上下船舶的弦板。
曉陽澄明,湖光泛影,一位說不盡有些放蕩不羈、看起來文質彬彬,宛如玉樹臨風的年青英俊男子,一身青袍作書生打扮,背一個竹編書箱率先走下了鳥船,他手持畫上(君子不器)草書的摺扇正輕柔地搖晃著,一派悠然自得之狀。
“呵呵!張兄真的要走?怎麼不在玩上個幾天?”笑聲中,一位一身月白暗花錦衣但目光如炬的少年公子笑問道。
他因年幼身材雖然瘦小,但氣派看起來卻是一點也不小,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般不凡之威傲,讓人一眼瞧見,便知道此人身份必定貴不可言,平日必定發號施令慣了,正是公子時。
站在他身後那位老者,他的前額很寬,額頭上清晰地刻著幾條深深的皺紋,皺紋裡似乎藏著嚴峻的經歷和飽經滄桑的折磨,不是一直跟隨在公子時身邊的那位吳姓老僕還能是誰?。
張繼站在斑痕累累的花崗岩鋪就的碼頭上,湖光倒映著他清瘦修長的身影,讓人有種同古人近距離接觸的感覺,好似過去和今天緊緊連線在一起。
他對著公子時躬身施禮道:“多日以來,繼,沒有少打擾公子的清閒!繼心中已經是非常過意不去了。”
“如今已經到了江南,我也該到處遊歷一番才是,連日來聆聽公子教誨!心中已是感激不盡,也讓我從公子身上看到江南文人的底蘊。“
“繼雖只是一介書生,今蒙公子看得起,與我真誠相交,能得到公子這樣的友人,繼感覺這趟江南已經是不虛此行。今就不在打擾公子了,公子以後若得空路過襄陽,一定要讓繼盡地主之誼才是?”
“一定,一定。等以後一定會有去襄陽尋張兄品茗飲酒暢談的機會的。”頓了頓,公子時有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那張兄我就不遠送你了。”
張繼再次躬身施禮道:“那公子,繼就告辭了。”
公子時微笑點頭道:“好走,不送。”
“.....”
望著越來越遠的背影,聳立在旁邊的老吳不由得問道:“少爺啊,還從來沒有見你對一個人產生這麼大的興趣的,這人是誰啊?什麼身份呀。”
少年皺了皺眉,眯著一雙好看的鳳眸,緩緩道:“這個啊!是一個千年又千年,註定青史留名的倒黴蛋啊。”
老吳砸吧砸吧嘴,滿布滄桑的臉上褶子更深了一些,下意識主動忽略掉後面的三個字,沉思道:“既然這人這麼牛逼,那公子幹嘛不給張公子送點銀子嚼用,我看他囊中怪羞澀的。”
公子時轉身往船艙而去,翻了個白眼,道:“誰叫書生都是憤青,你信不信老吳,你要是敢送銀子他就敢給你急眼,呵呵!,一個不諳世故、辦事有條理的人的荒唐念頭就是:厭惡那些老於世故的人的耐心,我們還是不要找人煩了。”
“再說了,不要靠饋贈去獲得朋友。對於有些人來說,你須得貢獻你誠摯的愛,學會怎樣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
吳姓老人連忙跟在公子時的身旁,笑道:“哈哈,少爺啊,我哪裡懂得這些讀書人的彎彎繞繞,還是少爺你更厲害點,他這樣的人都能那個什麼青屎,留什麼名的,你都能當他祖宗了。”
“對了少爺,天醜上船了,那孩子要見你.......”
“吃它幾隻九兩黃,還準備跑我這邀功咋地?我給你說老吳,我可不給銀子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