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安31春二月,前將軍陳功率王師與燕軍戰于徐州小沛。

兩陣對圓,漢軍九萬兵馬,燕軍亦有八萬人,雙方列陣於小沛郊外,軍中旌旗飄揚,鼓聲響震數里,大戰一觸即發。

漢軍軍容強盛,將士威武,人馬矯健。章武佇立中軍主帥戰車之上,軍師趙山立於左,九員大將,皆率兵排列兩旁,人如虎,馬如龍,旌旗卷長空,槍刀如流水。

燕軍陣中,主帥公孫彪位居中軍,左有大將史燎,十餘員燕將亦領兵環繞,軍中玄旗飄揚,鼓聲沉緩,燕軍氣勢為漢軍所奪,有畏懼之意。公孫彪命洪鎮領一萬督戰軍士在後督戰,在中軍戰車上拔劍傳令:“如有後退至後軍防線者,斬之!”

兩軍對陣,尚未開戰,趙山對章武道:“吾觀燕軍雖眾,然士氣已經被我軍所懾,將軍以展鴻、左超所部精兵擊其正面,以陳業、盧飛率軍擊其左翼,以楚月、賀臣率兵擊其右面,一陣便可勝。燕軍不能相敵,必然退入小沛,或望下邳而走,則我軍便可趁勢破公孫彪也。”

章武從其言,便下令六將引兵進攻。六將領六萬人馬,如同潮水一般,依次卷地而來,燕軍見之震怖,公孫彪下令迎戰,燕將史燎、關陽、祖繡、史渡等奉命引五萬軍來迎,兩軍相接,遂短兵交戰。

交戰良久,漢軍左右兩翼人馬又湧將上來,將燕軍三面圍住進攻,漢軍人馬威猛,燕軍難以相敵,遂向後軍且佔且退。

公孫彪在中軍,傳令勿要後退,然而大兵驅動,一時不能停下,後軍陣腳便被催動,燕軍自相踐踏,不戰自亂,趙山望見,遂對章武道:“將軍可再命韓傑、郭奮二將率二萬軍擊之,燕軍必敗。”

於是韓傑、郭奮二將又奉令領軍前來助戰,燕軍果然大潰,皆一齊望小沛而走,越過後軍防線。洪鎮所率領一萬督戰軍師,斬殺得數十燕軍,也難以相阻攔。大隊人馬湧來,督戰軍士便不能阻擋。公孫彪見漢軍來勢甚猛,忙遂傳命向小沛撤退。漢軍乘勢擊之,公孫彪又大敗,立腳不住,遂不入小沛,帶領眾將引軍望下邳而走。

漢軍大勝,俘獲甚眾,遂攻克小沛,章武對趙山道:“公孫彪此番何敗之速也?”趙山道:“燕軍士氣不振,軍無戰心,是故能被我軍一舉擊敗也。”

章武道:“軍師可謂通曉軍機戰陣。今公孫彪敗退下邳,燕軍挫銳,我軍可繼續進兵。”於是命展鴻、左超、楚月、盧飛四將,率四萬人馬繼續追擊燕軍,自提四萬人隨後而來。

公孫彪引軍向下邳而逃,得知漢軍在後緊追不捨,遂命史燎率兩萬軍斷後,自己提軍速向下邳而行,回至下邳,對帳下道:“吾用兵二十餘年,未有同今日一戰便敗之事也,吾軍士氣…abc最快更新

已洩,不可用之。今賊軍既然已經攻奪小沛,旦夕便將來取下邳。吾先率兵守之,待看東南兩路軍戰況如何,如實在不能敵賊軍,便可棄守徐州,北走山東。”於是傳令,命眾將堅守下邳。

不多時,漢軍前鋒四萬人馬,便進至下邳城下,列陣圍城,次日,章武率大軍至下邳,在下邳西面紮營圍城,令展鴻、左超二將攻城,燕軍在城上拒之。

卻說燕將鍾方率軍三萬,與揚州軍大將張界三萬軍相遇豫州境上,兩軍交戰,不分勝負,遂互相對峙。

東路廣陵軍與燕軍大將淳于麟所部戰於泗水,淳于麟不敵,遂率軍北走,雲迎率軍渡過泗水,貫丘平遂領東海郡二萬軍前來助戰,雲迎軍前進受阻,兩軍遂相持於泗水國凌縣。雲迎部將徐成、孫真二人,見貫丘平率軍前至泗水,遂也提軍殺至,燕軍奮力拒戰,方守住凌縣。雲迎又領軍攻打凌縣,貫丘平見勢急,正有撤退之意,忽然又聞知公孫彪在小沛已經被漢軍擊敗,遂對淳于麟道:“凌縣難守,我軍可退往下邳扼守。”二將遂領軍棄守凌縣,匆匆望下邳而奔,雲迎率軍直進,遂攻取泗水,又收復東海郡諸縣,遂兵進下邳。

公孫彪拒守下邳,見漢軍兵臨城下,又見淳于麟、貫丘平二將率兵撤退下邳,東海郡數縣已近被揚州軍攻陷,揚州軍也即將從東面圍城。公孫彪急忙召集帳下商議,道:“自陛下棄守洛陽後,我軍士氣不振,現賊軍鋒芒正盛,若三路圍攻下邳,我軍必敗。吾意決定棄守徐州,北走兗州。以助陛下保守山東、幽燕、冀州。”

眾將皆知不能相抗漢軍,聞言皆默然不語。周遂便進言道:“將軍既然意決,便可傳令鍾方退兵,安排撤離事項。”

公孫彪遂下令鍾方大軍北撤,趁東面揚州軍還未到之前,命史燎先將老弱步卒從從下邳城撤離,望兗州而走。

鍾方接得撤離軍令,遂在陣前虛設營帳,趁夜裡全軍拔營而走,張界天明時分發覺,便引兵向下邳而來。

不數日,漢軍三路大軍,已經從東西南三面抵達下邳城下,公孫彪城內燕軍已經撤離一半,還剩四五萬人馬拒戰。公孫彪見漢軍三路抵達下邳,連忙傳令淳于麟、貫丘平先牽制雲迎所部軍,又安排城中人馬速速北撤。

章武已經知道燕軍撤兵,遂放緩攻勢,不數日,三路大軍齊至,趙山對章武道:“今我軍聚集,將軍可以攻城矣。”

於是章武提大軍攻城,又傳命張界、雲迎二將,領軍一齊攻打。公孫彪令關陽、洪鎮二人領一萬步軍斷後,自率二萬餘騎,從北門出,棄守下邳向兗州而去。

章武已經攻陷下邳西門,遂引軍入城,張界、洪鎮二將萬餘人馬尚還在城中,章武已

經派遣楚月率精騎萬餘從北面阻截。二將見下邳城陷,慌忙領兵從北門衝出,方走了數里,前面一軍擋道,正是交州樓船將軍楚月也。

二人見之驚懼,互相商量道:“今唯有死戰,方可走脫。”遂提軍來戰楚月,楚月引軍相拒。忽然軍士報道:“南面賊軍又殺至!”

關陽、洪鎮聞言大驚,忙命收軍不戰,回頭看時,果然一彪漢軍步騎人馬甚眾,正從南面殺至。二將面面相覷,部下士卒皆大懼。須臾,南面漢軍殺至,正是陳業所領一萬五千步騎。

陳業率兵殺至,燕軍遂前後被圍,陳業帶軍至前,傳令燕軍道:“前將軍有令,如降漢中王者,皆可赦罪留用。”

燕軍聞言皆紛紛投誠,關陽、洪鎮二將阻止不住,一時間,燕軍降者大半,二將還剩的數千人。陳業遂對關陽、洪鎮二將大喊道:“二位將軍乃當世驍勇之將,今已經陷入絕境,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何還不棄暗投明,歸順漢中王呢?”

楚月亦道:“二位將軍前番與吾軍陣前鬥將,吾軍主帥為愛惜二位將軍勇武,特令吾等點到為止。你軍主帥公孫彪已經棄二位將軍而去,二位將軍又何必再為其效命呢?”

關陽、洪鎮聞言,想起公孫彪自顧逃命,盡帶走騎兵,只留一萬步軍讓其斷後,心中憤恨。又見漢軍果然仁義,遂降,陳業、楚月二人,收其軍,帶其到下邳城拜見章武。章武大喜,撫慰道:“二位將軍棄燕歸漢,正是順勢而行也。”於是仍以二人為將,各領人馬萬人。

二將遂拜謝章武道:“末將初歸麾下,恨無寸功,今貫丘平與淳于麟二人之軍尚在東海郡司吾,末將願前往說服其歸降,如拒降,末將便為將軍平定之!”

章武大喜,便給二人二萬軍前往司吾。

貫丘平、淳于麟駐軍司吾,為雲迎所部三萬軍牽制,見公孫彪已經北撤,二將也欲要棄守東海北撤,卻又擔憂雲迎乘勢追襲,貫丘平遂對淳于麟道:“將軍可率本部軍斷後,據住賊軍,吾率二萬軍先撤。”

淳于麟軍職不及貫丘平,遂只好從命。貫丘平已經率軍北走,淳于麟正欲率軍出城時候,之前東面一軍開來,正是歸順漢軍燕將關陽、洪鎮二人二萬軍也,須臾便至城下,遂將司吾圍定。

關陽、洪鎮傳話淳于麟道:“我等已經歸順漢中王,淳于將軍今已經陷入重圍,無人可救,如能歸順漢朝,漢中王仍可以留用。”

淳于麟見南北皆被圍,自己只有二萬軍,且士氣消沉,難以突圍。遂對北方拜道:“臣今率眾歸順漢朝,望陛下與驃騎將軍保重!”便引軍出降,於是東海郡便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