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在御書房魏文墨聽取了齊學義的意見後便將禮部尚書徐瞻叫了過去。

因為他並未參與過祭天儀式,先皇兩次祭天儀式他又因事並未參與,所以他對祭天儀式的概念僅僅是停留在古籍上面。

而對於蓬萊祭天一事,徐瞻也是極力贊同的。

如今新皇登基,國情大致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祭天祭祖乃是積德行運的事情。

雖然並不能雪中送炭,但對於此刻的大魏王朝來說絕對算得上錦上添花。

做總歸好過不做。

但是魏文墨又屬於極為反感繁縟禮節的人,對於先朝流傳下來的條條框框他並不太喜歡,卻又不能隨意更改。

不過徐瞻所說,既然祭天儀式並非在宮內,那儀式便可以從簡,這倒是讓魏文墨大喜過望。

可是如何從簡,卻成了這位官位赫赫的禮部尚書的一大難題。

依禮制而言,上面每一個步驟都少不得。

當這位禮部尚書與蓬萊掌門商議時,那位出塵仙人閉口不語,顯然並不想表明態度。

其實這也怪不得人家,一位靜心修仙的老仙人如何幹預人間皇族的事情?

他幾天幾夜沒有閤眼才算想出剛剛所言的步驟。

食之無味,夜不能寐,他可真算是體會到了。

希望不會出現差池吧。

關於祭天的儀式,是由徐瞻做了簡單的介紹。

從始至終,蓬萊仙山的掌門都閉口不語,沒有發表任何態度。

魏文墨非常滿意,那身後的五位尚書以及十二位內閣大學士自然同樣非常滿意。

等到徐瞻退下以後,在太虛殿所要進行的事宜便結束了。

因為祭天儀式本就是計劃在明日青龍峰舉行,所以在太虛殿不過是進行簡單的介紹和安排而已。

當然,天子登山理應先入主峰主殿。

魏文墨是第一次落腳蓬萊,掌門清承便打算讓幾位弟子陪同年輕天子在山上轉一轉。

雖然若論景色而言,蓬萊山並不出眾,但六座主峰二十四座主殿還是名聲顯赫的。

“朕也正有此意,既然來到蓬萊,豈有不遊賞一番的理由,那也太辜負這片雄偉壯闊的山脈了。”

掌門清承點點頭,視線在眾弟子身上一一掃過,最終落在清風,雷洛,竺思潔,魏德海身上。

“你們四位宮主便陪同皇帝陛下在山上轉一轉吧。”

說完,清承轉而望向魏文墨。

“老夫與幾位長老還要去看看護山大陣,事關天子祭天,可不敢有絲毫馬虎懈怠,還請皇帝陛下莫要怪罪。”

“理應如此,清承掌門和諸位長老請便。”

清承和三位長老也並沒有繼續耽擱,在他們退去後,此處其他的無關弟子也都散了去。

只剩下剛剛掌門點名的四位宮主以及幾位天賦較為出色的弟子。

他們在等待魏文墨的命令。

誰知,魏文墨竟突然轉身大跨步的走出太虛殿重新來到那柄斷劍旁。

他微微眯起眼睛,胸腹小幅度的起伏著。

“果真是好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