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若獲得檀文虎,便也知趣而退了。”

趙王聽罷搖頭道:“孤豈可向王扶那廝低頭?至於檀文虎,孤所愛之,豈能輕易交出?且先將檀文虎藏匿,看他來了怎麼緝拿。”

於是便命將檀文虎藏在軍中,回書王扶,言趙國若果有盜賊,便請冀州軍兵前來剿之。

丁通率縱橫與三百人馬前往趙國,在事發之地搜尋數日,便向王扶呈報,言此次搶劫盜賊是趙國官軍,即檀文虎等眾。王扶便又發書知悉趙王,言明檀文虎犯罪,請趙王交出檀文虎等賊眾。

趙王得書,意甚怒,道:“王扶這廝果然又與本王作對!孤偏不從之,其能奈何!”於是回書冀州,言趙國沒有檀文虎,官軍並沒有扮作匪盜,還請冀州詳細檢視。

王扶見趙王不認賬,於是便命治中周召將人證、物證皆帶齊,前往趙國邯鄲,與趙王對質。丁通也率三百人馬來到邯鄲,為周召後助。

趙王無奈,只好命相國出宮見冀州來人,辦理此事,見人證、物證皆齊全,趙相國無可辯駁。周召又請趙國交出檀文虎,趙相國道:“檀文虎前番被冀州擒拿,已經發往邊關充軍了,趙國沒有檀文虎。”

周召便又讓人證出言陳述指證,並對趙相國道:“冀州非但知曉檀文虎在趙國,還知道檀文虎已經更名為譚武,仍在趙國為偏將。此等糊弄人眼之事,冀州怎麼可能不知曉呢?”

趙相國語塞,只好先回答周召道:“恐怕是我家大王新招募之兵所為,我家大王不知,所以如此。且容我稟報大王,再做區處。”

於是進宮回報趙王,趙王得知,也頗為頭痛,欲要不認,奈何冀州證據確鑿,欲要認了,卻又心中不情願,便召來申公問道:“如今此事曲在孤,冀州有理,此該如何收場?”

申公道:“冀州既然證據確鑿,大王也不宜不認。今還不是與冀州翻臉之時,臣以為還是交出這些劫貨之人為上。既然大王贖回檀文虎之事已經被王扶偵知,王扶今番索要,便可順水推舟,以免事態擴大。王扶那廝已經震怒,若一旦上奏朝廷,此將對大王大不利啊!”

趙王不語,來回踱步數番,良久,便命左右道:“且將檀文虎召來!”

左右急忙召來檀文虎,檀文虎來見趙王,跪地請罪,趙王道:“孤本欲保你,但你卻因小失大,弄出事端,今冀州派軍馬前來索要你,孤也礙於局面,不得不將你送去。但孤聞知你是幽州勇士,雖然犯法,然不可素手就擒!”

檀文虎自知為趙王惹下麻煩,慚愧無地,只有頓首道:“末將有負大王厚恩!今既從大王之命。不敢有違。”

趙王於是命賜檀文虎酒肉兩斤,取其兵器,令其自行前往冀州軍前,當下便

令將檀文虎部眾參與搶劫的十餘人執下,也一併交與冀州官軍。

趙相國便對冀州交付了執下的十餘賊寇,卻對周召說道:“趙王不曾知曉此事,如今檀文虎身份洩露,已經被逐出軍中,與趙國毫無瓜葛,冀州便可緝拿。”

檀文虎手執大砍刀,已經步行來到邯鄲城外,走向冀州軍前,提刀大喝道:“我就是檀文虎,搶劫商客之事皆是吾乾的,趙王毫不知曉。今吾一人做事一人當,你等要擒拿我,還看能否贏得我手中寶刀!”

丁通正要派兵捉拿,縱橫急忙止住道:“此人是我殺妻仇人,且容在下來擒拿,以雪心中之恨!”

縱橫見了仇人,兩眼噴火,便縱馬上前道:“檀文虎,你扮作刺客潛行井陘縣,欲要刺殺我,此事記得否?今日我便將你擒拿正法!”

檀文虎呵呵大笑道:“不錯,正是我,只可惜一時失手,不曾殺得你!”

縱橫便出馬道:“廢話少說!今日之事,以刀槍決之!”見檀文虎步行,便也下馬道:“我且與你步戰,休言欺你無馬!”

不等檀文虎答話,隨即挺槍向前,只取檀文虎。

檀文虎雖然自知非縱橫對手,但今日已經抱定必死之心,所以分外拼命,刀法十分兇狠,欲要與縱橫同歸於盡。

縱橫使槍沉著應戰,兩人步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但檀文虎已經氣力耗盡大半,開始落於下風。

檀文虎見狀,便魚死網破,狗急跳牆,揮動大刀,全然沒了路數,沒頭沒臉朝縱橫砍來,縱橫見檀文虎發狂,欲要捨命一博,恐為其所傷,欲要儘快結束戰鬥,便趁檀文虎大刀揮起之際,下盤空虛,於是側身一閃,躲過大刀,隨手一槍刺去,正中檀文虎左邊大腿,再用力一轉,檀文虎左腿便廢了。隨即站立不住,手中大刀也脫手,縱橫再一槍將檀文虎掃翻在地,檀文虎失去還手之力,即被縱橫生擒,綁在軍中,用布給其包紮止血,與那那十餘賊寇一起,望鄴城押解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