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兩位高人老者正是偽燕國師馬翁與丞相歸海衛二人。

馬翁是幽州薊城人,是偽燕前丞相皇甫照好友,後來因為皇甫照推薦,馬翁凡心萌動,便以左道法術相助公孫霸,多有建功,而被公孫霸封為護國大法師,位尊爵重,深得公孫霸寵愛。

偽燕丞相歸海衛本也是術士出身,亦欽佩馬翁法術,欣賞其為人,於是二人同朝為官,私交甚厚。歸海衛以師禮相待馬翁。

十年前襄樊之戰,馬翁運用法術,趁隆冬之時,驅遣六丁六甲陰兵凍結漢水,以助公孫霸用兵,而被潛龍以法術破之,堅冰融裂,馬翁亦元氣大損,幾乎殞命。後來回洛陽療養得以痊癒,在當年除夕之夜,夢中受神人點撥,遂盡棄世俗紅塵,放下凡念,不辭而去。

馬翁有鬼神莫測之術,不辭而別,公孫霸自然尋找不到其下落。馬翁離開洛陽之後,便又再次回到薊城,拜見其師,叩首謝罪,其師見馬翁迷途知返,便為其指點前途,言馬翁當在益州峨眉山得道。

於是馬翁謹遵師命,辭別薊城,扮作雲遊道士,至益州峨眉山,築廬隱居修道,深居簡出,世人莫能知曉。

馬翁在峨眉山修行數年,逐漸窺得大道之門,於是摒棄了左道邪術,潛心於正道。

後數年,大漢平定偽燕於遼東,公孫霸兵敗身亡。丞相歸海衛以四萬軍降漢軍於東部都尉,漢因此赦免歸海衛,潛龍欲要保奏歸海衛官職,歸海衛夜夢國馬翁在峨眉山召喚自己前往,於是也看破紅塵,便辭謝不受,只是願望到峨眉山修道,以終天年。漢朝從其請,歸海衛便前往峨眉山,尋訪山中高士,果然尋得馬翁在此。

歸海衛便拜馬翁為師,隱居修行,雖然不問世事,但也經常雲遊四方,關注天下興亡之事。

二人見大漢又一統四海,潛龍為相治理天下,百廢俱興,不數年便一片欣欣向榮氣象。二人嘆道:”潛龍治世良臣也!漢得天下,乃上天垂象。燕失天下,氣數定然耳。“

二人因為前番相助偽燕對抗漢朝,心中常有慚愧。今年二人結伴從長江而下,雲遊衡山,歸來途中,馬翁在船上正觀江邊夜色,忽然一鴉飛至,佇立船頭鳴叫三聲而去。馬翁即袖佔一課,得知有漢軍騎良馬者過此,與自己將相逢,於是便與歸海衛停船靠岸,等候此人到來,果然逢得。【¥!愛奇文學……最快更新】

馬翁見邊班所騎汗血寶馬,尋思汗血寶馬在中原極為罕見,歸海衛卻知道潛龍麾下有一善騎軍將名喚邊班者,坐騎便是汗血寶馬。所以師徒二人一合計,推測出此人正是邊班,一問,果然是。

二人為彌補昔日罪過,於是決定出手相助漢軍。馬翁精通知曉左道旁門之術,就

連西南夷流行巫術,其也略知一二。而莫騷用蟒蛇為兵之事,中原雖然多有不知,馬翁倒是曾有聽說,知其巫術乃是借用鬼神之力,才能驅遣巨蟒的。欲要破蟒蛇軍,先得破其左道巫術。馬翁對此倒是胸有成竹。

當下見邊班渡江而去,便對歸海衛道:“你可先回峨眉山,待我前去相助漢軍,破了巫術,即便回峨眉山。”

歸海衛深知其師之能,於是便領命,自個乘船先回。馬翁在此處藉助廟宇歇息一夜,等次日天明之時,於僻靜之處,又作起神行法,一日行千里,晚間還在途中歇宿,兩日不到便就到了益州郡滇池,而邊班乘汗血寶馬,從滇池到長江處,也要行兩日半時間。馬翁神行之法,果然快過汗血寶馬。

左超正在等待邊班回報,今已經是第五日了,而諸夷勤王之軍也有進軍跡象,滇池內昆明國都城似乎也隱隱有殺氣,左超恐蠻軍裡應外合來攻漢軍,漢軍又忌憚其蟒蛇,心中甚為憂慮,只好先令全軍晝夜堤防,做好隨時迎戰準備。

第五日黃昏,忽然一清奇古貌道者,年近古稀,卻精神矍鑠,身輕如燕,來至軍門請見。左超心中驚訝,便請來者入帳,馬翁入帳只對左超稽手行禮,左超等部軍士,皆沒有見過馬翁,所以都不識得。

左超見馬翁年近七十,卻還如此行動靈活敏捷,心中暗暗稱奇,便請其入座,令軍士上茶相待,問道:“敢問高士名號?在何仙山修行?”

馬翁笑道:“貧道乃幽州薊城野人,道號公輸子,現今在峨眉山修道。”

左超便問道:“道長光臨敝軍,想必有助於吾軍,在下正有事,想請教道長,願聞賜教。”

馬翁呵呵笑道:“貧道正是為此事而來,貧道知將軍心中所犯愁者,在於蠻軍蟒蛇軍不能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