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準與燕將黃梟、方虎二人在陣中大戰,眾軍見之皆驚懼。三將激烈拼殺,戰二十餘合,方虎與黃梟奮力夾攻,方敵住麻準大斧。二十回合之後,麻準氣力漸衰,便棄戰回陣。方虎、黃梟亦不敢進逼,遂趁機引軍東走。

少時,北澤與盧飛又追至,乘勢擊燕軍後部,黃梟又只好迎戰,燕軍且戰且走,待過了熊丘,公孫武已經率部越過遼西長城,望且慮而奔,逃出漢軍追擊範圍之中。燕軍一路潰敗,崔英與方虎所部一萬五千人,撤出長城之時,還剩得一半,黃梟身負數創,其部三千騎只剩下千餘殘兵敗將。

漢軍追至長城,便奉命停止追擊,北澤、盧飛等駐軍榆關,榆關即後世山海關也。傳報於領英,待聽候命令再行進軍。

領英聞知漢軍已經大破燕將公孫武所部軍馬,燕軍已經退至且屢,遼西大部已經被漢軍奪取,領英大喜,便傳命人馬暫且休整,收取遼西郡各地,又佔據沿海要隘。

偽燕海師見遼西郡已經失陷,遂從遼西郡海面返航,退回遼東屬國海面。

領英與縱橫駐軍肥如,趙如霜擊敗燕將姬超,姬超歸降,軍士帶其前來見領英,縱橫與姬超舊有交情,聞知姬超歸降,遂對領英道:“姬超此人,雖然失身偽燕,然其心中仍向漢朝也。今來歸降,其必然為真心。丞相可以厚待之,以為遼東降軍之表率也。”

姬超到達肥如,乃自縛入見,跪地謝罪道:“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姬某本為漢將,然相助篡逆,以事公孫,罪孽深重。今番大漢王師到此,姬謀願誠心歸順。還望大漢丞相饒恕姬某前罪!”言罷,伏地叩首。

領英見之,遂親自下座扶起姬超,令人解其縛,對其道:“老將軍能夠迷途知返,重新歸順漢朝,此乃大漢之福也。”遂請其座。

姬超謝過,見縱橫在座,遂又來拜見縱橫,涕泣交流道:“自與將軍一別,已經二十餘年。今將軍鬚髮斑白,吾亦蒼顏皓首。將軍今日已經貴為大漢三公,讓故人見之,不勝欽羨!”

縱橫勸慰道:“姬將軍歸順漢朝,便是棄暗投明。偽燕逆天行事,欲要割據遼東而與大漢分庭抗禮,必然覆滅。今將軍來歸,正是以為遼東表率也。”

姬超遂奏領英道:“承蒙丞相寬赦前罪,收留降人。末將恨無寸功相報,若丞相欲要平定遼東朝陽,末將甚知曉遼東防務一二,可為丞相用兵參謀,以報丞相寬赦之恩。”

領英聞言大喜,便對姬超道:“大漢此番征伐遼東,欲不戰而下為上。然公孫霸尚負隅頑抗,不得已不用兵戈取之也。遼東地遠,形勢錯雜,我軍未得其便,今如有將軍參謀,則吾平定遼東,當順利多矣。”於是便用姬超為撫軍將軍,厚

待之,留在軍中以為參謀。

領英見攻奪遼西郡,費時半月,漢軍十餘萬軍馬,也戰死萬餘,戰馬損失三千餘匹,傷者數萬,所耗費軍資不計其數。領英便與縱橫道:“奪取一遼西郡,吾軍損耗亦不為不小。若如此用兵,恐平定遼東,我軍將折損過半也。”

縱橫道:“燕軍驍勇,此番在遼西郡與我軍相戰,我軍雖有萬餘折損,然燕軍折損為我軍數倍。吾料公孫霸失去遼西,又遭兵敗,心下震怖,必然聚集軍力扼守遼陽。若再攻克遼陽,恐比攻取遼西更難數倍也。”

領英問縱橫道:“以將軍之見,平定遼東遼陽,今當用何策為上?”

縱橫道:“遼東素來尚武,唯有以武力相屈之,其才能盡服。今公孫霸又糾集東胡諸夷為助,佔據地利之便,攻取遼陽非易事也。丞相既然問之,吾意為聚集精兵猛將與偽燕主力決戰,若能破其主力,收取遼東,便順利多矣。姬超將軍歸降,盡知遼東防務虛實,今便可以讓其參謀,丞相再製定軍機,如此進兵,便勝券在握也。”

領英點頭稱善,遂召姬超前來商議。

姬超先對領英道:“遼東防務甚嚴整,丞相如平定遼東,光從陸地上進軍尚不夠。公孫霸倚仗海師之利,與陸地軍馬形成呼應之勢。丞相今取遼西郡,若無海師及時趕至遼西海面,則雲出日勝已經登陸遼西,海陽斷難為丞相所得。末將以為其海師至關重要,公孫霸以此作為抗衡中原之資。如其海師不除,即便遼東平定之後,公孫霸又逃遁盤踞海島,亦為禍患也。末將以為,丞相欲要破燕軍,先破其海師為上。”

領英深然之,對二人道:“吾亦有此顧慮。聞說燕將海師大將為東瀛扶桑人,其人善能海戰,又有精銳三萬人,海船數百艘,不容輕視。吾亦憂慮其從海上進軍襲我軍之後,所以一時並沒有全力進軍遼東。今番既然姬將軍亦如此認為,可見破其海師,當為平定遼東之先也。”

縱橫道:“丞相亦有諸葛笑峰所領三萬海師,可以與其相抗衡。諸葛笑峰牽制其海師,吾與丞相從陸上進軍,二者亦不誤也。諸葛笑峰乃天下水師第一名將,今領海師,足以相敵東瀛扶桑人云出日勝。”

領英道:“諸葛笑峰固然海內俊傑,然不知雲出日勝其人到底如何。聞說雲出日勝領軍之才,不下當年韋舟。韋舟者,水師罕見悍將也,吾與諸葛笑峰二人聯手,方能得勝。今若雲出日勝果如傳聞所言,吾恐諸葛笑峰若無陸上軍馬相助,尚還不能抗衡其海師。且用兵者,在於統帥,高手交戰,相差皆在毫釐之間。如一旦諸葛笑峰遜色雲出日勝一籌,我海師恐有敗軍之虞,此不可不防之。”

姬超道:“雲出日勝確

有將才,某曾在遼東屬國觀其操演,佈置指揮深得兵法。其所帥五千人遠航夷州,數月之間,便滿載而歸,可見其人善於海上領兵。”

領英道:“諸葛笑峰海師已經開拔至遼東,還尚未有與雲出日勝交戰,二人高下尚未知。然以吾觀之,諸葛笑峰作戰素來不做停留,今至遼東半月有餘,不曾與偽燕海師交戰,其必然有所忌憚也。”

縱橫聞言遂對領英道:“果然如此,丞相便可令諸葛笑峰試戰燕軍海師,便可知雲出日勝虛實也。”

領英道:“然也,吾亦有此意。今且令前線各部軍馬暫時歇整,扼守險要。王驃騎可在此代吾領軍,容吾先至諸葛笑峰海師中,前與雲出日勝試戰,以探知其人虛實。”

於是便令縱橫在肥如領軍,前線各處軍馬皆先歇整。領英便帶領邊班等護衛百餘人,前往諸葛笑峰海師軍中而來。

諸葛笑峰率領海師三萬人,大小戰船兩百餘艘,將領張寵、王節、甘勝、車邈四將,三月時候從揚州長江口海面沿海岸北上,四月,至遼東渤海,遂渡過渤海,在海面正遇燕軍海師前來救援海陽,諸葛笑峰搶先在海面列陣,雲出日勝船隊遂不敢過。如此相持十餘日,燕軍海師始終不能登岸,聞知海陽已經失陷,遂又從海上退去。張寵、王節請諸葛笑峰引海師擊之,諸葛笑峰道:“吾觀燕軍海師多日,雖然只有兩萬人,不及我軍之眾。然其船陣排列之法,深得精髓。其軍甚利,航向飄浮海上如履平地。雲出日勝與吾軍相持十餘日而不戰者,亦知我軍之眾,其尚無把握勝之。今番我不追擊者,也忌憚其海師之利,我軍尚無取勝把握。雲出日勝大將之才,真可謂吾之勁敵也,不可輕視。”

張寵、王節二將聞言便不再言。車邈與甘勝又對諸葛笑峰道:“聞知王驃騎部下諸將與在遼西多建戰功。將軍領海師三萬至此,半月有餘,不曾一戰,末將等寸功未有,恐為王驃騎部下諸將所笑也。”

諸葛笑峰聞言笑道:“你二人譏笑本帥不敢相戰雲出日勝乎?誠然是也。雲出日勝領海師之才,不下當年韋舟水師。須知韋舟為我軍所殲滅,是潛龍與吾合力也。今番若欲要勝雲出日勝,吾海師尚獨木難支,如輕易相戰,若致軍敗,恐挫我軍銳氣。”

甘勝遂道:“將軍何不請命於潛龍丞相,請其陸上軍馬相助,再度合力殲滅其海師,也能讓末將等建功。”

諸葛笑峰道:“你等休得焦急。吾料平定遼東,偽燕海師當是關鍵,潛龍丞相必有策略。今番且在此相待之,丞相若收取遼西暫作歇軍話,必將有軍令於吾海師也。”

不數日,果然潛龍丞相派人來傳命,說丞相將親自來海師軍中,與諸葛大將軍

共商破偽燕海師之策。

諸葛笑峰遂對諸將道:“你等皆言未有建功之機。今日丞相到此,必然將令你等建功,可勿要辜負丞相之望。”軍士報丞相來至海師營中,諸葛笑峰於是率諸將出迎。

領英入帳,諸將皆來參拜,寒暄禮儀完畢。領英對諸葛笑峰道:“我軍已經取下遼西,然忌憚偽燕海師,吾亦認為欲定取遼東,當先除其海師。今番需得藉助諸葛大將軍海師之力。將軍可有破敵良策?”

諸葛笑峰道:“丞相英明,偽燕海師不除,必然為我軍之患。雲出日勝海師甚為精銳,前以兩萬人與吾軍三萬人相持十餘日,彼此皆不能進。由此可見,雲出日勝當在吾之上也。丞相如欲破其軍,還需跟上次破韋舟水師一般,丞相用策,吾用軍,兩相合力,才可取勝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