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商湯級戰艦並沒有達到預訂的引數水平,但戰艦在駛出星港的時候,羅休依舊能感受到它的強大。

相比於此前飛翼型的夏禹級戰艦,商湯級的外形顯得就更加科幻一些。

它最前方有著兩根巨大導軌,用於電磁武器的發射。

而在導軌的後方,則是呈弓狀,向左右延伸的弧形構造。這個構造內部用於儲存自身攜帶的無人攻擊飛行器,並在末端配備有光束武器。

弓形構造的後方,則是控制整艘飛船的艦橋,以及供人類生活的各種配套空間。

再往後,也是四座內鑲式核聚變反應堆,以及它所需要的巨量反應物質。

從商湯級的下方看去,它宛若一把弓弩,懸浮於太空,枕戈待旦,蓄勢待發。

而它與夏禹級、夏啟級最不同的一點,還是它的最新的一個應用離子護罩。

位於兩側如弓身一般的構造,除了作為無人機的艙室外,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作為離子護罩的發生器。

這些發生器位於‘弓身’的中部、艦身的尾部,當它們啟動的時候,以三個發生器為中心,會形成三個離子護盾圈,將內外隔絕開來。

而它的原理,則是利用電磁裝置產生對沖波,改變艦體之外的離子結構,並由此來折射、吸收或偏轉部分由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以達到消減其能量密度的目的。

“先測試離子護盾。”

當羅休剛剛抵達商湯級試驗艦艦橋的時候,他便立即向基地控制系統下令道。

“正在開啟艦載離子護盾。”

在基地控制系統的回覆下,試驗艦艦橋下方突然亮起一道藍光,從艦橋下方直朝著艦尾而去。

這道藍光的速度極快,轉瞬間,便已經到達了試驗艦的艦尾。而當它抵達的同時,艦身上的三個離子護盾發生器也立即工作,一道猶如透明玻璃一般的護罩隨之升起,將整個艦身籠罩在了其中。

“進行測試撞擊效果。”

當離子護罩開啟之後,基地控制系統也隨即展開了第二項測試,對離子護盾的撞擊效果進行測試。

在基地控制系統聲音剛落下的時候,本來懸浮在太空中的試驗艦突然加速,直接朝著附近的小行星撞擊而去。

此前夏禹級、夏啟級戰艦面對這些小行星的時候,一般都是用艦身直接撞擊。雖然以艦身的質量來說,它們並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害,但對戰艦來說,這種通行方式總歸不是長久之事。

而在離子護盾成功搭載到艦身之後,這種情況總算是得到了扭轉,它們在太空的航行終於能變得更加‘文明’一些了。

“測試達到預定效果。”

“進行武器系統測試......”

“進行動力系統測試......”

三個小時之後,試驗艦便完成了所有的測試專案。而除了在速度上還無法達到最佳外,其餘諸如離子護盾等裝置都已經達到了預定的效果。

當試驗艦重新停靠在小行星帶星港停泊點的時候,已經飄出艦身的羅休用外骨骼的機械臂在商湯級戰艦上輕拍了兩下,“效果還是不錯的,直接開始量產吧。”

“時間可不多了。”

先遣艦隊的進攻迫在眉睫,即便這型戰艦無法達到最優的狀態,但此時也只能趕鴨子上架,進行殊死一搏了。

“將情況通報藍星,這並不只是屬於星艦人類的戰爭,也是屬於藍星人類的戰爭。”

羅休離開艦身,向星港內部飄去的時候,也沒忘記遠在藍星上的同族。

雖然這場戰爭基本都是羅休在做著準備,但戰爭所關係的人員可不止是他一人。

藍星人類在戰爭中雖然幫不上什麼忙,但這場戰爭卻也關乎了藍星人類的存亡。一旦羅休處於劣勢,甚至失敗的話,那藍星人類絕對會有滅頂之災。

一個能夠與先遣艦隊一戰的文明,和剛走出母星的文明是完全不一樣的。

天鵝座不需要強大的文明,只需要能夠控制的文明。

很顯然,擁有核聚變、反物質湮滅彈、離子護盾的羅休絕對不是能輕易控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