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室內略顯凌亂的佈置和對的到處都是的文書檔案,以及面前這位律師略顯油膩的頭髮和身軀上有些皺的格紋襯衫,Laura心裡有點落差,很難將他與Monica劃為同一行業的人。可偏偏,他就是律師,這家小律所的主任。

Laura省略掉對Grace種種負面情感,將最近組裡陸續被裁十九人的情況跟主任律師大致說了一下,問是不是存在哪些違法的地方。敘述的過程中,自然美化了一些東西,又隱藏了一些東西。

主任皺著眉頭沉吟半晌:“聽起來……似乎是構成變相裁員的。”

Laura:“什麼是變相裁員?”

“就是表面上看是合法的離職或辭退,但實際上就是為了規避賠償責任或者行政監管而進行的經濟性裁員行為。”

“那該怎麼辦?這些同事們老的老小的小,中年失業,太可憐了。”

主任:“根據你講述的這些情況看,這些人數到不了二十人的上限,而且各有各的離職理由,企業也沒有發生經營性困難,認定為變相經濟裁員還是有些勉強,不過不排除蒐集證據之後可以認定的可能。如果你們確實覺得不公平的話,可以去勞動仲裁委申請下仲裁,要麼就去勞動局或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反應一下情況,反映情況的時候最好寫一份情況說明,附上相關證據。仲裁的話也要提交仲裁申請書。這些文書方面的工作,我都可以幫你們做,收費嘛……”

Laura沒有再聽下去了。為啥天下律師講話都一個樣?這也不確定,那也不確定。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簡直了,要瘋。

她逃一般迅速離開那個小小律所,彷彿一隻飛蟲逃離了蜘蛛網一般。走到大街上,她長出一口氣。

看起來走法律途徑還挺麻煩的。她自己又不懂,身邊的人也不懂。中間被人騙了都不知道。更壞的事,萬一Grace知道了,她跟這律師都是學法律的,能聊到一起,她們到時候可能就被出賣了。

總之各種不安,沒把握和惶恐。想到最後,索性她甩一甩頭,將這件事拋在腦後。

隔日她跟Tina她們吃飯,中途Tina說起她組裡的一個專員,最近不知道怎麼了,一讓加班就身體各種不舒服,上班時間也不好好做事,還對新同事各種不客氣。Tina私底下提醒他注意一點,他也聽不進去,一味的消極怠工,跟人拌嘴。

Laura心中的想法又活泛了,她說道:“你不用管了,我跟他談談。”

交談之下,原來是覺得Grace對他們不客氣,Laura又護不了他,覺得這個組要完了,於是提不起勁,對新人也很多不友好。

Laura心想,那就這個人吧。先讓他走,後面再讓他進來。當下便板起臉來訓斥他一頓,讓他安分守己,好好做事,不能再言行出格。

她去跟Grace報告要開掉這個人,原因特別註明,消極怠工,尤其對新同事不友好。誰知Grace腦袋中繃著一條警戒線,不同意此人離職。

Laura沒辦法,私底下找這個人,剖明心跡,懇請他和自己演一場戲,等Grace倒臺之後,再請他回來,到時候給他升職。

說這話的時候,她心裡也沒底。畢竟人家乾的好好的,幹嘛為了一句話就放棄這安穩的工作和優越的福利,回家待業?沒道理的事。

她甚至有想過,要不自己辭職之後專門搞Grace?念頭一出來立刻覺得自己蠢死了。她辭職那豈不是乘了Grace的心,再說她要走了,還搞個P。不在這個位子上,誰也指望不上她了。

這個專員不知是因為家裡真的有礦,不在乎這一個月數千元的收入,時還是出於多年和Laura在一起的義,又或者是因為在這裡待著實在無聊的緣故,他居然答應主動申請離職。Grace查證之後,便同意了。

二十人湊齊了。Grace默默的想。她本沒有那麼多文鄒鄒的考量和受過教育的感覺,但是她明白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拾材火焰高的道理,只要她們團結一致,就沒有翻不起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