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87章 料敵如神初戰捷(第2/2頁)
章節報錯
袁佈道:“若賊軍不從祁山出,該當如何?”
聞人策道:“賊軍必將從祁山出。若不從祁山出,吾即為料敵失誤,當按軍法從事。”
牽興道:“若賊軍出將軍之料,大舉從陳倉出,三千軍如何能守?到時損兵失地,威脅長安,此等責任末將擔不起,將軍亦承擔不起。”
聞人策道:“既然牽將軍不放心,吾再令五千精騎,駐兵褒斜道口,以為救援。林靚將軍可領本部人馬仍駐紮斜谷道口,以防賊軍從此進犯。餘下諸軍,皆隨吾前往祁山紮營,吾已經料定,賊軍不日即將北犯甘隴。”
於是令張厚領三千軍駐紮成倉,方虎率領五千騎,在褒斜道口駐紮,令右扶風運送輜重軍械。然後帶牽興、袁布、崔英等諸將,近四萬人馬,從陳倉開至祁山而來。
卻說漢軍戰勝燕軍,驅逐其出漢中,又設計擒殺方龍。建夏聞報大喜,親臨軍前撫慰,並設宴與諸將慶功。建夏道:“今公孫逆賊正圍荊州甚急,可趁此番大勝之時,孤欲用兵進取成倉,以取長安,一併為潛龍分解荊州之勢,諸君意下如何?”
眾將皆奮勇請戰,欲要光復長安。文雄遂出言道:“我軍雖勝,然敵軍實力仍在,司隸又有援助,其必然將重兵防守陳倉、斜谷道等隘口,我大軍若從此而進,必將遭受阻礙,難以進展。”
建夏道:“軍師言之有理,孤不可與燕軍比拼消耗軍力。果如軍師所言,敵軍重兵防守陳倉,孤該如何用兵呢?”
文雄道:“昔武侯北伐中原,多從祁山出,何也?從祁山大路,便於大軍行進,進而佔取甘隴之地,便可以此為據也。我軍如佔取甘隴,則西可以取涼州,東可以取長安,亦不失為良策。今吾料燕軍挫敗之後,將重兵防守成倉,祁山必然佈防薄弱,我正可以從此而進也。”
眾將皆稱善,建夏亦點頭讚許,於是命文雄可見機進兵,
文雄隨即命封傳車引中軍三萬人向祁山進發,以秦統、徐然各領五千軍為前鋒,蔣道、冉輝各領一萬人為後軍,一齊向祁山進發,準備攻戰隴西。
秦統、徐然引軍直進,一路未遇守軍抵抗,遂出祁山,果然見燕軍不曾佈防,徐然與秦統道:“今燕軍防守薄弱,吾領軍取南安,將軍取天水,可一股而下也。”於是二將領兵五千人,速向天水、南安而來。
聞人策已經料知漢軍將從祁山出,於是帶四萬軍速至安定郡,對眾將道:“賊軍不日將從祁山出,其前部軍若見我防守薄弱,必然前來奪取南安,天水,今可趁機而殲滅。”令袁布引一萬軍前至南安埋伏,牽興領一萬軍到天水埋伏。囑咐其偃旗息鼓,待漢軍入城之時無備,在趁機攻擊殲滅。
袁布、牽興勉強引軍前往埋伏,埋伏了一日,並不見漢軍前來,袁布不禁埋怨道:“儒生迂腐之見,不見敵情便埋伏待敵,如十日不來,吾軍能在此埋伏十日乎?”欲要不遵軍令,被黃倫勸止。
牽興引軍到天水城埋伏,心中尋思道:“如此番並沒有賊軍前來,便可以此之失,參奏聞人策無用兵之能。”埋伏了一日,也不見漢軍至。
牽興正在疑惑不定之間,至夜間,忽然聞哨騎探馬報,天水城南三十里處出現一支漢軍,約有五千餘人,正奔天水城而來。
牽興聞報大驚,道:“聞人鎮西將軍真料敵如神也!
吾前番甚為小覷其人,今乃知其真有韜略也。”於是便下令全軍埋伏於城外兩側,只待五千漢軍進入圈中,便一舉擊之。
秦統領五千人馬,趁夜突襲至天水城邊,見城上無軍守城,便一齊至城下,欲要突入天水城內。忽然一支響箭劃破夜空,鳴鏑嘹亮,天水城兩邊,火把齊明,伏兵四起,牽興正領兵圍殺而來。
秦統見之大驚,道:“今番中計,可速速撤退。”傳令全軍急退,已經不及,被牽興一萬燕軍四面圍定,秦統便提刀大呼眾軍道:“事急矣!且隨吾奮勇殺出!”
燕軍一齊前來攻擊,秦統領軍浴血奮戰,寡不敵眾,戰至夜半時分,秦統所部五千漢軍,皆被燕軍殺敗,又走失被俘,幾乎全軍覆沒。秦統身被四創,帶領百餘殘部,準備突圍逃出,誰知牽興又領兵圍來。
秦統提刀出戰牽興,因受傷乏力,交手三合,便為牽興所斬,百餘漢軍,見主將戰死,遂都投降燕軍。
入夜,袁布伏兵在南安城兩側,仍然不見漢軍到來,天氣寒冷,心中不耐煩,大罵聞人策道:“此迂腐之人,如此用兵埋伏,無異於守株待兔也。如賊軍一夜不來,吾軍便在此受凍一夜乎?”於是不顧黃倫勸諫,便令軍都撤進城內,以避寒冷,然後又在城上安排兵馬守城。
至夜半時分,徐然引五千軍突襲之南安城,見城上有軍士守城,以為只是尋常少許守城軍士,還不知袁布萬人人馬在城內,於是便突然發起襲擊,準備奪取南安城。城上守軍見漢軍至,連忙報告袁布。
袁布方從睡夢中驚醒,聽得漢軍到來,大驚道:“果真有賊軍來!看來聞人策所言不虛也。”又問:“有多少人馬?”軍士道:“夜裡看不清楚,然至少有四五千之眾。”袁布不知敵軍虛實,心中驚疑惶恐,黃倫諫道:“將軍撤兵城內,已經違反軍令。今敵軍夜至,將軍若不出戰,恐更難解釋矣。”
袁布惶恐,連忙指揮城中一萬人,開城擊敵。徐然並無防備,見城門大開,衝出眾多燕軍,徐然驚道:“南安城內並不空虛。”欲要傳令全軍且退,然而燕軍已經大舉衝殺過來,撤退已經不及,徐然只好引軍接戰,燕軍勢大,漢軍不敵,徐然率兵且戰且走。燕軍一路追殺不停,至天明時分,燕軍方回兵。徐然率殘部逃進祁山,還剩兩千餘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