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平定遼東,班師回朝,華武帝在未央宮排設宴席,大宴群臣。此番得勝慶功之宴,非比尋常。朝中四品以上官員,皆來列席。席間觥籌交錯,滿座歡笑,十分熱鬧。君臣皆開懷暢飲,劉察與領英平素皆不飲酒,華武帝命二人今日務必暢飲,於是二人今日破例,皆大醉。至傍晚,酒宴尚還未散。

華武帝心中高興,也開懷暢飲,晚間,不勝酒力,醉臥御座之側,文雄見之,遂令近持扶華武帝入寢宮安歇。劉察、領英也皆不勝酒力,便也辭席退回府中安歇。文雄酒量甚大,與群臣飲至晚上方散席。群臣盡歡,東征諸將亦大醉盡興而歸,前來與文雄告辭,文雄對楚月等道:“列位將軍好生安歇,準備收拾停當,來日陛下必將封賞各位將軍也。”楚月等諸將遂拜謝文雄而去。

正是: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次日凌晨,華武帝在寢宮酒醒,恐群臣朝覲,為慰勞群臣,遂令持者傳令,因昨日酒醉,今日不設早朝,令丞相等酒醒睡足之後,再相設朝議事。

於是領英等便奉命,於日中時分入朝,華武帝便設午朝,傳命群臣文武於未央宮正殿朝見。

朝門開啟,檀香繚繞,鸞儀甲士,分兩班排列,威武肅穆。華武帝頭戴冕旒,著龍袍駕臨未央宮正殿御座,丞相潛龍率領漢家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而進,入殿參拜華武帝,山呼萬歲,諭旨命眾卿平身就座。文武遂分為兩班,右邊以丞相徐領英為首,御史大夫劉察、太中大夫周領、大鴻臚劉巖、奉常吳河、光祿勳荀莊等人隨後,左邊以大將軍陳章武為首,左將軍楚月、右將軍展鴻、後將軍左超、鷹揚將軍盧飛等人隨後。雍州牧、司隸校尉文雄獨自設座,居群臣之中位。太傅孔恭、司徒孟敬位尊為帝師,特也單獨設座,位列丞相與大將軍之前。其餘諸臣,皆按座次入座。驃騎將軍王騰、車騎將軍武策、衛將軍獨孤虎等皆不在朝,亦為之設席。

華武帝見滿朝文武濟濟一堂,君臣融洽,不禁龍顏大悅,即開金口對群臣道:“丞相率王師平定遼東,班師凱旋。今偽燕已滅,天下已定,朕可夜眠無憂矣。著御史大夫劉察議定丞相諸人等封賞事宜,朕即下詔準之。”

劉察聞言遂出座啟奏道:“稟陛下,丞相此番征伐遼東,安定九州,使漢朝一統天下,功莫大焉,理當加官封賞。然丞相已經位極人臣,官不可再加。臣等斟酌古制,請為丞相增封萬戶,封其二子為亭侯。”

領英聞言出奏道:“臣前番已經受封西城三萬戶侯,不敢再贈益封地也。臣受國家殊遇,陛下恩寵,隆恩以及。為大漢安定天下,受陛下驅遣,

乃份內事也。臣已經位極人臣,居高而思危,常懷戰兢之心,不敢再言封賞。臣子尚年幼,不堪封侯。請陛下封賞東征諸將為便。”

劉察便奏道:“丞相為百官之首,表率群臣,如丞相不受封賞,東征諸將亦不敢受之。如此便冷落眾心,不利於朝廷凝聚人心。陛下依照漢制,有功者當賞,並無不當。”

華武帝聞奏,略作沉吟,遂道:“御史大夫所言甚妥,丞相不可推辭。”於是下詔,增益丞相徐圖封地一萬戶,以漢中南鄭縣屬之。封其二子為亭侯,各食邑千戶。領英原本襲華武帝原西城侯爵位,現又得漢中南鄭一縣封地。

領英不得已,遂受之。華武帝再命御史大夫繼續議之,劉察又奏道:“驃騎大將軍、領幽州刺史王騰,此番平定遼東有不世之功,請加王騰太尉、增益其封地八千戶,封其二子為亭侯。王騰部下諸將,以按照軍功各自提升軍職,封賞金銀爵位各有差。”

華武帝准奏,於是加縱橫為太尉、增益封地八千戶。縱橫二子皆封為亭侯,各食邑千戶。趙如霜受封右北平郡主,以海陽一縣為其湯沐浴。奮威將軍北澤加為平北將軍,虎烈將軍麻準、度遼將軍習甲、等各按軍功封為列侯。

領英又奏道:“徵南大將軍、領荊州刺史諸葛笑峰統帥海師,殲滅偽燕海師,為平定遼東之關鍵,功勞為巨,不幸卒於遼東新昌,為國捐軀。望陛下特例加封追諡。”

華武帝遂命劉察議定,劉察奏請追諡諸葛笑峰為太傅、忠英侯,使其子襲其生前歷陵侯爵位,封蔭其妻子家族,為其設祠立廟,華武帝準之。

領英又上奏道:“遼東雖平,然國家不可廢武事。大漢水師與海師當繼續存之,以備不虞。今諸葛嶽喪折,水師海師無帥。臣依照諸葛嶽臨終遺囑,保奏水師右軍大將、南郡太守王節任水師統帥,以水師左軍大將、江夏太守張寵為海師統帥。”

華武帝聞奏,遂問劉察道:“丞相之議,卿意下如何?”

劉察奏道:“王、張二將,此番皆立有大功。二人善領水師,代諸葛嶽者,天下無出二人之右者,丞相所舉薦王、張二人甚為妥當。不過臣以為水師與海師當共設一帥,以水師統帥節制海師統帥為便。”

華武帝道:“御史大夫所言甚善。然王、張二將,彼此不相上下,互為伯仲,當以何人為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