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97章 紅塵了斷即飛昇(第2/2頁)
章節報錯
領英遂與趙山詳細商議,定下水攻燕軍計劃。領英掐算時日,今已經大寒之時,待一月之後,隆冬時節將結束。只待正月底二月初之時,嚴寒退去,春暖
將至,數日間上游高山冰雪融化,便能使漢水上漲。又加上各處圍堰口所儲蓄之水,一齊決口,湧入樊城、襄陽處,又遇到江中堵賽,便可回流,漫過北岸決口堤壩,灌入燕軍營中。
於是領英命將軍王章,率領軍士運石土等物,皆堆積在樊城江畔,只待到時填塞江底之用。命麾下水師統領王節,限定其在一月之內,將漢水上游等各處支流河口,趁冬日水淺,築圍堰蓄水。王節便領數千水軍,乘船從漢水溯流而上,到達上庸境內,西城將軍盧雲、上庸將軍葉巡也奉潛龍軍師命令前來相助,在水流緩慢處修築數處圍堰。
燕軍紮營北岸,與荊州軍相持。歸海衛見燕軍營帳,皆位在江邊高堤之下,憂慮此事,便對公孫霸道:“昔日魏將於禁,率眾紮營襄樊低處,遂遭水淹。今我軍也如此紮營,陛下不得不妨之。”
公孫霸大笑道:“軍師多慮耳。于禁不諳荊襄天文地理,在秋雨時節紮營低處,必然難逃水淹之禍。朕雖起自北方,然頗明天文地理。荊襄之地,漢水多在夏秋時節才可暴漲,冬春之時,少雨多旱,水位大降,難以形成氾濫之勢。所以朕無憂也。今大軍十萬人,若要移營,甚為不便。此處為紮營要衝,若移往別處,失地利也。軍師勿要為此多慮,待來年夏秋時節來臨之時,朕便令大軍欲做準備,再移營高處不遲。”
歸海衛聞知公孫霸如此之言,見此時江中水枯,水位離堤壩甚遠,遂也便不再為此憂慮。
卻說公孫霸讓國師馬翁回到洛陽養病,馬翁回到國師府中,太子公孫貴差宮中太醫為其看治。太醫往視,見其形銷骨立,精神萎靡,水米難進,又查不出病因,以為中邪所致。馬翁謝公孫貴道:“臣之病,乃為驅遣鬼神,得罪上天,非人間醫者所能治也,容臣自行治療。”
皇甫照聞馬翁病危,也前來探視,見馬翁披頭散髮躺於臥榻之上,猶如病入膏肓之狀。皇甫照驚訝,心中忽然又生悲傷之感。上前握住馬翁手道:“國師本可修仙了道,只因吾相薦之故,以至國師瀕於重病,若因此而歿,吾心豈能自安?”
言罷,潸然淚下。
馬翁氣若游絲,正在昏睡,聽見皇甫照說話,遂奮力睜眼,開言道:“丞相無需擔憂。吾雖然如此,然尚可以續命不死。吾自有法,可以調養月餘,便能恢復。”
皇甫照聞言,才收淚,囑咐伺從之人好生照看,遂離去命眾官員勿要相擾國師養病。
馬翁遂在府中閉關修養,數日之後,便能下床。又在房中以辟穀之法再做調理,如此半月,便漸漸康復,可以服食水餌五穀等。至除夕前夜,已經恢復大半。公孫貴令人前來看視,見馬翁康復,甚喜,便請國師
馬翁、相國皇甫照、司空聞人亮等燕朝重臣,於明日除夕之夜前往皇宮中參與朝廷除夕盛筵。
馬翁謝恩,準備入宮朝會,便欲做準備。晚間宿於府中,忽然見一鬚髮雪白、清奇古貌道者,大袖飄風,手執拂塵出現殿中,馬翁不禁驚而下拜道:“吾師何方高人?顯聖蔽臨寒舍,必有所賜於翁也。”
只見那神秘道者凜然而道:“吾乃王詡也,已經歸為軒轅黃帝門下。今你擅自窺測天機,用奇門遁甲中左道旁門之術,數度驅遣六丁六甲鬼神,為禍人間,使生靈塗炭,已經得罪天譴。吾今前來,是為人間降寇伏魔也。”
馬翁不禁大驚,汗流浹背,遂伏地道:“在下安敢窺測天機、得罪上天?前番所為,實為翁欲求世俗名利,人間富貴,才誤入歧途也。今已經得罪上天,翁自知罪孽深重,還望吾師指點迷津,拔救翁能出苦海也。”
老者遂即上前,用手中拂塵擊打馬翁之面,擊打三番。道:“放下屠刀,回頭是岸。你自何方來,便可歸於何方。唯有放下紅塵俗念,潛心修道,清靜無為,方可洗罪超脫也。”言罷,以拂塵再擊馬翁頭頂。
馬翁遂驚覺,細思夢中情形,異常清晰,猶如真實。不由得內心大懼,思索一夜,遂將護國大法師、將作大匠之金印,懸掛內府殿中。又將公孫霸所賜金銀財寶,皆封之內室,留書一封再上。出內府,對侍者道:“今日除夕,太子在宮中舉辦大宴,以饗大臣。吾今欲至洛陽白馬觀一往,為天師上香。你可前往丞相府中,說吾晚間即到,不必令人來迎。”
於是便輕衣簡從,騎馬離開府中,令從人關閉府門,無需跟隨。便馳馬出城而去,至於郊外,見四下無人,遂拴馬樹上,作起神行法,向北而去,竟不知所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