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海衛與公孫鴻引敗軍撤回河南尹境內,屯守大谷關,文雄率兵追擊之,推峰至大谷關前,已經深入中原腹地,距離偽燕都城洛陽不到百里。文雄令軍駐紮大谷關,對徐道、徐然道:“我軍兵鋒已經至於洛陽,且在此堅守,軍師與前將軍必然遣兵相應之。”

卻說聞人策遣崔英、方虎二將率萬騎來救公孫鴻,兵未至,燕軍已敗,二將又聞知封傳車率軍來阻截,遂引兵退回新安。封傳車便引兵屯駐益陽,以阻截燕軍。

文雄已經領兵進至洛陽百里之遙,燕朝上下皆震恐,太子公孫貴連忙命令守衛洛陽,公孫霸此時方領軍駐紮太行,還未與縱橫軍交戰。聞知漢軍兵犯洛陽,遂傳詔令,令歸海衛負責洛陽軍務,務必堅守一月。

聞人策聞知漢軍圍困宛城,又分兵已經進至中原腹地,心急如焚,然駐紮新安燕軍被潛龍大軍所牽制,不敢輕動,只恐遣兵相救,潛龍將趁機襲取新安,新安若失,則洛陽必陷。聞人策雖有守衛中原之志,防守洛陽之策,然被潛龍所牽制,無多餘軍馬,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欲要救援而不能。

武兼文、獨孤虎二將又率四萬精兵至河南尹境內,距離洛陽城一百五十里,燕軍聞知大懼,歸海衛遂撤大谷關之守,以二萬餘軍退守洛陽城,加上城內還有羽林軍近二萬人,又臨時招募洛陽青壯數千人,洛陽城又有近五萬兵力。歸海衛令在城外修築城防,設定鹿角數重,以五萬軍部署洛陽城西、南兩,倚仗洛陽城池高大,防禦工事嚴整,欲要堅守。

文雄見燕軍撤回洛陽,遂進駐大谷關,文雄因憂慮新安聞人策駐軍,未有輕進,派飛騎將戰況告知領英,詢問領英是否攻打洛陽。

領英接得文雄軍報,又得知武兼文、獨孤虎已經率兵進入新城地界,尋思歸海衛撤兵洛陽,洛陽城堅固難攻,恐文雄兵力不足以攻取洛陽。不如集中兵力殲滅聞人策新安駐軍。於是便令邊班傳令文雄、封傳車、武兼文、獨孤虎四將,令其先撇下洛陽不顧,揮師攻取新安,以圍殲新安聞人策駐軍。

領英傳令畢,隨即親率麾下六萬軍馬,從弘農拔營啟程,向新安函谷關殺來。

聞人策駐軍新安函谷關,見漢軍已經入河南尹境內,威脅洛陽。心中正焦急不安,欲要派遣兵馬相救之。忽然又接報,說漢軍又不圍洛陽,數路軍馬七八萬人,揮師向新安而來。

聞人策聞報驚道:“若賊軍不攻洛陽而來攻新安,潛龍再揮師從西面相攻我軍,新安將腹背受敵。”便令人哨探領英在弘農情況。

不多時,哨探回報,說弘農漢軍已經在集結整裝,潛龍恐欲要出師。聞人策大驚道:“吾已經知潛龍之意,其以進犯洛陽為遮掩,以讓中原相守洛陽,然後突然令兵合圍新安,欲要殲滅我新安函谷關駐軍也。似此如之奈何?”

袁布、牽興等將進言道:“大都督有十萬軍馬相守新安函谷關,亦可與十萬賊軍相敵,何懼之有?”

聞人策道:“潛龍用兵,如無十分把握,必不敢如

此。吾雖然有十萬軍駐守新安,然我軍士氣不振,賊軍又多於我軍,恐被潛龍所敗也。”

於是加緊函谷關防守,令人哨探漢軍動向。一面又派人報知洛陽,說漢軍意在圍殲新安函谷關駐軍,若漢軍揮師向西,洛陽可派兵襲其後,以分解新安軍勢。

不一日,哨探回報聞人策,說東南面四路漢軍分別是漢中偽王麾下軍師文雄、大將封驛,武策、獨孤虎四人,四路兵馬約有七萬餘人,正向新安方向開來,其中前鋒封驛所部,已經距離新安不足百里。

聞人策聞報大驚:“賊軍盡出其猛將,潛龍之意,恐是志在必得也。”忽然又得報,說潛龍率兵六萬人,已經抵達澠池。

聞人策不禁仰天長嘆:“大事去矣!吾號稱守城名將,然今日終陷於潛龍圍中。其東西兩面相攻,我軍將難以相敵。然若撤離新安,潛龍必奪取函谷關,大軍齊攻洛陽,中原必失。吾受陛下重託,今唯有與潛龍決一死戰,若能勝之,或還可以保守洛陽。”

牽興、方虎、崔英等燕將皆道:“賊軍雖眾,末將等不懼也。請大都督下令,末將等願誓死相戰!”

聞人策不禁心下惻然,嘆道;“諸君真大燕忠臣良將也!”遂命牽興、方虎、崔英三將領三萬人迎戰東面漢軍,自率林靚、法演等領五萬軍迎戰西面潛龍漢軍,令袁布率二萬軍守新安,併為牽興等將為支援。

封傳車率萬軍開至新安函谷關前列陣,牽興與方虎、崔英三將下關來戰封傳車,牽興對方虎、崔英道:“封驛非一人可勝,可以車輪戰敗之,若斬殺封驛,賊軍必然震怖。”

於是崔英提槍縱馬而出,叫陣封傳車,封傳車提刀而出,兩將交鋒,風傳車力戰崔英三十回合,崔英敗陣,方虎遂提刀縱馬接住相戰,封傳車毫不畏懼,抖摟精神,與方虎又大戰五十回合,方虎落於下風,遂敗陣而走,牽興見之,便縱馬使槍來戰。

封傳車見燕將用車輪戰,仍無所畏懼,與牽興戰三十餘合,仍不分勝負,牽興見難以取勝,遂大叫少歇,引軍退回陣中。

牽興回陣對崔英、方虎道:“封驛只有一萬人馬,你二將可領兩萬人從兩側擊之,吾再領一萬軍攻擊,必能殲滅其軍。”

崔英、方虎領命,便各率一萬軍從左右兩翼來擊封傳車軍,封傳車見敵軍甚眾,便率兵且佔且走,牽興見之,遂即帶領函谷關上一萬人馬前來夾擊,封傳車便引軍往東而走。

燕軍正在追趕之間,忽然東面大路上煙塵滾滾,一彪漢軍約有兩萬人正席捲而至,旗上大書“後將軍獨孤”字樣,牽興見之而驚,急忙令崔英率萬人抵敵,封傳車復又殺回,牽興令方虎拒敵。正在交戰之間,忽然南面大路上一軍又

至,為首馬上大將者,鬚髮斑白,手執大鐵騎,威猛異常,正是漢中王麾下右將軍武兼文也。

牽興見之甚驚,見漢軍勢大,便傳令方虎、崔英率軍返回。兩軍相戰,一時未能撤出,武兼文已經率兵殺至牽興軍前,瞧見牽興中軍大旗,武兼文遂大喝一聲,帶領數百騎衝入燕軍陣中,手中大鐵戟輪動如飛,燕軍紛紛披靡,無有敢阻截者,牽興見武兼文殺至中軍之前,急忙傳令親兵攔截之,武兼文遂又在馬上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拔馬馳進中軍大旗之下,鐵戟到處,燕軍不死便傷,牽興急忙拿槍上馬,準備迎戰武兼文,武兼文已經衝至牽興之前,手起戟落,斬牽興於中軍大旗之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