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藩王使盜劫商賈(第2/2頁)
章節報錯
申公道:“冀州商賈,往來買賣,經過大王封國境內,不繳納過路錢,而冀州牧王扶暗中庇護這些商客。大王甚怒,所以準備給王扶一點顏色,特命檀勇士等眾前往埋伏要道,截獲這些客商貨物。你等願意前去嗎?”
檀文虎部眾皆笑道:“末將等還是以為什麼難事呢?原來是這等差事,乃是末將兄弟們的以前的拿手活,此
有何難哉!”
申公便道:“諸位勇士幹此事雖然不難,但今番不同。往來客商貨物若被截獲,王扶那廝必然得知,勢必追查,將牽連大王。大王乃堂堂藩王宗室,是萬萬不能被此事牽連的。你等可知其中奧妙乎?”
眾賊雖然是魯莽之輩,但聽申公一說,卻也明白其話之意,檀文虎便道:“末將等自然知曉先生之意。但憑先生吩咐,末將等當遵命而行。”
申公道:“你等雖然歸誠大王,但尚未建功,今番正是你等建功之時。截獲所得貨物,吾在此為擔保,將以其中二分為你等之賞。只是你等行事之事,萬不可洩露是大王唆使。得逞之後,便逃遁山林中潛藏,若王扶那廝前來緝拿,大王將暗中保護你等。如何?”
眾賊貪財貨之利,今又見趙王為保護,都願意從命,檀文虎本也是燕趙遊俠兒出身,行走江湖,練習得一身好武藝,然而不思正道,卻失身為賊,在幽州幹了些殺人越貨的勾當,後來被官府通緝,不能在幽州立足,遂來到太行山,糾結同夥,嘯聚山林為盜,趙國是藩王封地,暫時得以相安。今被趙王招募之後,得趙王保護,趙王有令,自然當遵從了。
於是檀文虎便率領部下五十餘賊,又潛往太行山中為盜,出沒常山、鉅鹿二郡國馳道之上,在那沒有人煙險要僻靜之處,設伏劫掠來往商客,只是這回檀文虎恐將事情鬧大,便規定只劫貨物而不殺人。
數月,竟然搶得財貨百餘車,運回趙國境上,將軍郭舒又接手運回趙國,趙王甚喜,便分其中十分之二給檀文虎部眾。
原來王扶自領冀州牧後,便治理冀州經濟,各州之間貨物互通有無,於是商賈大興,馳道上南來北往車馬,不絕於道。
一兩年來,冀州經濟豐饒,賦稅是往年數倍。趙王聞知心甚嫉妒,見王扶又不肯給自己進貢稅賦,便聽信了申公之言,暗中指使山賊搶劫得商客許多貨物。
來往商客貨物被劫,便上報官府,常山、鉅鹿二郡國長官派人前來檢視,檀文虎便帶眾賊逃遁潛藏山中,二郡國以為是尋常山賊,便在緊要處設立官軍,或一路相護送,如此半年,又得安全。於是便又恢復往常,商客又漸漸多了起來。
檀文虎見之,又率部眾前來搶劫,月餘之間,又劫得近百餘車財物,其中有運送給冀州鄴城十餘車重要物資,也被檀文虎所部搶劫。此事驚聞冀州牧王扶,王扶震怒,下令二郡國嚴查。
二郡國官員再度嚴加追查,檀文虎等部眾見風聲不妙,遂逃往趙國境內,二郡國官員不能在趙國境內追查緝拿盜賊,只好上報王扶。
王扶得知此情,忽然醒悟道:“盜賊敢於搶劫官府財貨,此恐怕是趙王所唆使。”
見此事不簡單,於是命二郡國官員且罷手,待自己來解決。
王扶先致書趙王,說有盜賊搶掠客商貨物,逃往趙國,自己將發兵前來剿滅,請趙王予以方便。一面整頓州中軍士聽令,準備前往趙國剿賊。
趙王得王扶書信,知道王扶恐怕知曉此事,便問申公道:“此事王扶恐怕已經知曉,此番又該如何?”
申公又獻計道:“無妨,王扶雖然懷疑大王,然未有證據。今可讓檀文虎等眾藏匿他處,且先給予其方便,其在趙國搜尋無果,並當退去。此事只是尋常盜賊所為,與大王並無關係。”
趙王道:“善!”於是令檀文虎等部眾,先出趙國暫避風頭,將劫來的貨物皆藏匿了,一面回書王扶,說趙國境內並沒有發現盜賊,州牧如果要前來追查緝拿,儘管前來便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