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夜半誅寇護鄉民(第2/2頁)
章節報錯
半年之後,趙王便派人前往幽州,打通關節,幽州刺史韓廣國也畏懼趙王宗室地位,不敢得罪,便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於是便將檀文虎從軍中贖回,帶回邯鄲見趙王,檀文虎跪伏於地,痛哭流涕道:“大王再造之恩,臣這條命
就是大王的了!自今之後,披肝瀝膽,水火不避相報大王!”
趙王便對麾下道:“如君等人人皆似文虎勇士,孤何愁大事不成乎?”
麾下皆慚愧,自此可見趙王不臣之心,已顯端倪。
於是仍用檀文虎為軍中偏將,為避嫌,而更改其名,喚作譚武。
再說縱橫在常山國做了幾月活,攢下了一些銀錢,看著快到年終,便辭去活計,攜帶銀兩,回到五水鄉來。
甘蘭幾個月沒見縱橫,果真是小別勝新婚,無限歡喜,二人又得團聚,情誼綿綿。縱橫將所賺銀兩交與甘蘭,一家人又過了個年,開春後,縱橫對甘蘭道:“我需要返回鄴城軍中了,你且在家住著,我此後每隔三五月,便將回家一趟。”
甘蘭雖然依依不捨,但是也不能阻止,心下只好同意。於是甘蘭仍住在孃家,縱橫便一人前往鄴城,復歸軍中做事。
此後縱橫每隔三五月,便回五水鄉看望妻兒一趟。
順安六年起,天下逐漸有紛亂之勢,齊王、趙王、吳王、楚王等皆擴充兵備,招收亡人,荊州、揚州、益州、涼州也不奉朝廷之令,刺史專斷州事,王扶見之,嘆道:“天下可憂矣!”
趙王在燕趙之地招收亡人,於是犯罪亡命之人,皆紛紛前往趙國。常山、真定等郡國,又有山賊強盜出現,時有劫掠百姓之事。而井陘縣五水鄉五水村也不免,有一夥中山盜賊,來至常山地界,時而犯事。
王扶便下令各郡國縣裡組織兵丁,緝捕盜賊,縱橫心憂家人,便在年終將到之時,請假一月,看視家人,王扶允准。縱橫單槍匹馬,馳回五水鄉,見岳父其子都安然無恙,才心下相安。
甘成對縱橫道:“你回來得正好,今年村中來了一群中山盜賊,前次曾搶了五水鄉中數家人戶,殺人放火,縣令著我們村民持兵相抗,殺死盜賊無論,以人頭去請功,今歲世道好像變了。”
縱橫道:“我正是憂慮此事,所以才回家看視。岳丈請放心,只要有孩兒在,就不懼那些匪盜前來!”
於是就與村民結成隊伍,五水鄉里正任命縱橫為隊長,率領村丁,嚴防匪盜前來。
寒冬臘月,盜賊在山上無糧,難以忍耐,於是下山劫掠,行至中山郡縣,然而家家戶戶皆閉戶,列兵相抗,盜賊無奈,只好前來常山,竄至井陘縣五水鄉,見村民沒有什麼防備,於是夜半便在鄉中劫掠,村民大為驚駭。
里正急忙鳴鑼警報,縱橫夜半聞知匪盜來到,急忙翻身起床,抄起隨身所用長槍,讓岳父守衛家中,出門上馬,召集五水村中壯丁二十餘人,有馬的騎馬,沒有馬的步行,拿起長矛棍棒,跟隨縱橫前往來剿賊。
眾賊數十人,來到五水鄉中劫掠,數
村中犬吠聲大起,驚動村民,眾賊正欲要下手,忽然見東南方向一隊火光蜿蜒而來,賊首便道:“且慢,待殺退了這村民兵丁再動手不遲。”於是令群賊持兵以待之。
火光之中,縱橫手執長槍,一馬當先,十分勇武,眾賊見之,吃了一驚,那賊首大叫道:“來者何人?如識趣,且速速退去!”
縱橫馳馬近前,火光之中見群賊持兵列陣而待,見那賊首尚對著自己喝令,縱橫更不打話,馳馬直入賊陣,手中長槍只刺那賊首咽喉。
群賊見縱橫突馬入陣,一時竟然沒有反應過來,那賊首話音剛落地,隨即被縱橫一槍刺中咽喉,縱橫拔槍,應聲倒地。
群賊大驚,於是各自持兵來圍攻縱橫,縱橫尤然不懼,手舞長槍,呼呼風響,馬踏槍刺,頃刻間便有數人中槍,五水鄉中兵丁,見勢便也一擁而上,前來助戰,此時五水鄉樹村鄉民兵丁已經聚齊,從四面八方趕來圍剿匪盜,火把紛動,人聲鼎沸,群賊驚懼,遂不敢戀戰,聚集餘部且戰且退,於黑夜之中,從村後逃遁而去。
縱橫見賊寇已經逃出村外了,便不追趕。回至村中,與里正等清理打掃戰場,此番夜戰盜賊,誅殺了十餘人,擒拿得六七人,餘者二十餘賊逃遁。縱橫斬殺得賊首,上報井陘縣令,縣令大喜,便將所擒之賊正法。給縱橫與五水鄉中村民兵丁記功,縱橫錄為頭功。縣令便讓縱橫領五水鄉之兵丁,防治匪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