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66章 兵敗自裁失宛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領英設計殲滅了寇遁所部,俘虜兼併其眾。荊州軍聲威大震,弘農、河南、河內諸郡縣守兵,因為兵力單薄,不敢出迎荊州軍。領英命荊州軍不必攻城拔地,只是馳騁中原。大造聲勢,擾亂洛陽守軍軍心。
荊州軍正鼓譟吶喊,洛陽燕軍皆避之,領英忽然又接得飛騎軍報,說公孫霸已經從漢中撤軍,星夜向中原開來援救。現已快行至長安,不出三四日,便可到達洛陽,其前部兩萬騎兵,即將到達河南。
領英聞知,笑道:“吾此番正是令公孫霸率師回援洛陽也。今公孫霸既然從漢中撤軍,主公便已經解圍,吾便可退還荊州也。”隨即傳令武兼文四將,可引軍撤退。
領英方命楚月、陳業二將收拾軍馬撤退,一騎飛來,傳報道:“西邊三十里處,燕軍兩萬餘騎正急馳而來。”眾軍聞言皆驚,領英笑道:“彼騎兵雖精,然而來晚一步。”即帶領楚月、陳業二將,率萬餘眾南走數里,行至一兩山間,領英命軍埋伏於路邊山上以待之。
不到半個時辰,公孫鴻率二萬騎已經趕到。探報說荊州軍萬餘眾方從此南撤,公孫鴻即下令向南追擊,追至山間,公孫鴻察覺情況有異,參軍聞人策道:“此處道路狹窄,兩便山中適合埋伏。我騎兵若進此地,難以展開用兵,恐被伏兵所敗。”公孫鴻將信將疑,遂派數百騎前去檢視,數百騎進入山中,公孫鴻正欲令大軍前去。參軍聞人策忽然勸道:“此情甚異,將軍萬不可前去,敵軍必有伏兵。”公孫鴻也醒悟,便立即命數百騎回。方下令,之見兩山之間一起吶喊,萬箭齊發,將公孫鴻數百騎皆射殺在山中。公孫鴻大驚,也不知還有多少荊州軍馬在此,又見此處多山,不便於騎兵賓士,遂下令撤回,援救洛陽而去。
領英設伏殺退公孫鴻。遂領萬餘軍,不慌不忙,緩緩向荊州退去。
武兼文等四將接到撤退命令,白天先令眾軍一齊吶喊,揚言要進攻洛陽。至晚間,突然又撤軍南走。待公孫鴻軍趕至時,只剩下一座空營,武兼文等四將已經南撤數個時辰。
荊州軍撤至南陽郡,領英所部與武兼文所部會師博望,領英道:“今公孫霸大軍尚有三日方到。宛城朱玉所部,乃吾軍甕中之鱉也。然三日之間,如欲硬攻佔取,恐此鱉還難以擒捉。今需得用計擒捉之。”
武兼文等眾將笑道:“軍師如欲捉憋,末將等當別無他長,唯獨長於甕中捉鱉也。”
領英遂即傳命章武,率軍攻打宛城。然後將寇遁從軍中放出,道:“你若想立功贖罪,便與吾為內應,前去宛城,對朱玉說公孫霸大軍已經前來救援,你為荊州兵所敗,趁機逃脫,前來宛城,誘使朱玉開城。朱玉必然不為疑惑。你
進得宛城,趁我軍相攻之際,在城中放火,開啟城門,放吾軍入。如成此功,吾便赦免你罪,並在漢中王前面保奏你為將軍。如你藉此脫身,不從吾命,漢中王日後必將平定公孫霸,所有降將皆可赦免,唯獨你不赦免,吾必然取你首級。”
寇遁心中畏懼,於是答應從命。領英便給其百餘軍士,扮作戰敗之狀,讓其先至宛城,自己率大軍在後。時宛城被圍,不通訊息,朱玉在城中,尚不知寇遁已經戰敗被擒之事。寇遁領百餘人,前至宛城,領英命外圍軍放其入,寇遁來至宛城北門叫門,朱玉見之大驚,急忙命人開門納入,問中原戰事訊息。寇遁遂依照領英所教說與朱玉。朱玉並不疑惑,令其道:“賊軍正在攻城,此事無暇論及其他,寇將軍可助我守城。”於是令寇遁帶人守北門,防止荊州軍從北來犯。
寇遁見朱玉正率部與章武拒戰,於是趁此之機,見城北數里之處,已經望見荊州軍旗號,便暗中命心腹手下準備開啟北門。不到一刻,荊州軍前部展鴻率萬人已經到達北門一里遠近,寇遁道:“賊軍來襲,且待到近前再行放箭。”卻偷偷命手下軍士,在城上放火。一時間城上煙火大作,朱玉部下軍士急忙前來救火,寇遁已經帶領部下開啟北城門逃出,荊州軍頃刻衝至,於是蜂擁入城,登上北城,殺散守軍,左超、楚月又率萬人到來,於是便一齊殺宛城而來。【…愛奇文學@#最快更新】
朱玉聞知北門陷落,大驚,對諸將道:“今賊軍使用詭計破北城,前後夾攻,宛城今已經不能守也。”
公孫車道:“我軍尚有三萬眾,還可以一戰。”
朱玉道:“不可也,荊州軍精兵猛將皆會集於此,數倍於我,今又破城,吾即便有六萬人,也不能敵。”
諸將道:“既然不敵,現今西門敵軍甚少,將軍可率軍從西門殺出,尚可以突圍也。”
朱玉道:“吾受陛下重託,鎮守宛城,今宛城已經不守,吾有何面目再見陛下!”
隨即命令公孫車率諸將領城中三萬人從西門殺出突圍。朱玉只與親兵護衛百餘人守城。
眾將皆不忍,勸朱玉一齊突圍。朱玉拔劍喝道:“如犯吾令者,必斬!”
眾將畏懼,只得領命,率眾從西門殺出突圍。章武、領英兩軍一齊攻擊,又殲滅俘虜其萬餘人。公孫車、郭奮奮力殺出,帶二萬人向北逃遁。領英命大軍不必追擊,進入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