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漢軍哀牢圍敵酋(第2/2頁)
章節報錯
左超大喜道:“如高將軍能夠前往,此番計策便可施行。將軍如能成就此功,本將必奏聞朝廷,授高將軍郡守之職。”
於是高融便將遊說哀牢軍之策說給左超聽,左超聽完大喜,便令高融依計行事。
當夜,高融裝扮成哀牢土人,從上游渡河,來至哀牢軍之前,為哀牢巡邏軍士所執,帶來見其軍將,高融便說自己是漢軍將軍,有要事面呈大王,軍將不敢隱匿,奏聞哀牢首領,首領便讓高融入見。
哀牢首領叱高融道:“你既然是漢軍軍校,便是吾對頭,今來我營中,欲要何為?吾帳中寶刀剛剛磨過,正欲要試下鋒利不鋒利!”
高融卻笑道:“大王已經兵臨頸項之上,大禍即將臨頭,還敢在作狂妄之言,欲要殺人嗎?”
哀牢首領怒道:“吾如何不敢殺你,殺你就如同殺雞一般!你且言吾有何禍!”
高融道:“大王本來為漢朝藩屬,素來進貢,大漢亦為大王庇護。今番受莫騷脅迫,而不得不附從,與大漢作對。今大漢王師已經彈定昆明,又提軍深入大王之境,莫騷狂妄豎子,負隅頑抗,今即將為大漢所誅滅,大王前番相助莫騷,折兵損將,今番還不醒悟嗎?左鎮南已經率精兵進駐瀾滄水,且永昌王師不日也將至,大王若此時能幡然醒悟,棄暗投明,率軍反正,則可保全自身,大漢必然以大王為南方一地之主。今若從莫騷,再度抗拒天威,在下以為,大王將為莫騷殉葬,大禍立至!”
哀牢首領聞知,心中動搖,便環視麾下諸將,諸將皆低頭默然,哀牢首領見之,心知麾下都不願再為莫騷賣命。便又問高融道:“你言可真?吾若歸漢之後,漢果然能赦吾罪?”
高融正色道:“大漢以懷柔招撫四方,此乃大王所知也,即便莫騷叛亂抗命,大漢也曾屢次赦罪招撫。堂堂中華,豈有出爾反爾之辭!今大王若是懷疑在下,便可取在下之首,以獻莫騷證明心跡!若是願意反正歸漢,便速做決定。王師不日就要進軍,在下只恐那時大王再下決定恐怕就晚了。”
哀牢首領聞言,便連忙請高融到帳中坐,以上賓之禮相待,只說一切都好商量。高融見狀,便為哀牢首領剖析形勢利弊,說漢軍今番只誅滅莫騷一人,只要其能率部反正,截住莫騷退路,便是大功。
哀牢首領從之,於是便與高融歃血而盟,約定歸服漢朝。又願意借道,提供船隻渡河等物,讓漢軍從上游渡河,答應截住莫騷退路,為防莫騷發覺,讓漢軍儘快用兵。
雙方約定好之後,哀牢首領又令人護送高融渡河回營,高融歸報左超,左超大喜,即決定兩日後準備進軍,又命高融報知哀牢首領得知。
哀牢軍已近被策反訊息,莫騷尚且不知,見漢軍已近到來,恐其發動進攻,於是傳命哀牢首領緊緊扼守尚上游渡口,哀牢首領說需得將渡河舟船等盡興收聚,莫騷從之,於是哀牢首領收聚得數百船筏,放置自己軍中,以待到時候資漢軍渡河之用。又暗中吩咐麾下二將,各領千餘軍馬,待莫騷戰敗欲要逃走山中之時,便阻截之,以便漢軍擒拿莫騷。
二日後,永昌漢軍盧飛、獨孤永、寇霸等已經率軍進至瀾滄水,左超便親自率主力列陣
於瀾滄水便,佯作渡河攻擊,確命史燎、洪雲率萬餘精兵從上游渡河。
莫騷見漢軍欲要渡河,於是便排兵萬餘,在河邊待之,哈哈大笑道:“左超,今番你若能過河,寡人便率眾降漢!”
左超命弓弩手射之,莫騷便命軍以藤牌遮擋,如此佯攻數番,拖住莫騷軍在此。史燎、洪雲所率萬餘精兵,已近到達上游十餘里處,哀牢首領見之,便立即派軍接應,用船筏相助漢軍渡河。
軍士急忙報知莫騷,說哀牢軍已近投漢,正在上游相助漢軍渡河,莫騷這才醒悟過來,知道左超佯攻乃是誘敵之計,見哀牢軍已近投漢,莫騷不敢再戰,於是傳令麾下兩萬餘眾,且分兵望西南二處撤退,望山中躲避。
莫騷方傳令完畢,又接報道:“一彪漢軍正從北面殺來,距離此處不足五六里了。”
莫騷聞言大驚道:“此必然是永昌漢軍。”便傳令速退,拔營啟程,方走得不到十里,又接報說:“西面,南面路口,皆被哀牢軍佔據了。”
莫騷聞報又驚又怒道:“哀牢軍安敢如此!”不勝忿怒,便親自提軍來奪路。忽然北面數里之處,旗幟如雲,漢軍一隊精兵正滾滾而來。
莫騷麾下軍士見之,皆大驚失色,莫騷見來軍不過數千人,便拔劍道:“狹路相逢勇者勝,雖然四面皆有敵軍,然如能奮力殺出,尚還可得生!如有退後者斬!”便親自督戰,命軍來迎戰漢軍。
這支漢軍正是盧飛與獨孤永所率,兩人聞知莫騷欲要逃跑,便立刻前來追擊,莫騷不得不相接戰。
兩軍正在接戰之際,忽然又來了一支漢軍,約有萬餘人,領軍將軍乃是史燎、洪雲二將,二將已經在哀牢軍相助之下渡河,隨即便揮兵殺至。
史燎、洪雲率萬餘軍參戰,與蠻軍便成勢均力敵局面。而此時左超趁莫騷被對岸漢軍所阻截,無力河防之時,便渡軍過河,前來助戰。哀牢軍也從北面趕來,加入戰場。
莫騷麾下蠻軍被四面夾擊,雖然有兩萬餘眾,但皆無戰心,戰不數刻,便大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