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漢已定天下,定都長安,恢復漢制,仍分天下為十三州,每州設立刺史州牧。

司隸、冀州、徐州、豫州、為中原腹地,地位重要,此四州設州牧,而其他九州都只設刺史。

偽燕即滅,海內安靖,唯有四夷需要提防。朝廷以驃騎大將軍王騰駐守幽州,以防東夷。以車騎將軍封驛領幷州刺史,坐鎮幷州,以防北胡。鎮國大將軍獨孤虎輔佐涼州刺史顏芝,駐守姑臧,以防西戎。交州刺史趙安國病卒,左將軍楚月代之,楚月能征善戰,有文韜武略,坐鎮交州,能威懾南蠻。

四面邊疆都有重將把守坐鎮,於是四夷皆不敢輕動,華漢建立之初數年,國家安定,海內清平,經濟迅速恢復,國家逐漸興盛。

唯有東南徐州,局勢不寧。因為前州牧伍文忠倚仗徐州本地豪強勢力治理徐州,遂讓本地豪強勢力坐大。後伍文忠長孫伍玄即領徐州牧,本地豪強勢力盡然凌駕於州牧之上,往往不遵上令,擁有私兵,大行私貨販賣,又與海上盜賊連結,運貨出海買賣等都不繳納賦稅。不法之行,由來已久。

至華漢建立之初,因為要安定人心,穩定局面,所以也對本地豪強採取寬赦之策。

然而徐州豪強勢力愈加不法,朝廷逐漸不能容忍,徐州牧伍玄不能彈壓。昌武四年,朝廷下令徐州各郡都得繳納賦稅,不許擁有私兵,以彭遵為首的徐州豪強,多有不法之行,恐朝廷今番治罪,將罪責難逃,遂聯合徐州四郡豪強勢力,聚眾抗命,準備作亂。

駐守徐州衛將軍武策,恐徐州豪強作亂,率兵前往彭城監督震懾,彭遵等已經密謀反叛,欲要廢伍玄重立徐州牧,於是賺取武策入城相談,卻伏兵準備拘拿,武策從城內殺出,因用力過猛而引發舊傷,傷勢過重,不治而亡。

徐州豪強趁機舉事,聚眾數萬,前來圍攻下邳,徐州牧伍玄告急於朝廷。

華武帝便又命潛龍丞相率軍前去徐州平亂,大將軍陳功也請求為國效力,於是漢軍至徐州,迅速彈定叛亂,彭遵等已經事先有所準備,事若不成,便乘船出海,今見朝廷大軍至,事敗,遂率眾出海,東渡夷州。

夷州孤懸海外,除了本地居民之外,便是海上盜賊的棲身中轉之所。漢朝雖然將益州納入揚州刺史部,卻一直疏於管理。

前番偽燕餘部曾逃遁夷州,據島抗命,達數年之久,後來偽燕又令雲出日勝率軍聯絡得夷州偽燕殘黨餘部,於是夷州便歸於偽燕。偽燕已滅,夷州因為海洋隔絕,年餘才知道訊息。島上大酋長,本受偽燕敕封,今便仍以偽燕封號自居。

華漢此番也有準備順帶收取夷州之打算,所以潛龍丞相親自前來徐州處理此事。見徐州反叛豪強逃往夷州

,潛龍便命海師大都督張寵,率海師收取夷州。

張寵從建安率海師出發,渡海襲擊夷州,數戰之後,夷州本地守軍不能敵,張寵又反間夷州大酋長,令其擒拿彭遵等叛賊來獻,於是平定夷州,將彭遵等豪強盡行捉拿,押解回徐州。

七月,夷州已定,海師上將軍張寵押解戰俘還朝,收降夷州降俘,誅徐州豪強彭遵等首犯作亂者七人,餘者皆流放邊疆,其妻子家屬三族赦罪為良民。海內初定,夷州歸服。孝正帝遂以厚德政令佈施天下,赦免犯罪。只將徐州豪強彭遵為首作亂者七人誅殺,以謝天下,餘者二十餘人,流放邊疆為軍。其三族眷屬等都赦罪不誅,令其安居為民。【~…愛奇文學!@最快更新】

昌武四年夏六月,華武帝崩於長安未央宮,年70歲。

潛龍在華武帝駕崩之前已經從徐州趕回長安,便主持大事,擁立太子劉治為新皇帝,改元靖治。

徵召徐州牧伍玄入朝為官,又以青州刺史趙山為徐州牧。只將彭遵等徐州豪強為首作亂者七人誅殺,其次數十人流放,餘者不問。

自此,漢又一統四海,天下為一,海清河晏。

縱橫在幽州薊城,見天下終於太平,慨然嘆道:“吾本漁陽一布衣,生於亂世,起於微末,征戰一生,至白首之時能夠見天下又太平,當不負馳騁沙場三十餘年之功也!大丈夫之志願,今日得遂!”

便對其妻趙如霜道:“若當年不曾遇卿,讓我決議南下,只恐沒有今日!”

趙如霜笑道:“夫君今日,也是天所賜,妾身不過是順應天意,偶爾協助夫君罷了。妾身如不遇夫君,只恐不能親眼看見公孫仇敵敗亡。”

縱橫自知自己性情優柔,遇事不決,辛虧得趙如霜相助,才得以激發男子漢大丈夫豪情,馳騁四方,建功立業,除賊扶漢得以成功,賢內助功不可沒。

縱橫心下感激夫人趙如霜。今天下承平,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可以暫時坐享太平,夫婦二人情好密切,不勝歡樂。

一日,縱橫與趙如霜飲酒之間,忽然想起前妻甘蘭,不禁黯然傷神,趙如霜怪之,便問縱橫為何傷悲?

縱橫嘆道:“我想起前妻甘蘭,正值青春韶華,卻為賊所害,真為可憐可憫。每想起此事,我都心痛如絞,她與吾夫妻三年,卻不曾享得一日富貴!”

趙如霜便道:“夫君不必自傷自責,緣分皆是天定。況且都過了數十年了,想必她在泉下得知夫君能有今日,也當含笑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