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之便,出城襲擾漢軍,一時不能攻下。獨孤虎便令全軍燃起火把照明,速至狄道城。郝昌見之,遂驚而走避。獨孤虎率萬騎至城下,尚未用力攻打,狄道城南門便陷落。

於是獨孤虎與蔣道率軍入城,燕軍見之皆紛紛放下器械投降。蔣道問道:“郝昌何在?”王贊出而答道:“郝將軍率軍襲擾貴軍攻城,見貴軍騎兵到,已經率兵逃走。末將自知不能與貴軍相敵,今且願降貴軍,以全將士性命。”

獨孤虎見狄道城四五千燕軍,多有老弱,且有千餘負傷者,便對王讚道:“你如誠心投降,你所部軍士皆可保全。如言之不實,有半點差池,吾即刻取你首級。”

王贊伏地道:“末將如有虛詐,就請將軍此時斬吾首級。”

獨孤虎便對蔣道道:“燕軍皆弱旅,多有傷者,今既然投降,且將降軍收編,傷者給與醫治。”蔣道便收編了三千燕軍,一千餘傷者,令軍醫為其治療,餘下老弱不堪為軍者,令其自去。將王贊先收監在軍中,遂領兵佔領了狄道城。

漢軍已經取下狄道城,聞人策所派遣救援之軍,崔英、馬召二將尚行至途中。夜裡又逢天雨,遂駐紮歇軍,次日晨,崔英即聞知狄道失守訊息,大驚道:“郝昌所部萬人,如此不堪一擊乎?”遂勒軍不進,等候馬召步軍到來,馬召見崔英停止前進,問是何故,崔英道:“有軍士傳說狄道已經在昨夜被賊軍奪取,吾尚懷疑,狄道城池堅固,郝昌有萬人駐守,賊軍如何能在一夜之間便攻拔、令我等不及救援?”

馬召道:“此恐是真實。郝將軍乃丁刺史部將,吾觀其領軍平日裡多有懈怠,今以為賊軍不會取狄道,失之防守,所以三萬賊軍一至,便被攻陷。”

崔英道:“且令人哨探得實,如果然失守,我等此去狄道已經無用,且再報告大都督再定進退。”

半日之後,哨騎回報,狄道果真陷落,郝昌率軍北走金城,餘下者皆降於漢軍。

崔英大驚,道:“賊軍此番果然是為狄道而來,我等且先率軍返回。”一面撤軍迴天水,一面派飛騎報知聞人策。

聞人策聞報狄道一夜之間便失守,大驚,一時間舉止是錯,道:“賊軍一夜之間便攻取狄道,是何神助也?”急令傳命讓崔英、馬召率軍返回天水。聞人策問哨騎,漢軍如何夜取狄道?哨騎回答:“賊軍晨渡洮水,昏便至狄道,趁夜攻打,郝將軍率兵出城而襲擾賊軍,賊軍騎兵又大至,城遂陷落。”

聞人策聞言不禁跌足嘆道:“郝昌非我直屬之將,其人好戰又不善守,且軍紀鬆懈,吾出於無奈而用此人守狄道,本指望再不濟,亦能堅守三五日,居然半日也不能守,此番狄道失守,是吾用人失察也

。”

聞人策遂召集諸將道:“吾用人失察,乃至狄道不守。今賊軍已經佔領狄道,必然取下隴西。現在隴西已經不能救,只有保守天水、漢陽郡,以免吾軍將更為被動。賊軍勢大,恐其再增兵攻我,吾且再令長安發兵相援。”於是傳令諸將,收縮兵力,防守天水,又令牽興所部,放棄祁山東面隘口,率軍撤回天水境內。再令涼州刺史丁弘,務必要防守住金城郡,阻止漢軍再度北上。

諸將皆領命各自去安排。聞人策擔憂漢軍勢大,遂令京兆尹尹正,代理右扶風法演等人,再度在三輔地區招募新兵,以補充雍涼燕軍軍力。

領英在天水前線,聞報說漢軍一夜之間便奪取狄道,不禁也驚喜道:“吾雖然令獨孤將軍與蔣將軍一股而下狄道城,不過是激將法耳。不想二人竟然如此迅速拔城,也出乎吾意料之中。”遂傳命嘉賞獨孤虎、蔣道二人,令蔣道率軍駐守狄道,收取隴西郡各地,獨孤虎率騎兵返回祁山。

領英又對諸將道:“今我已經奪取狄道城,隴西郡已經是吾囊中之物。吾此番目的已經達成,且再駐軍片刻,趁夜半便拔營啟程,退回祁山。”

封傳車道:“今燕軍失去狄道,我軍又佔優勢,不如趁此攻打天水,有軍師在此,必能破燕軍也。”

領英笑道:“封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我軍雖然佔優勢,然燕軍實力並未有所損,仍然可以據天水抵禦我軍進攻也。聞人策不比方龍,此人謀略智計不在吾之下,吾已經佔取先機,贏得他一局,恐他知曉以後,又將反擊勝我也。今進而無功,不如見好就收,先回祁山大營駐紮,待觀形勢,在乘隙而進取不遲也。”

封傳車等眾將皆拜服。於是領英日間還在天水城下大肆鼓譟吶喊,喝令燕軍出戰。至半夜,便令前軍改為後軍,後軍變成前軍,依次陸續而退走,留下空營帳十餘座。燕軍發覺之時已經是黎明時分,漢軍已經全部撤離。

眾將報知聞人策,請求趁勢追擊,聞人策擺手道:“潛龍智在吾先,其已經取下狄道,將佔據隴西郡,便見好就收也。且不必追擊。”又對眾將道:“潛龍非欲不想攻取天水,然此番退軍者,為忌憚天水防禦部署甚嚴,其若進,恐遭吾算,難以有功。所以不如退守祁山,再觀形勢而作進退。潛龍此人,真吾敵手也,吾不敢輕視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