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313章 四萬燕軍入彀中
章節報錯
崔英已經戰死,其部下燕軍也被麻準部下軍士殺敗,紛紛向方虎軍而逃。方虎正與展鴻大戰,兩將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方虎瞥見崔英軍敗,不禁心中驚慌,手中刀法便有所散亂,展鴻見之,便揮槍猛攻,方虎見勢危急,遂棄戰引軍而逃。展鴻便尾隨追之。麻準見狀,遂也引軍來助戰圍剿方虎,引軍搶在方虎之前,阻斷其去路。
方虎引軍敗逃,望馬訾水而走,馬訾水即後世鴨綠江也。方走不到一里,麻準即引軍從間道追及,阻住去路,後面展鴻亦引漢軍殺來,方虎所部還有三千餘人,腹背受敵。
展鴻遂傳令方虎軍投降,燕軍已敗,見勢窮,於是又有千餘軍投降漢軍,展鴻道:“方虎且聽著,你父方龍相助偽燕,落得漢中兵敗身亡下場。今番你已經陷入我軍包圍之中,如不投降,欲要步你父之後塵乎?”
方虎聞言大怒,目齜欲裂,對展鴻道:“劉建夏乃吾主勢不兩立之仇人,你等賊將皆吾仇敵,只恨吾不能盡斬之以報父仇,何言降乎?吾寧死不辱!”於是傳令餘下二千軍馬,衝突漢軍。
展鴻見之便令軍迎戰,麻準亦麾軍夾攻,一番激戰之後,兩千燕軍皆覆沒,千餘人為漢軍所俘。方虎只剩得數十人,被漢軍四面圍定。展鴻再令其歸降。
方虎見已經不能突圍,便對左右數心腹軍士道:“今日乃吾死期也。吾父子盡忠陛下,今日當報國恩。”便對展鴻道:“吾雖軍敗,然寧死不辱。你敢與吾單獨再戰三百回合乎?如能勝之,再言歸降之事。”
展鴻見方虎如此相言,遂道:“有何不敢?大漢收取遼東,平定篡逆,乃行天道、順人意也。大漢將士豈畏懼你偽燕乎?今日且讓你等心服口服。”於是約住軍馬,提槍出陣對三軍道:“吾今與燕將方虎單獨決鬥,如吾不能勝,便可任由方虎自去。如方虎不能勝吾,便當歸降。三軍之前,吾決不食言。”
方虎道:“甚好!且看你本事。”怕馬舞刀,來戰展鴻。
展鴻挺槍相迎,方虎武藝不遜色於其父方龍,今又值盛年,正在巔峰。展鴻年紀稍長,若論氣力,尚遜色於方虎一籌,然展鴻久經戰陣,經驗破豐,且智勇雙全,此又勝過方虎一籌。
二將在陣中大戰五十餘合,仍不分勝負。兩人勢力相當,在伯仲之間,相差甚微。五十合之後,展鴻稍稍佔得上風。
方虎見崔英已經戰死,心下便抱死戰之心,準備斬殺展鴻。然而交手五十合,其雖然佔得上風,卻不能殺敗展鴻。五十合之後,方虎氣力氣力有所消耗,而展鴻又轉守為攻。方虎因為軍敗,心中有所驚懼,氣勢便輸與展鴻一籌,五十合之後,便漸漸落於下風。
展鴻與方虎交手五十
合,已經知悉方虎刀法路數,遂沉著應戰,又相戰五十餘合,方虎刀法開始散亂,明顯落於下風。
展鴻見方虎刀法散亂,氣力開始不接,尋思若再戰五十餘合,方虎便將力竭。於是再戰十餘合,以槍架住方虎大刀,對其道:“此時雖然還未分出勝負,然你我二人皆知此戰結果。吾今不為難將軍,將軍還欲要相戰乎?”
方虎已經喘氣,對展鴻道:“今勝負尚未分,如何罷戰?”又使刀惡力來戰。
展鴻繼續接戰,又戰二十餘合,展鴻額頭也冒汗。方虎因為奮力相戰,氣力已經衰竭,刀法全然散亂,只顧沒頭沒臉亂砍,展鴻見其破綻大出,只顧進攻不知防守,隨即尋見其一破綻,閃身躲過其砍來之刀,槍桿橫掃,擊中方虎腰間貫甲,力道甚大,方虎便在馬上不能坐穩,被展鴻順勢一帶,便翻身落馬。
方虎已經落馬,展鴻便執槍回馬指其道:“將軍此時心服否?還不投降,欲待何時?”
方虎從地上坐起,手中大刀也掉落。見此便呵呵大笑道:“吾父為遼東六勇之次席,兩代俱事大燕,父子有名。豈能為貪生怕死而折辱勇將之名乎?今日吾戰敗,乃天意也。”於是拔腰間佩刀,對展鴻道:“你今勝我,非吾不降你,今日乃吾死期。吾亦有勇將之名,今且成全你之軍功。”於是哈哈大笑數聲,便引刀自盡。
崔英、方虎皆軍敗身死,其所部燕軍七千餘人,戰死兩千餘人,數千歸降,還剩一千餘人逃走。展鴻、麻準破崔英方虎軍之後,便引軍回駐東部都尉,又前來相助破高句麗軍。
高句麗軍已經被領英擊退,將軍陳業趁勢追擊,大破之,敗軍望西蓋馬而奔,原來高句麗疆界不定,其地乃漢朝所設玄菟郡,高句麗國主見國內城已經降漢,不可再回,西蓋馬尚為高句麗所佔據,奔至此處,還可以自守。
領英見高句麗軍逃遁,便傳令先勿要追趕,且先擱下,集中軍馬來圍剿歸海衛。歸海衛得知高句麗軍與方虎崔英已經同漢軍在東部都尉交戰,正欲要引軍從鳳山出擊至東部都尉突圍,然縱橫已經令麾下兩萬餘精銳兵馬部署在鳳山之兩側,專等燕軍前來,阻其前進。
歸海衛亦知漢軍精兵阻路,但是騎虎難下,若不突圍,大軍將進退失據,於是便令蓋班、黃梟、張霸三員勇將,率兩萬騎開路,速馳東部都尉助戰,自己與公孫英、史燎等率餘下兩萬步卒,拔營而起,在後為騎兵護衛而行。
時歸海衛四萬燕軍已經被圍鳳山六七日,漢軍大至,南邊有張牧、張寵二將萬餘人,西面為左超所部萬人,北面有習甲、管奉所部一萬五千軍,縱橫尚親率二萬餘騎駐紮鳳山東北,縱橫為三軍主帥,共節制諸路人
馬。見高句麗軍正在攻打東部都尉,燕軍從鳳山聞風而動,已經知其突圍之意。便令盧飛、桑哥二將領一萬精騎進駐鳳山東面右側,自與趙如霜領一萬精騎進至鳳山東面左側,相待燕軍前來。又傳令左超後軍萬人,待燕軍拔營鳳山之後,便立即佔據鳳山。南北二路軍馬,也守住險阻,隨時聽令而行,防止燕軍逃遁。
蓋班與黃梟、張霸率兩萬餘騎馳下鳳山,向東部都尉開拔,才行二十餘里,只見前方大路數里之處兩側軍馬齊出,阻住去路,旗幟如雲,刀槍如林,軍中驃騎大將軍王騰大旗隨風招展。
燕軍見之震懼,蓋班道:“王騰不過兩萬騎,與我軍相當,雖然親自領軍阻路,不足為懼也,速率軍攻擊。”
於是燕軍兩萬騎一齊從大路上向縱橫軍衝來,勢如潮水卷地,喊殺之聲,傳於數里之外。縱橫見燕軍騎兵強行衝陣,並不慌忙,早已經有所防備,已經在大路上設定數道柵欄鹿角,又設有絆馬索,燕軍前部騎兵張霸領軍衝至,被絆倒數十騎,又見道路上鹿角數重,不能賓士,張霸遂勒住軍馬,回報蓋班,說漢軍在道路上設有數道障礙,騎兵一時難以衝出。
蓋班道:“張將軍領前部軍開路,豈可遇到阻礙便不進乎?如此我軍將為賊軍所擒也!”
張霸滿面羞慚,於是便再領數千騎兵前行開路,斬斷絆馬索,填塞陷坑,又搗毀鹿角,費了近一個時辰,才將路障清理完畢。於是蓋班與黃梟提後軍又向縱橫軍馳來。
縱橫見燕軍清理路障,並不率兵趁此攻擊,遙看日頭將至於中天,時逢盛暑,遼東之地雖然不似南方酷熱,然正午時分亦驕陽似火,人馬一動便渾身是汗。縱橫便問東部都尉戰況如何,哨騎答言正在激戰,縱橫道:“且再阻止燕軍數個時辰,待丞相在東部都尉得勝,我軍便可撤至東部都尉前以待燕軍,歸海衛便就是甕中之鱉。”於是便又領軍望東邊撤退,沿途又設定障礙。
燕軍見縱橫兵馬並不來相戰,卻往東而退,在路上設定許多障礙,蓋班心下疑惑,然張霸、黃梟二人不以為然,對蓋班道:“王騰雖然驍勇,然也畏懼我軍騎兵之勢,今彼軍東走,我軍正好開進,以便突圍。”蓋班雖然懷疑漢軍有謀,然而別無他法,只好再率軍而進,一面清理路障,一面又提防漢軍兵馬,行進緩慢,以至於五十里路程,兩萬騎兵用了兩三個時辰,到達東部都尉城池郊外,已經午後時分,歸海衛率後軍步卒也將趕至。燕軍抵達東部都尉郊外,縱橫所部兩萬軍亦駐紮城下相待之。
而此時領英已經在東部都尉擊敗高句麗軍,令陳業收軍回城上駐守。不久,縱橫騎兵至東部都尉,入城與領英相見,商定圍擒
燕軍此策。縱橫道:“丞相已經擊敗高句麗軍,燕軍外援已破,歸海衛所領之軍即將開拔至此,吾按照丞相之策,已經命令數路軍馬對歸海衛形成合圍之勢,今彼軍已經入甕,我軍可收網矣。”領英道:“甚善。王驃騎可再城下相待之,待歸海衛軍前來,吾勸其歸降。以吾料知,歸海衛所部軍陷入絕境,插翅難飛,我軍當可不戰而定也。”
至黃昏時分,只見城郊數里之處,夕陽之下,塵頭大起,四萬燕軍從西面滾滾而來,軍馬甚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