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英得知房圍被漢軍圍困土山堡,便對將軍徐道下令道:“今燕將房圍被圍,聞人策必然派軍前往救之,吾再拔給你二萬軍,立即前往阻截救援房圍燕軍。”徐道領命,便率二萬軍前去土山堡攔截燕軍。

領英尋思,徐道率二萬軍尚不足以敗燕軍,於是又令邊班傳命文雄,令冉輝再率一萬五千兵前往相助。冉輝領命,便提一萬五千兵前來土山堡。

領英又尋思,冉輝提兵前往,雖然可勝燕軍,然若聞人策率兵救之,恐又反被其敗。於是又令邊班傳命封傳車,讓其遣所部兩萬精銳前往土山堡助戰。封傳車領命,即派遣郝昌、皇甫紀二人,領精兵二萬人,前來土山堡來圍攻燕軍。

領英已經調派完畢,三處軍馬尚還剩有三萬人,領英便再傳命文雄、封傳車道:如聞人策盡出北原大營軍馬前往土山堡相救之時,便一齊進軍,可奪下燕軍北原大營。

聞人策方派遣牽興引軍救房圍,又連續接報,說潛龍接連派遣漢軍數隊人馬,盡出其麾下大將前來圍攻阻截土山堡,聞人策聞報大驚,道:“潛龍盡出其麾下軍馬,勢必欲要殲滅房圍、葉虎和牽興也,今三人兵馬六七萬,佔我北原守軍近半,如若被賊軍盡數殲滅,我軍將不能抗衡賊軍。此番不容吾不出兵前往救援也。”

黃倫勸道:“北原大營,干係重大。大都督不可輕出,可令大將前往相救也。”

聞人策道:“潛龍如此大舉用兵,吾如不親往,恐難以相勝之。”

黃倫道:“大都督親自率兵相救土山堡,北原大營欲讓誰守為宜?若賊軍趁虛進攻,誰可御之?”

聞人策道:“吾今北原還有近七萬軍,且留三萬在此駐守,黃軍師可以協助張英將軍守之。張厚將軍老成持重,吾便也留下駐守北原大營。”於是傳令讓張英、張厚、黃倫領三萬人馬守北原大營,聞人策親率袁布、林靚、崔英等將,領四萬人馬,向土山堡馳援而來。

聞人策又令哨騎探察,看潛龍在五丈原還有多少人馬。哨騎探察回報,說潛龍在五丈原上只剩下萬人,文雄,封傳車等處,也各自只有萬人不到。

聞人策笑道:“潛龍已經盡出其兵矣,其留下三萬人,多半是弱旅,吾在北原留下三萬人馬,足可以防守。”於是便放心領軍前去,傳令速行。

領英亦探察燕軍北原大營,得知聞人策率兵四萬前往土山堡相救,北原尚有三萬人駐守,領英道:“三萬人駐守北原,我軍還不可以強攻也,待吾再施展計謀,令聞人策再調其北原之兵,如再抽調一半兵力,我軍就可以攻擊。”尋思計謀,一時尚還未得計策。

房圍已經被圍,葉虎率軍前來救援,卻被徐道二萬軍阻止土山堡之西三

十里處高亭,兩相對持。牽興二萬軍亦被冉輝軍阻止於柳樹溝。郝昌、皇甫紀率二萬精兵也追至柳樹溝,共將牽興圍困,攻擊之,牽興二萬軍大敗,四散奔逃,盡被漢軍俘獲。牽興遂引敗軍萬人走至山上,正在危急之間,聞人策親率四萬軍殺至,於是救下牽興。徐道、郝昌、皇甫紀見聞人策率領大隊人馬親到,便收兵聚集,算上俘虜牽興所部燕軍,三人有兵馬五萬之眾,在柳樹溝列陣阻截聞人策四萬大軍。

聞人策率兵攻擊,漢軍奮力拒戰,燕軍衝鋒數次皆被擊退。聞人策大軍不能過柳樹溝,正在攻打之間,忽然聞報,潛龍自率五丈原上一萬軍,親自前來土山堡助戰。

燕軍聞知,皆都驚訝。聞人策笑道:“潛龍此番已經是欲要同吾捨命相博也。今可在其到來之前,吾先提兵到達土山堡。”便急令軍攻打攔截漢軍,攻打半日,因為軍力不及漢軍,一時不能克,聞人策心中焦急,諸將見漢軍甚眾,對聞人策道:“可再調北原兵來,方可戰勝賊軍,衝破此處。”

聞人策猶豫道:“若再調北原守軍,潛龍剩餘賊軍兩萬人趁虛來攻,恐有失去北原大營之虞也。”

袁佈道:“北原大營防守嚴密,萬人駐守便可,且有黃軍師在,大都督可放心。潛龍已經盡出五丈原上之軍,其後方不過還有一二萬弱旅,尚不能短時間攻克我北原大營。”

聞人策道:“此處有賊軍四五萬人,吾軍需得五萬人方可以擊退。且傳令北原大營,令張厚率一萬五千人速速前來助戰。”

領英得報聞人策大軍被阻柳樹溝,心中甚喜,於是將五丈原上一萬餘軍分為二部,其中三千精兵,令邊班統領,先偃旗息鼓,潛藏於原上,囑咐其待文軍師、封傳車率兵殺到北原之後,便可為其助陣攻奪燕軍北原大營。然後自率八千人,大張旗鼓,將佇列排列成一萬人之數,前往土山堡而來。燕軍哨探不明就裡,見五丈原上已經無軍馬,還以為潛龍已經盡出五丈原上之兵。報知聞人策,聞人策一時不及細想,也信以為真。

聞人策派人來北原大營調軍,黃倫道:“今聞知潛龍盡出五丈原上之兵,前往要與大都督相戰,恐大都督軍少難以敗敵,且潛龍親至,不可小覷,還是再增援兩萬人罷。今此處賊軍已經所剩不多,吾與張將軍率一萬軍可以暫時守之。”於是便令張厚領二萬軍前往相助,燕軍北原大營,只剩下一萬軍。

領英已經傳令囑咐文雄,待燕軍北原大營軍馬還剩兩萬以下之時,便可與封傳車引軍突襲,縱然不能攻克,也可以毀其防線,讓聞人策回兵,在趁勢殲滅。

文雄探察得燕軍北原大營三萬人又抽調出兩萬人,大喜,於是傳令封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