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漢軍哀牢圍敵酋(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軍復奪永昌,蠻軍折兵損將,莊黃回報莫騷,莫騷心下不安,遂不敢再領軍北上,聚眾扼守墨江、瀾滄水等處。
左超在滇池歇軍兩月,已經入秋,盛暑漸退,便整頓三軍,準備進軍哀牢。
左超對諸將道:“本將奉命南征,出師之前,已經立下軍令狀,最長不過一年,即平定西南班師回朝,今已經過去七月。你等需要用命,最多以兩月時間剿滅莫騷,在年終之前班師回到長安。否則,本將超期,雖然有功也得按照軍法從事。今番軍令嚴格,望你等皆需要遵守。”
諸將皆領命,於是左超令邊班等將率兵駐守滇池。命史燎、洪雲由夷人為嚮導,引一萬軍為前部前鋒,自領中軍二萬人,廉安與蓋班領後軍萬人,向哀牢國進軍。諸夷軍馬,也跟隨相助。
左超又傳令永昌盧飛、獨孤永等部,率軍南下,漢軍從東北兩路共來圍莫騷。又下令軍中,隨身攜帶雲香、雄黃等草藥,以備防治瘴癘之氣與蛇蟲侵襲。
此時雖然已經入秋,但南方暑熱氣候,將一隻持續到八九月份,此時不過是必盛夏時候稍微涼快一點而已,漢軍一路行軍都渾身是汗,衣甲皆不能穿,仍然是十分艱苦。
莫騷得知漢軍大舉進軍前來哀牢國,便對麾下道:“哀牢國山間多瘴癘之氣,綿延百餘里,人觸之不死也病,又多蛇蟲,漢軍雖然前來,就算過得這百餘里瘴氣之地,也當士氣大減。待其來時,我等正好以逸待勞,將其殲滅。”
麾下聞知皆贊同,於是在瀾滄水邊秣馬厲兵以待之。
漢軍行至哀牢國之境,但見山勢連綿,雲霧繚繞,叢林茂密,蛇蟲出沒。前部軍便先停下,待左超前來。左超至,以手指山間雲霧問嚮導道:“此就是瘴癘之氣乎?”
嚮導答道:“正是,只有在正午以後三個時辰,瘴氣才會消散,那時透過,便不受侵害。”
左超又問道:“此山連綿百餘里,我軍如何能在三個時辰內透過呢?”
嚮導道:“這山雖然連綿百餘里,但也並非全都有瘴氣。若行到一半之時,可揀那瘴癘之氣甚弱處避之,些許瘴氣,本地土人倒還不懼,但貴軍大多為中原人,恐怕不能沾染此瘴氣。”
左超便道:“吾軍有云香草藥,可以解此瘴氣。若讓全軍服用,可安全過此山否?”
嚮導道:“如有云香解藥,便無大礙。”
左超於是便命軍都準備雲香草藥,遇到瘴氣便服用。正午已到,左超便令軍前進,需得兩日之內,過此百餘里瘴癘之地。
漢軍於是速速前行,史燎、洪雲領軍在前開路,果見道路兩旁,毒蛇吐信,蚊蟲群飛,但漢軍已經準備了雄黃等物塗抹全身,這些蛇蟲聞見其味,便四散避開而去
。
行至天黑時分,瘴氣又起,已經有軍士吸入瘴氣,只覺頭暈目眩,內心作嘔,左超傳令,選那瘴氣稀薄之處,安營紮寨,以軍帳避之,然後口服雲香,以避瘴癘。全軍服用雲香解藥之後,果然安然無恙,便在山中歇軍,待第二日正午時分,再拔營啟程。
漢軍用雲香、雄黃等解藥,得以避免受瘴癘之氣侵害,蛇蟲也不能近身,兩日間便過來這百餘里山川,進入哀牢國腹地,只向墨江、瀾滄水而來。
莫騷聞知漢軍並不受瘴氣蛇蟲等侵害,已近進軍道哀牢國腹地了,不禁大為驚訝道:“是何神相助漢軍!能使其不傷毫毛?”
麾下也有驚懼之色,連忙問莫騷如何迎戰,莫騷咬牙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縱使如此,寡人也不懼,今可先聚眾與漢軍一戰,如果實在不能敵,在撤退哀牢山中,山脈如此之廣,漢軍能奈寡人何?”
於是便糾集部下數萬之眾,列陣於瀾滄水之前,相待漢軍。
左超自滇池出兵,半月時間便至哀牢國瀾滄水,聞報說莫騷聚眾數萬,據住瀾滄水而待漢軍前來,左超謂部下道:“莫騷夜郎自大,桀驁不馴,且又不自量力。今番不逃往山中,還欲整兵與吾決戰,此自尋死路。”便傳命軍中,不再赦免莫騷,軍中如能擒獲莫騷者,賞千金,將校擢升三級,軍士提拔為將軍,並奏請朝廷封為亭侯。斬其首者,也如上,只是不封侯。
於是三軍踴躍,皆欲要來擒莫騷。
左超領軍至瀾滄水,依山傍水下寨,扎住營盤,莫騷之軍營,則在瀾滄水對面數里之處。
左超便命軍中哨探,先去探知周圍地形,數日哨探回報,言莫騷軍營西面和南面都有退路通入山中。
左超尋思,莫騷駐軍於此,便是因為有退路可逃。如果不能一戰殲之,其又逃往山中,漢軍班師之後還當作亂。尋思還得用反間之計,離間莫騷與哀牢軍,才能一勞永逸,徹底蕩平反叛。
左超又探知哀牢軍雖然相助莫騷,卻是受莫騷所脅迫,又聞知哀牢首領駐軍在瀾滄水上游數里之處,當先便與眾將商議此事,高融自告奮勇道:“末將甚知西南夷人風俗,今番請命前去遊說哀牢軍歸漢,以為內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