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將林靚率領一萬人馬,正在斜谷石船埋伏拒守,等待漢軍到來。

獨孤虎途中接到李遠軍報,言燕軍在石船據險設伏,請獨孤將軍留意,待吾軍繞道抄其側面而襲之,將軍可引兵助陣,燕軍必破。

孤獨虎即令軍小心而行,至石船十里之處,停止前進,全軍就地安歇,等候李遠所部訊息。

李遠五千精卒,潛伏於斜谷道密林之中,未有被燕軍發覺,然後趁天色將晚之際,突然出現在石船前方五六里處,燕軍哨探察覺,報知林靚。林靚甚驚,便令軍小心戒備,然而為時已晚,李遠五千精卒全速而進,走入石船左邊山林,然後從側面居高臨下,突襲其左翼伏兵,將山石滾下。石船左翼數千伏兵,被山石砸得潛伏不住,紛紛從林中竄出。林靚便傳令向山上圍攻突襲敵軍。一軍尚不夠,又令埋伏在右翼伏兵數千人前來助戰。

燕軍正在圍山之間,忽然斜谷道口,有五千騎飛馬殺到,為首一將,英勇無敵。林靚急忙令守石船三千軍,用弓箭射住來軍,又傳令休要圍山,令軍拒守船石。

來將正是孤獨虎,聞知李遠軍已經同燕軍交手,便速帶五千騎前來攻擊,風馳電掣般趕到,後面五千步卒,也隨後而來。

獨孤虎率軍猛打船石,李遠五千人又從左側居高臨下攻擊,燕軍雖然有萬人之眾,然一度驚擾,陣形部署已亂,抵禦甚為吃力,漢軍數度衝至船石營壘之前。

兩軍真在激戰之間,忽然斜谷道上,又有獨孤虎所部五千漢軍步卒殺至,一齊來圍攻,燕軍隨即不能支。數員稗將上前請林靚撤守石船,退入右扶風阻敵。林靚權衡利弊,見漢軍勢大,恐被其殲,便棄石船險要,領敗兵逃去。

孤獨虎遂奪了船石,又親自率領五千鐵騎追擊燕軍,燕軍敗走,一路上折損兵馬,退至司隸境內,林靚所部還剩七千餘人,於是屯駐渭北。

獨孤虎追至渭水,見燕軍遠遁,便聚集其部一萬人,從褒斜道出,沿渭水西進,準備攻取陳倉。

漢軍忽然出褒斜道,燕軍聞知驚恐,三輔地區亦震怖。然三輔燕朝官員,一時未得燕朝朝廷命令,長安又守備空虛,幾無兵馬,皆驚慌失措。燕右扶風法演,京兆尹尹正等人,立即出金帛招募民兵萬人,前來陳倉救援。

方龍正率大軍與漢軍相拒於漢水,攻戰數日,皆被漢軍拒退。牽興所部兩萬人,在勉陽漢水攻打甚急,洪超一萬餘人奮勇阻擊三日,箭矢已盡,漢水將要為燕軍強渡,建夏又命徐道率領五千人前往助戰。燕軍正在攻打之間,忽然接得軍報,漢軍步騎精銳一萬於人,已經從斜谷出,準備攻奪陳倉。

方龍接報,大驚道:“賊軍果然敢襲我後方!是何人領兵也?

林靚萬餘人馬,難道皆不能阻其前進?”

哨騎報道:“領兵之人,乃漢中偽王大將獨孤虎,其率精銳萬餘人,又有數千精卒相助,是以能擊敗林將軍,林將軍今正退渭北。陳倉防守空虛,需得方將軍回軍相援之。”

方龍與杜融道:“不聽軍師之言,致有此失。今日吾軍應救援陳倉乎?”

杜融道:“賊軍雖然只有一萬餘眾,然我後方兵力薄弱,如陳倉為賊所攻取,將斷我陳倉道歸路,甚為不利。今將軍率眾據漢水戰賊軍,非一時能攻取南鄭也。不如撤兵,殲滅賊軍獨孤虎萬餘人,此為上策也。”

方龍道:“軍師所言甚善。”於是傳令,全軍放棄漢水,依次速速撤退陳倉道,恐漢軍趁勢攻擊,令崔英、方虎二人領兵萬人斷後。

牽興聞知方龍大軍撤退,獨軍難支,又接得方龍軍令,於是也率眾退往陳倉道中。

文雄見燕軍撤兵,對眾將道:“燕軍撤退,畏懼陳倉被陷,後路阻斷也。今全軍盡撤陳倉道,欲圍剿獨孤將軍所部。獨孤將軍只有萬餘人馬,深入敵後,若方龍率軍前來圍困,其必然將難以破圍,吾雖然遣李遠、秦統二人為援助,然難以解此危急。需得吾大軍追逼方龍,鉗制其軍,才能救得獨孤將軍也。”

於是下令,命封傳車率領蔣道、冉輝等領五萬人馬,渡漢水,尾隨方龍大軍之後,可趁隙擊之。

燕將袁布,與軍師黃倫率萬餘軍,拒守陳倉道。秦統率領五千精卒,不時襲擾,燕軍驚擾不定,又不知漢軍多少人馬,欲要圍剿,秦統又率軍竄入山林,袁布無何奈何。黃倫正要設計圍剿秦統所部,忽然傳來急報,說漢軍從斜谷出,欲要攻擊陳倉,方龍已經從漢水撤退,令袁布拒守陳倉道,以遏制漢軍前來。

黃倫道:“今賊軍從後方而入,欲要攻取陳倉,此險計也。方將軍率師截擊賊軍,故令將軍扼守陳倉道,將軍可遵令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