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虎見張厚不肯讓路,於是便擺開陣勢,率二萬軍圍而攻之,張厚領軍稍稍抵擋,便潰敗向北逃去。獨孤虎遂出了斜谷道口,領軍向褒斜道而來。

方虎正領八千精銳駐紮褒斜道,聞知張厚已經棄了斜谷道口,漢軍正前來,便提兵來戰獨孤虎,方虎年尚二十五歲,血氣方剛,勇武超群,其父方龍戰死於漢中,方虎每欲為父報仇,聞人策不許,只准其駐兵褒斜道。今聞知漢軍前來,方虎勃然大怒,提刀上馬,率軍來迎。

獨孤虎見一少年將軍提兵前來,便勒馬問道:“小將可報姓名!焉敢提兵阻吾道路?”

方虎咬牙切齒道:“吾乃大燕驍騎校尉方虎是也!衛將軍方龍之子,你等漢中偽王賊軍殺害吾父,今與吾有不共戴天之仇,吾今要取你首級,以祭奠先父在天之靈!”

獨孤虎聞言,仰天哈哈長笑,笑畢,舉手中槍對方虎道:“你父方龍,助賊侵漢,戰死疆場,乃從軍者命理使然也。你欲向誰尋仇?且你父方龍,尚不是吾對手,你這小兒,敢如此大大言誇口?吾今不願與你交手,且率兵退去,刀槍無眼,如若折損了性命,實在可惜。”

方虎大怒道:“殺父之仇,豈可不報!你有何能,敢出此言?且看吾取你首級。”隨即拍馬舞刀,只取獨孤虎。

獨孤虎呵呵大笑,見方虎縱馬而來,隨即也催動座下馬,手中丈二鋼槍點地而起,舞動之時,風聲水起,正如流星亂墜,繁花竟綻,方虎見之,不禁吃了一驚,隨即勒馬不前。

獨孤虎見方虎勒馬不前,遂也勒馬道:“吾今日不相逼,如三個回合之內不能贏你,吾便率軍從此退去,如三回合之內勝你,你便可以引軍讓道,如何?”

方虎尋思,獨孤虎雖然英武非常,武藝高強,然已近年將五十,自己亦是勇武超群之將,獨孤虎如何三招就能勝?於是便道:“三個回合若贏不了我,我將斬你!”

獨孤虎笑道:“吾天下有名之將,說話必然算數。今且讓你先出手罷。”

方虎仔細觀之,見獨孤虎只是身長面貌威武而已,也並不見得便可懼。於是便舞動手中大刀,急催馬殺來,一刀砍向獨孤虎面門。

獨孤虎勒馬挺槍,不慌不忙,見方虎刀來,隨即再馬上側身,舉起手中鐵槍一隔,便將方虎手中大刀盪出三尺開外。

方虎大刀被盪開,手中微微發麻,讓仍然不死心,又拔轉馬頭,趁勢再揮刀從後向獨孤虎襲來。

獨孤虎聽馬蹄聲至近,隨即拔馬躍起,方虎大刀翻轉,從下往上來砍獨孤虎,此招變化迅疾,出手凌厲狠毒,獨孤虎已經有所準備,躍馬側身避開,手中長槍又一隔架,又將方虎手中大刀盪開三尺開外。

方虎兩番凌厲

攻勢,皆被獨孤虎挫敗,正欲第三次舉刀砍向獨孤虎時候,獨孤虎已經催動坐下馬,舞動數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向方虎,方虎急忙閃避,然而頭上頭盔已經被獨孤虎刺落。

方虎驚愕,獨孤虎收槍道:“方才只需吾槍尖再往下一寸,你現在已經落馬倒地也。”

方虎驚懼,畏服獨孤虎虎威,不敢再戰。卻道:“吾雖然不能勝你,但你如要過褒斜道,可問吾麾下八千騎可曾願意否?”

獨孤虎不禁勃然大怒,道:“孺子焉敢如此小覷吾!”隨即提兩萬步騎,前來與方虎軍相戰。

方虎倚仗八千騎兵精銳,可以抵敵一時,然後等張厚再引軍前來,便可合力擊敗獨孤虎,然而自己八千騎皆被獨孤虎兩萬軍包圍,衝突不出,張厚又畏懼獨孤虎,率軍北走司隸後,並不敢前來,只是守住要道。

方虎八千騎被圍,獨孤虎率軍攻之,方虎奮力拼殺,帶領大半衝出圍中,向司隸境內而奔,折損數百騎,千餘騎皆被獨孤虎所俘獲。

獨孤虎勝了張厚,方虎後,便有提兵經褒斜道望陳倉到而來,獨孤虎上次迂迴從此而過,道路皆熟識,此番欲迂迴陳倉後方,與文雄軍合力攻下陳倉。

哨騎報知陳倉,牽興聞知大驚,道:“吾來此鎮守此不過十餘日,賊軍即繞道迂迴陳倉之後,張厚與方虎之兵何在?”

哨騎報說張厚與方虎皆被漢將獨孤虎擊敗,不敢阻其前進,逃遁司隸駐紮。

牽興驚懼道:“吾亦知獨孤虎賊將乃漢中偽王麾下勇悍之將也,吾尚且不能敵,何況張厚、方虎?”心中畏懼,遂問黃倫道:“盡然賊軍迂迴繞我後,如前後夾擊,陳倉將不能守,軍師有何妙計禦敵?”

黃倫道:“賊軍雖然分兵從褒斜道而來,然欲迂迴內外夾攻陳倉,恐其難也。今方虎、張厚雖敗,尚駐兵司隸,長安再有軍馬至,則賊獎獨孤虎將陷於我圍中,勢必有來無回也。今其突襲繞後,乃是撼動陳倉軍心也。且鎮西將軍有令,將軍只需堅守陳倉一月便可,今已經是第十五日。吾料大暑之日將近,賊軍若不能前進,必然難耐酷熱盛暑,即將退去也。將軍只需堅守陳倉為上。”

牽興將信將疑,遂領兵駐守陳倉,犯法獨孤虎來攻,又傳命三輔官員,速發兵前來相助禦敵。

獨孤虎率兵到達司隸境上,駐軍褒斜道口,渭水之南,恐司隸兵大舉前來,陷入敵軍圍中,遂未有輕進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