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母星似乎也是藍色和綠色交織?”當這位艦長看著藍星入神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自己那個從未謀面過的母星。

而與此同時,小行星帶中,羅休正從夏禹級飛船中飄出,往小行星帶中最大的一處星港而去。

小行星帶內的資源雖然分散,但相較於行星來說,卻更容易開採和利用。

而更重要的是,各個小行星的物質相對單一,可以直接安裝發動機扔進熔鍊區域。

“指揮官閣下,商湯級試驗艦正在停泊點等待。”

在羅休還未到達星港的時候,基地控制系統的聲音卻已經提前響了起來。

正如基地控制系統所言,羅休此行前來正是為了剛剛下線的商湯級戰艦。

雖然它只是一艘試驗艦,但對羅休的艦隊來說,卻也是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如果說夏禹級戰艦對上先遣艦隊只能靠狼群戰術,用數量來撕開先遣艦隊戰艦裝甲的話,那商湯級戰艦就有了正面作戰的力量。

雖然這股力量相比起來還是更為弱小,但總之雙反的戰艦質量差距已經不是特別大了。

“現在的速度能達到多少?”

就在羅休即將抵達停泊點的時候,他盯著遠處那艘長度已經快要達到八公里的超級鉅艦,對基地控制系統問道。

“光速的百分之二。”

“百分之二。”聽到這個數字,羅休微微皺眉,這個速度和對方光速百分之十三的速度相比,簡直就不夠看。

雖然雙方已經已經屬於同等級戰艦,但其中的差距還是不小。

不過此前在計劃的時候,商湯級戰艦的設計速度應該在光速的百分之六左右。以這個速度,商湯級戰艦已經能夠擺脫對方大部分的武器攻擊了。

但由於探測波的提前抵達,羅休也不得不讓商湯級戰艦提前下線,這也導致它的速度大打折扣,無法以設計狀態進行試驗。

“什麼時候能達到百分之六光速?”

雖然羅休此時也只能使用百分之二光速的戰艦,但卻也不妨礙他對未來的展望。畢竟這戰艦生產出來之後也不會一成不變,它在不斷生產下線的同時,也會繼續進行最佳化,直到其達到設計狀態。

“指揮官閣下,第一批商湯級戰艦至多能達到百分之三光速。如果需要百分之六光速的商湯級戰艦,那隻能等待第三批,371天后的最佳化戰艦。”

基地控制系統在羅休提問之後,給出了一個十分準確的下線時間。

“371天?”對於這個時間,羅休覺得在戰鬥打響的時候,或許還能生產出幾艘出來。

畢竟對方現在還沒有進入柯伊伯帶,一年多的時間已經算是夠用了。

“那就加緊研製吧。”羅休說著,整個人也已經飄到了這艘商湯級試驗艦的艦身前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