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287章 忽見戰船列陣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領英聞諸葛笑峰之言,點頭贊同,然後又問諸葛笑峰道:“將軍以為雲出日勝比韋舟如何?”
諸葛笑峰道:“尚未交手,還不知其用兵虛實。然以兩度在海上相遇情形而言,雲出日勝海師精於我軍,足見其人不遜色於韋舟。”
領英聞言沉吟不語,諸葛笑峰見之,遂對領英道:“丞相無須憂慮,雲出日勝海師雖然精良,然其終究不過是將才而已。我軍海師可以避讓其鋒,以策略克敵制勝,則雲出日勝亦不能為也。”
領英道:“有將軍在此領海師,吾心無憂。既然如此,且先探知燕軍海師情形。吾再安排陸地軍馬,待準備齊當,將軍可率海師試戰雲出日勝,觀其虛實,再用計破之。”
諸葛笑峰領命,便派人探察雲出日勝海師駐軍情況,領英便在海陽海上駐紮。
再說燕軍主帥歸海衛率軍撤至且慮,得知公孫武軍敗,歸海衛嘆道:“吾雖然為主帥統領三軍,然難於節制大將軍。今番大將軍兵敗,以致我軍更為不利,非但大將軍之罪,吾亦難辭其咎。”
於是便上書公孫霸,言自己節制無方,不能阻止公孫武,致使兵敗,請陛下降罪。
公孫武損兵折將,虧得崔英、方虎二將相護衛救應,才得以逃脫。見其部四萬餘眾,還剩兩萬人,輜重盡失,連帶崔英方虎所部人馬也折損過半。公孫武心中羞愧,不欲前至且慮。公孫英對其道:“大將軍且率軍與丞相會合,今大將軍雖然兵敗,然丞相看陛下顏面,定然不責罰也。”
公孫武嘆道:“今遭此等大敗,吾有何面目再見丞相!丞相與吾並不和睦,吾今兵敗,威信掃地,丞相不趁機對吾落井下石乎?”
黃梟、崔英、方虎皆對公孫武道:“今事已至此,不可挽回。且賊軍已經進至境上,大將軍且先至且慮將歇。勝敗乃兵家常事,大將軍不可一時軍敗便灰心也。”
公孫武無奈,遂率軍至且慮,前來見歸海衛請求治罪。歸海衛道:“大將軍乃陛下信賴倚仗之人,吾不能治罪大將軍。吾已經上書陛下,分擔此次敗軍之責。”
公孫霸聞言,羞愧無地,遂對歸海衛道:“願意將大將軍之權讓於丞相,吾願為帳前一將聽命,以贖此罪。”
歸海衛遂道:“今敵軍重兵壓境,國家正逢危機之秋,將相不和,焉能抗敵?吾雖與大將軍不睦,然大敵當前,當先以國家大局為重也。大將軍勿要如此,陛下自有分寸。”遂不接受其請,聽候公孫霸如何處置此事。
遼陽偽燕群臣聞知歸海衛將要從從遼西郡撤軍之時,人心慌亂,唯有司徒聞人亮不慌。群臣皆上奏公孫霸,請下詔制止歸海衛撤軍,聞人亮出奏道:“歸海丞相腹有軍機,今番從遼西撤軍者
,乃為避賊軍鋒銳,以儲存軍力。陛下若下詔令其勿撤,賊軍兵勢強大,恐我軍將陷於賊圍之中。”
公孫霸也對群臣道:“朕素知歸海丞相善能用兵。今番撤軍者,必然有謀。卿等稍安勿躁,容朕再觀局勢再做進退。”
於是歸海衛撤軍至且慮,數日後,公孫霸又接到歸海衛表奏,說大將軍公孫武兵敗,其責當在主帥。公孫霸見信沉吟不語,心裡明知此番軍敗是公孫武自仗宗族親貴,倚仗經營遼東多年,並不遵從歸海衛命令所致,今歸海衛卻主動攬責。又尋思公孫武雖為親貴,然不遵號令,折卻軍馬數萬人,誤其軍國大事,欲要治其罪,然又礙於其宗族身份,不便加責,心中煩悶,便請聞人亮前來商議。
公孫霸道:“大將軍不遵丞相軍令,導致損兵折將數萬。朕不可不治其罪,然大將軍經營遼東數十年,事朕不易,若加罪責罰,恐有失遼東人心。司徒以為該如何處置大將軍為宜?”
聞人亮奏道:“大將軍以親貴自持,不遵丞相軍令,以致軍敗,其罪當按照軍法。然陛下不忍相責,即可撤去其軍職,改任虛職為便。”
公孫霸從之,查明實情,便下詔書,言大將軍公孫武折兵喪失兩萬餘人,致使大將花羽陣亡,將軍梅成身負重傷,盡挫燕軍銳氣,其不可再為將。特下詔免去公孫武大將軍之位,改任車騎將軍。提拔衛將軍公孫英為大將軍,公孫鵠提拔為衛將軍。厚加撫卹花羽,梅成已經重傷,遂將其送至遼陽療養。
公孫武見公孫霸詔命到,改任自己為車騎將軍,便領旨謝恩,將大將軍印交付公孫英,率親兵回遼陽,入朝謝罪,公孫霸赦免之。自此公孫武兵權解除,其所任車騎將軍,有名無實,不過統領千人儀仗軍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