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傳車奪取酒泉,探知燕將師高逃往張掖屬國,其部下不足萬人,難以再南下復攻酒泉,暫可不足為慮。又接到領英軍令,遂請班錯引軍駐守酒泉、張掖等地,便率郝昌、皇甫紀等降將,統領步騎近五萬眾又揮師向東,依照潛龍軍師軍令,只取長安而來。

時暑熱已經過去,天氣轉涼,七月底,聞人策在天水聞知姑臧被漢軍奪取,雖驚而不懼,對諸將道:“賊軍雖然奪取姑臧,然涼州地廣,我軍尚有迴旋之地,賊軍未能一時盡取。今吾已經上書陛下,陛下援兵再至雍涼,吾有此為助,仍可以退潛龍賊軍也。”

八月上旬,又聞報酒泉已經被班錯和漢軍大將封驛所攻取,燕軍大部皆降。聞人策聞報大驚道:“賊軍居然又奪取酒泉,如此將盡佔涼州矣!今番我軍不能再駐守天水,且準備撤退之計。”

眾將聞知聞人策要撤離天水,皆大驚,一齊前來問道:“涼州雖然失去,然天水、漢陽等處臨近司隸,大都督尚有六萬兵馬在此,何言聞知酒泉失守便要退軍、將天水拱手讓給賊軍?末將等不能甘心也。”

聞人策道:“此番攻奪涼州,乃潛龍大手筆也。只恨吾大燕涼州軍馬不爭氣,不能抵禦賊軍,以至於我不能再守天水。丁弘用兵失算,被漢軍襲取姑臧,且又不能西退班錯,東不能馳援姑臧,今兵敗逃遁,陛下用此人守涼州,誠誤大事也。潛龍之意,是取下涼州與班錯兵會合,然後再率師東向只撲長安,彼再率祁山之軍進攻天水,令陳倉文雄賊軍進攻右扶風,以此三路進擊之勢,欲要殲滅我軍。我如在此與其相戰,恐長安有失,賊軍再從後包抄,則我天水之軍,將成甕中之鱉也。你等不知潛龍用兵之略,如欲要堅守天水,我軍將有傾覆之虞。今封驛取下酒泉,不日將提兵東進,趁其都還未至之前,我軍從容從天水退出,駐守雍州邊境防守長安,尚可以拒敵於司隸境外也。”

眾將聽聞此言,尚盡未信之。聞人策又道:“不出五日,潛龍必然率軍從祁山出。而賊將封驛,也將率兵從河西犯雍州。你等且欲做收拾,十日之內,吾必定從天水撤出。”

眾將領命,皆去準備,然欲要突然退軍天水,眾將皆有不甘。張英便對眾將道:“鎮西將軍料敵如神,此番退軍必有道理,你等如何懷疑?且尊大都督軍令。”眾將方才去收拾準備。

第三日,哨騎來報,說祁山潛龍大軍正在集結聚集,恐其又要出兵進犯天水。燕軍眾將聞知驚訝。到第五日,哨騎來報,說漢軍大將封驛率數萬步騎,已經從姑臧提兵向隴右而來,今恐已經抵達金城郡境內。

眾將聞知大驚,皆道:“大都督果然明見!”於是一齊前來聞人策帳中

,請其下令,棄守天水,退至雍州邊境防守長安。

聞人策笑道:“你等休要驚慌,吾雖要退軍,然也不懼賊軍氣勢洶洶也。今雖然為敵所逼,我軍亦可以不動如山。且待潛龍軍前來,吾與其話別。”

眾將皆驚愕,都言道:“賊軍已經逼近,如潛龍下令一齊進攻,那時候再退,恐不及也。”

聞人策笑道:“不必擔心,潛龍與吾雖為敵對,然彼此心所相通也。吾還未退,其必然不敢如此。待吾與其話別,吾軍便可從容而退,萬無一失也,此不勝過匆忙狼狽乎?”

眾將皆心下不安,然又不敢違聞人策軍令,於是便欲做收拾以備撤退。

領英已經傳令封傳車,令其率兵殺往長安而來。掐算其行軍至金城郡境內之時,便傳令祁山各營軍馬集結聚集,誓師再進天水,必能取之。

眾將都問道:“軍師此番兵力不足前番之多,封將軍又不再,而聞人策在天水並沒有減少兵馬,軍師說此番能取下天水,末將等實在不明就裡。”

領英笑道:“吾前番對你等曾言:吾若取下涼州,聞人策必將天水拱手相讓。你等不記得否?今吾軍已經取下涼州,聞人策將棄守天水,退兵長安矣。吾豈能不前往送別?”

眾將皆驚愕道:“軍師前番之語,末將等只不過以為玩笑耳。今聞人策尚有重兵六萬人,果然能退軍、將天水拱手相讓?”

領英道:“你等前往,便可證實也。且快些前往天水城,容吾與聞人策話別。”

眾將皆驚愕不已,都不相信,以為領英又在故弄玄虛,然軍師進軍命令已下,於是便都率軍望天水而來。

只一日時間,領英便率軍從祁山進至天水城下,燕軍已經將天水城外兵馬撤於城內,城外數處防線,也都無兵馬駐守,漢軍眾將見之驚疑。領英遂率兵進至天水城下紮營列陣,令人向城上燕軍傳話道:“漢中王麾下軍師徐圖聞知鎮西將軍將要撤離天水,無以為謝,特率軍前來,來與聞人將軍話別送行。聞人將軍乃吾知音,今見吾相送,不答一言相謝乎?”

燕軍已經準備停當,南安袁布也奉命將城中一萬兵撤至天水,就等聞人策下達撤退命令。然見漢軍大軍前來,已經列陣城下,聞人策仍然還不下令,皆都驚慌不已,前來見聞人策,請求下令撤退,無需理會潛龍,

聞人策笑道:“潛龍既然前來相送,吾豈能不答一言相謝乎?”於是率眾將登上城樓,見城下漢軍雲集,領英正在中軍陣前,被眾將簇擁,羽扇綸巾,笑容可掬,

見聞人策現身城樓之上,便拱手對聞人策道:“將軍何故要撤離天水呢?不提前通知故人?今吾匆匆趕來送行將軍,幸還能見上尊顏。”

聞人策在

城頭上聽聞領英此言,笑道:“吾今另有打算,故準備撤離天水。不勞足下數萬大軍相送。”

領英道:“吾與聞人將軍,可謂是一見難得,人生知己!今番聞知知己離去,吾以十萬大軍相送,足顯吾意厚重否?”

聞人策笑道:“承蒙足下厚意。吾亦知足下將前來送行,吾十萬大軍已經整裝待發,就為等候足下,尚在此停留。以此回報足下相送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