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265章 一騎絕塵羽檄傳(第1/2頁)
章節報錯
縱橫接到詔令,遂屯軍遼西邊境與燕軍相持。月餘,聞知公孫霸復帝位,擴充套件兵備。縱橫心中憂慮,恐其犯境,遂又上表,請求出兵遼西,先挫燕軍兵威,以佔據主動。
表到長安,華武帝召叢集臣商議,皇帝道:“今公孫霸不奉漢朝安撫詔令,又在遼東僭位篡號,欲與朕分庭抗禮。驃騎大將軍又有表章到,欲要請戰。卿等意見如何?”
領英遂奏道:“陛下已經定下方略,約定明年開春再行進軍遼東,今不可更改之。如此時進軍,後方一時未齊,恐有擾亂大計部署也。”
劉察奏道:“公孫霸又在遼東僭越帝號者,其不過是趁中原初定,陛下一時不能東顧之故。偽燕已經大勢已去,不可復振。公孫霸僭越帝號,乃取敗之道也。願陛下稍稍忍之,待來年準備齊當之時,便可一舉而平定遼東。”
華武帝遂准奏,下詔令縱橫仍按兵不動,待命進取。
公孫霸在遼東又復帝號,便在遼西郡境上重兵相待,使細作哨探中原訊息,月餘,不見中原動靜。哨探又回報說漢朝初定,百廢待興,尚無暇顧及遼東。
公孫霸遂大喜道:“朕就知劉建夏無力制衡遼東。朕前番已經將中原金銀財貨盡數運至遼東。今遼東富足,中原凋敝,朕若乘機行反間之事,中原必亂,大燕便可從中得利也。”
於是與麾下群臣商議道:“王騰屯兵於遼西長城之境,佔卻地利險要,深為遼東之患,朕今欲發兵奪回遼西全境,以保遼東之安。卿等意下如何?”
歸海衛遂奏道:“陛下所言甚善。遼西長城險要之地,兵家必爭也。今被王騰軍所佔取,如一旦開戰,我軍將容易陷入被動。臣以為遼西長城險要不得不攻取也。”
公孫霸道:“今番朕若用兵攻取遼西,中原將會如何?其將發兵前來與朕決戰乎?”
歸海衛道:“陛下攻取遼西長城之後,便收軍停止西進,以示我只取遼西險要以自守之意,臣料知中原一時尚未準備齊當,潛龍等人定向劉建夏勸言安守疆界,不會出兵。”
公孫霸大喜,遂於八月令衛將軍公孫英、與鎮國大將軍史燎率軍三萬人向遼西郡長城進攻。
縱橫令麾下平北將軍張牧率軍二萬人屯守右北平長城,並有章武麾下將領賀臣一萬兵屯駐長城觀海。燕軍三萬人趁夜向觀海發動攻擊,賀臣一萬軍猝不及防,又寡不敵眾,戰至天明,觀海遂丟失,賀臣引敗軍急忙向長城而撤。
張牧聞知燕軍攻陷觀海,遂命一萬軍守長城,親提一萬軍前來救賀臣。又點燃烽煙,向幽州報急。公孫英聞知張牧已經分長城之兵一萬前來救觀海,命史燎率一萬精兵據住觀海,卻自率兩萬軍速馳向長城,猛烈攻之,激戰半
日,長城守軍漸漸不能相敵,張牧聞知,急忙又回兵來救長城。
史燎即引萬餘精騎追襲賀臣,追至長城附近,賀臣已經紮下兵馬,史燎遂提軍擊之,賀臣領軍迎戰,相戰一個時辰,史燎引百餘親兵殺入中軍,賀臣急忙舉兵相拒,不能敵,賀臣為燕軍流失所中,遂為史燎所斬。漢軍見主將被殺,皆潰敗逃向長城。
張牧急忙引軍來救長城之時,漢軍已經不支,忽然見賀臣所部敗軍潰退而來,聞知賀臣已經戰死,史燎正率軍開來。張牧不禁心驚,見燕軍勢大,遂只好收聚賀臣所部敗軍,率軍望肥如而走,長城遂為燕軍所得。
烽煙瞬間千里,燕軍犯境訊息,半日內便傳至幽州薊城,縱橫聞知大怒,遂傳令麾下大將習甲、麻準二人,引軍相抵擋燕軍。
習甲、麻準駐軍右北平,聞知遼西郡軍情,遂整頓軍馬待命,次日,縱橫軍令至,二人遂提兵三萬人,前來遼西郡拒戰燕軍。
公孫英與史燎二將已經戰敗漢軍,遂又引軍來攻打肥如,張牧不能敵,便又棄肥如而走,退至令支。燕軍遂佔據肥如,遼西郡險要皆已經得手,燕軍便收軍防守肥如、盧龍等要塞,並不再繼續西進。
張牧退至令支,不一日,習甲與麻準引軍至,便又整軍前來相戰燕軍,欲要奪回長城、觀海等險要。
習甲、麻準引軍圍攻肥如,燕軍堅壁不戰。不數日,公孫霸又差麾下中將軍花羽、左將軍黃梟二將率精兵二萬人前來盧龍駐紮。習甲、麻準見燕軍勢大,遂收軍不攻,列陣與燕軍相持,並將軍情報與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