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女俠趙如霜與縱橫結為伉儷,兩人收拾兵器,跨上良駒,辭別老母,便從幽州漁陽豐樂縣南下,急馳河東而來,前來相助冀州牧王扶。

公孫霸自薊城起兵,大半年以來,東路軍已經相繼攻克青州、兗州,青州刺史陳德戰死,兗州刺史賀武也率眾南走徐州境上。

公孫霸自率精銳,從西路攻打冀州,得左道之術相助,攻克鉅鹿,於是冀州失守,王扶不得已率部奔司隸,公孫霸又趁機聚兵攻克豫州安城,豫州牧劉維被擒,於是東西兩路軍會合,進攻司隸,司隸校尉許昭與王扶合兵,不能抵禦幽州兵攻勢,再度退守潼關,於是洛陽失陷,中原盡為公孫霸所得。

冀州牧王扶又率兵至司隸河東郡,據河東以抵禦公孫霸。公孫霸屢次招降王扶,王扶嚴詞拒絕,誓言以死相戰,公孫霸怒,便發兵前來攻取河東。

而朝廷此時已經闇弱不堪,再也無力約束關東諸侯,等到宣佈公孫霸為反叛,詔令天下共向討賊之時,公孫霸已經拿下中原、山東,兵勢強盛。朝廷也只有令各州自行舉兵相抗,增加潼關守備,以保守關中。

公孫霸親自統領十萬兵馬,來攻佔河東,欲要消滅王扶,進而再奪取幷州,王扶在河東只有兩三萬兵力,力拒公孫霸十萬大軍進攻,仍然保守河東安邑。

公孫霸兵臨安邑城下,圍城數層,王扶為鼓舞士氣,親自出城,領兵突襲幽州軍陣,卻為幽州軍所困,王扶在部將保護下破圍衝出,奔向城外,為幽州軍所追襲,正在此危急時刻,縱橫與趙如霜已經趕至,殺散追兵,遂救得王扶,叔侄相見,不禁淚下。

王扶得縱橫與趙如霜兩員得力戰將,於是又組織兵馬,相戰幽州軍。縱橫武勇超群,一戰而敗幽州軍數將,趙如霜亦斬將退敵。

公孫霸聞知縱橫南下來此,親自來看,果然見縱橫與趙如霜在王扶軍中。

公孫霸便責縱橫忘恩負義,趙如霜出馬,喝罵公孫霸,誓言必手刃老賊。公孫霸這才明白,縱橫此番與自己作對,為趙敢之女趙如霜所鼓動。於是又勸說縱橫,大丈夫何必為了一女子而自毀前程,與自己為敵呢?如果能夠醒悟,仍然重用縱橫。

縱橫拒絕,正色答道:“使君於吾知遇之恩,不能大過吾叔父王使君教育栽培之恩。使君之恩,王騰已經平扶余報過了。今使君公然叛漢,逼迫吾叔父,吾實不得已,而先公後私,棄小義而維護大義,才與使君為敵的。”【*¥愛奇文學*¥最快更新】

公孫霸勸說不成,於是便麾軍相攻,縱橫與趙如霜再度領軍擊退幽州軍攻擊,而幷州刺史顧昭已經派遣幷州援軍來相助王扶,公孫霸見一時不能攻克安邑,而又擔心初得中原,立足未穩,恐後方有變,於是決定暫不攻

取河東,便班師回洛陽。於是河東暫得保全。

幷州刺史封章進位為太尉之後,顧昭便接任幷州刺史之位,後來封章在朝中遭受朱、張排擠,封章欲要除宦官,一時沒有計策,朱糟得知,與封章形同水火,封章便聽幕府謀士趙山建議,卸職歸田,而朱糟趁此機會誣陷封章謀反,強逼末帝下詔書,賜封章死。

封章被害,其子封驛便與幕府趙山等人,投奔前太子西城侯劉建夏於梁州。

公孫霸將中原諸侯打的落花流水,佔據中原、山東,自稱燕王,天下不安,朝廷震恐,朱糟等又與公孫霸暗通,欲要賣漢朝投降公孫霸,訊息走漏,於是張莽與前司隸校尉張瑜商議,欲要召外鎮諸侯入京誅滅朱糟宦官勢力,舉措不當,又被朱糟黨羽偵查得知,於是張、朱反目,朱糟先下手,令麾下黨羽率兵血洗大將軍府,誅殺張莽,並滅其宗族,又殺張瑜。死千餘人,長安大亂。

而涼州刺史第五均擁有強兵健馬七八萬人,此番奉朝廷徵召,親自率涼州兵馬數萬來至長安,西城侯劉建夏也奉召,遣麾下部將封驛、趙山等率軍從漢中前來勤王。

涼州軍來到長安,張莽、張瑜等已經被朱糟所殺,第五均於是發兵攻打朱糟,朱糟不能敵,便率黨羽逃至左馮詡莊園之中,欲要投奔燕軍,而潼關守將司隸校尉許昭卻已經發現朱糟陰謀,遂盡誅軍中宦官監軍,緊守潼關嚴加防範,朱糟不能逃出潼關。

涼州軍已經安定了長安,西城侯部將、前太尉封章之子封驛便率兵來圍剿宦官,生擒朱糟,封驛親手斬之,報國仇家恨。

張、朱雖然覆滅,但涼州第五均自持兵強,又得長安,封為涼王,便暗懷王霸之志,要挾天子,把持朝廷,以令四方諸侯。

公孫霸聞知,大怒,罵道:“第五老賊何等之人,也敢率兵入長安!孤必然盡滅之。”於是與第五均不共日月,勢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