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南,煙雨收 第四章:七夕閒談論漕弊(求收藏)(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書的成績離不開書友們的支援,請你千萬不要忘記收藏。”
時光一晃,很快離會試還有一天的時間,這天剛好是七月初七,正是“女兒節”的日子。
女兒節又叫七夕,七夕節屬於女性,尤其屬於年輕女性特別是未婚少女。按照歷來傳統,這一天,稍有財力的人家都會在庭院中搭建一座綵樓或者綵棚,把親朋好友鄰居的少婦女孩兒們都邀請過來,聚在一起,舉辦“乞巧會”或稱“巧節會”。
當夜就會安排她們留宿家中,第二天還要贈送些小禮物、或是食物,護送女客一一回家。所以,七夕也稱為“女兒節”。相應的,節日這一天的活動內容亦特色獨具,以“乞巧”為主題。
而朝廷也會大張旗鼓地強調與鼓勵女兒家的女紅技藝的精良。
到了唐國建朝之後,開國皇后為了彰顯天子的仁德,七夕節被正式定為女兒節,除了官方正式場合外,民間一般還是稱為乞巧節。
女兒節這日,皇后會邀請有品階百官家的命婦攜臣女到宮中參加宴請,共同慶祝女兒家的節日,同時長安城內也會大弛夜禁十日,在護城河中放許願燈,還會與民間共同舉行燈會來與民同樂。
隔天就是會試開考的日子,這日張繼終於也不在會館裡讀書了,而是與張正春,楊瑞,呂星海,陳鎮等襄陽同鄉舉人,一併往承天門外看花燈。
承天門橫街。位於唐國長安城皇城北起第一條橫街(有東西七橫組成的第一條街),以唐長安城中心點的標誌性建築承天門前的橫街故名,是長安城最寬的大街,橫貫長安東西的中軸線大街,自前朝起,但凡舉行國家大典、軍隊出征和凱旋、迎接貴賓、宣佈大赦、慶祝節日等,都在此街舉行隆重的儀式。因此,此街名副其實是長安城最繁華的街道。
女兒節這日的承天門燈市上,人潮如海,川流不息,賣燈的商販,買燈的顧客,觀燈的民眾,熙熙攘攘,大街上行人交錯。
人人都想著尋一絕佳的位置賞燈觀景,故而這日靠近燈市的客棧,酒樓,茶坊早在女兒節前早已經被定滿。
而張繼等人也好不容易透過早已經在長安城備考一年的呂星海,還費了一些銀子,才在承天門外一酒樓上,定了個好位置,一覽長安燈市的夜景。
呂星海雖然讀書上不如同行的幾位同窗,但家中士紳出身,家資頗豐,是正兒八經的土財主,所以這些日子的開銷幾乎都是他來買單,而他又長袖善舞,最會交際,因此倒是很快在江南舉子圈子中有了一些名氣。
五人在酒樓上靠窗的位置坐了一桌,用屏風與其他位置隔開,倒也是自成空間,當下點上酒菜,此時已晚,從窗上望去,但見長安城中升騰起了道道煙火,花炮夜放。
最是繁華的長安城喜奢靡,愛鬥富,各種響炮、起火、三級浪、地老鼠、焰火燃起,這多是富豪之家燃放的,一次焰火就要幾百兩銀子。
天上焰火騰起,地上燈火如龍。
燈市最寬敞的地方,點起了九曲十八彎的河燈,綿延數里之遙,遠遠望去燈火燎城。
……
整個燈市都是此等火樹銀花的景象,街上觀燈的男男女女都有,到了女兒節,就算深閨裡的女子,也是可以大大方方地上街而遊。
女子們身著白綾衫結伴夜遊,名為“走鵲橋”,也稱“乞相思”,從朱雀大街一路觀花燈,再至承天門下摸門釘。張繼吃著小菜,看著燈市焰火繚繞的一幕。不由心裡想到,遠在襄陽城的王家小姐現在在幹什麼呢,等到會試過後,金榜高中,接著就是洞房花燭,那麼自己的人生也就圓滿了。
當下張繼舉杯對幾位道:“諸位讓我等為此太平盛世,泱泱唐國賀一杯。”
眾人皆是舉杯,楊瑞也是笑著道:“也為我等,明日會試心想事成,早日登金榜而賀。”
比起太平盛世。還是會試金榜提名更貼近眾人,大家都是笑著舉杯,唯張正春有幾分心不在焉。
張繼知自己這位老同窗,一貫都有考前綜合症,當下道:”張兄,以我等如今的才學,明日就是開考的日子,就算現在至會試捧起書來讀個一夜。又會有多少寸進,倒不如放鬆一二,讓精神鬆懈一些,反而更好。”
張正春道:“我也知一張一馳之道,只是心底一直想著那八股文案,還有一部分沒有領悟下來。故而食不知味,食不知味啊。”
聽張正春這麼說,眾人都是道:“張兄,大家出來吃酒樂呵樂呵,你現在提讀書的事。真大煞風景,還不如看看觀燈的小娘子呢!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張正春笑了笑,當下說道:“諸位兄臺,對不住,這是我的不是。我錯了,我先自罰一杯。”
張正春這麼說,眾人也就岔開了話題,開始說說笑笑,對於即將到來的會試,心底的那份緊張去了不少,十年寒窗無人問,不就是為了一朝提名天下知嘛。
此刻酒樓裡。也是讀書人鱗集,不少都是今科赴會試的舉人,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