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334章 趙山出任徐州牧(第2/2頁)
章節報錯
車靖道:“以下官觀之,伍玄今日席間並不曾發言,恐其已經知曉局勢。明日丞相再會之時,下官等共相啟奏,其必然從命,丞相勿要憂慮耳。”
卻說伍玄晚間回到府中,自知不能再領徐州,不免長吁短嘆,忽然報知說長史虞良來見,伍玄請入,虞良奏道:“今日席間光景,使君知其意否?”
伍玄嘆氣道:“吾豈能不知?各州州牧刺史皆以為吾不堪再領徐州,雖然丞相併無此意,然吾已經知之。吾處此尷尬之境,正不知如何進退,所以甚為憂悶。”
虞良奏道:“下
官有一言,不知使君可聽乎?”
伍玄道:“如能解除此番尷尬處境,吾自當聽之。”
虞良遂奏道:“徐州乃國家東南重地,需得一文武兼備者守之。使君雖然有仁義慈愛之名,然武略不足以彈壓徐州。朝廷今有更換徐州牧之意,使君不如就此請辭,尚還可全身而退也。”
伍玄道:“吾亦有此意。然吾請辭之後,朝廷當何以安置吾?此乃棘手之處也。”
虞良道:“丞相必有兩全其美之策。明日丞相設會之時,使君先請辭,吾料丞相必不會虧待使君,此尷尬之境自然化解也。”
伍玄聞言方才意解,於是準備來日請辭徐州牧。
次日,領英又在下邳城設會,大將軍與四州州牧刺史與會。領英先商議軍務,完畢,車靖等正要提議更換徐州牧之事,伍玄趁此機會出座,向領英請辭徐州牧。
領英聞言道:“雖然如此,然驟然更換使君,恐人心不安矣。”
虞良遂出奏道:“徐州牧真心請辭,非虛飾也。丞相即可允准之,若憂慮人心不安,請丞相召徐州牧入朝為官便可。”
此言正與眾人之意相同,領英聞言大喜,遂道:“虞長史所言甚妥,伍徐州既然深明大義,避位讓賢,當深嘉之。”於是便同意伍玄所請,奏明朝廷,請徵召伍玄入朝為少府,虞良等為少府官署官員,掌管國家山海林澤賦稅之事,位居九卿之列,亦不為不厚。伍玄聞知大喜,遂謝過丞相,將徐州牧引信交付朝廷。
領英見安排妥當,亦大喜,便暫時代領徐州牧。退入官署密與章武商議道:“徐州牧者,非趙雲峰領之不可也。”章武道:“吾正是想奏明丞相,以趙雲峰領徐州。”二人正在商議,忽然車靖、展鴻二人聯名上奏,言當用青州刺史趙山為徐州牧。領英大喜,遂親至趙山寓所,請其任徐州牧。趙山愕然推辭道:“山領青州刺史,尚無政績,安敢望徐州牧?”領英道:“雲峰國家良臣,眾望所歸,今若不領徐州牧,非為忠心於陛下也。”趙山遂應允,待形勢安定之後,回青州處理交代州中事務完畢,便前來徐州上任。領英大喜,於是便又上書朝廷,提議由昔時兗州刺史周崇之子、現任太中大夫周領接任青州刺史,原青州刺史趙山改任徐州牧。
三月,徐州局勢大定。四郡豪強勢力出逃大半,餘者有大罪者送交廷尉法司辦理,罪輕者赦免,盡廢去豪強特權,遣散其私兵,數萬被脅迫者,皆赦罪不問,給其分以田地,令耕稼為農自食,休得再作亂。四郡太守皆更換,關陽因為平亂有功,被用為東海郡郡守。於是徐州地方軍政大權,盡被收歸於刺史部,七郡之民,皆都心服。
四月,大將軍陳功率王師班師回朝
,原徐州牧伍玄以及長史虞良等官員攜眷隨行,入朝為官。三州州牧刺史亦率兵回至本州。朝廷因為此番平定徐州之功,遂加章武為大司馬,車靖、展鴻等各自加官增封賞賜。
領英代領徐州牧,坐鎮下邳,安定人民已畢。得報說徐州豪強彭遵等餘黨率兩千人東渡夷州,已經登島割據。領英尚考慮收取夷州之事,遂令海師上將軍張寵準備,待命進軍平定夷州。
五月,太中大夫周領出任青州刺史,青州刺史趙山改任徐州牧,前來下邳接管徐州,領英交付州牧大權與趙山,趙山遂領徐州牧,徵東大將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