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65章 公孫回兵救河南(第2/2頁)
章節報錯
歸海衛道:“西城、上庸之地,山勢險阻,道路崎嶇。今雖然兵馬已經調至漢中,然臣預料,潛龍必然安排荊州軍馬防守。陛下若分兵走西城,恐為險阻所遏,費時費力,遷延日月,有誤救援。且從西城、上庸漢水入荊州,需得水師,山地險阻,不利於我軍行軍。如走陳倉道入長安,再到洛陽,不出十日即可至也
。臣以為不宜分兵走西城。”
公孫霸遂採納其言。便不分兵走西城,傳令十營將領等八萬人馬,速速從陳倉道班師,以七日為限,如七日不到洛陽者,斬之。
於是燕軍八萬人馬速速從漢中退去,行至中途,接得探馬來報,荊州潛龍命將領萬餘人馬,已經進駐西城、上庸二郡,憑險拒守,以待燕軍來犯。公孫霸聞報,心中微驚,對歸海衛道:“軍師料敵,可謂如神。”即令全軍馬不停蹄,星夜馳向洛陽。
建夏駐軍劍閣,忽然接得探馬報,公孫霸已經率軍撤退。建夏驚問道:“公孫霸軍皆全退乎?”文雄遂笑道:“公孫霸必然因為洛陽危急,不得不退軍救援也。然其必然不全退,留有大將鎮守漢中。”建夏令探馬在探,得報道:“公孫霸率一半軍班師,留大將方龍、袁布等六七萬之眾,駐守漢中、陽平關等處。”
建夏遂問文雄道:“公孫霸撤軍,軍師可有把握戰敗方龍、袁布,以奪回漢中乎?”
文雄道:“燕軍尚有七萬之眾駐守漢中,軍勢仍然強盛。我軍士氣末復,此時不可與戰。待看潛龍在荊州戰況形勢如何,再做進取也。”
建夏以手加額道:“此番若非潛龍率兵分解敵軍之勢,孤恐怕為公孫逆賊所破也。”於是傳令全軍,守住劍閣,趁機會再奪回漢中。
領英統領荊州之師,以章武領三萬軍牽制朱玉,然後令武兼文、展鴻、劉虛、左超等四將率領四萬精銳進擊洛陽,四將會師中原,受武兼文節制,接連擊敗攻取洛陽南邊數縣,兵鋒推進河內郡伊水,距離洛陽僅百里之遙。領英又率楚月、陳業二將萬餘人,也進入司隸境內,為武兼文四將等援助聲勢。
領英見西城、上庸守將洪超已經率兵入漢中,恐燕軍犯西城,即令水師將軍張寵將水軍萬餘人改做步軍,前往西城、上庸駐守,以防燕軍。燕軍聞知,果然不從西城來。
領英又聞知豫州鍾方所部數萬人向中原增援,於是派數百軍士在豫州境上虛設旗幟,以疑惑鍾方,並前番致書揚州刺史車安,如鍾方所部有動,即用揚州軍趁虛攻擊當塗。揚州刺史車安遂令廬江守將呂亮率二萬軍進攻豫州。鍾方所部行至半途,探聽得豫州境上有軍駐紮,正不知多少兵馬,又接報,揚州軍攻打當塗甚急,鍾方恐當塗有失,豫州將被揚州軍所攻,又迴轉兵馬,來守當塗。
朱玉部下寇遁所部,為荊州軍所敗,逼入司隸境內,尚有七千人,寇遁欲要來援救洛陽。領英聞知寇遁軍前來,遂設伏兵於其必經之路,然後領楚月率軍三千人於道路阻截,扮成刀槍不整愕弱旅。寇遁引軍至,領英出馬,羽扇綸巾,軍中樹立漢中王軍師將軍大旗,領英以馬鞭指寇
遁道:“吾乃漢中王麾下潛龍軍師也,你等相助公孫逆賊,早晚將敗滅。今吾憐你勇武,可率部歸降於吾,正所謂棄暗投明也。”
寇遁視之,見其不過兩三千人,且都刀槍不整,人馬也不甚精良。於是暗自囑咐部將道:“此正是荊州潛龍,今率此等兩三千弱旅,竟敢阻我七千人!真是自投羅網。吾先與其答話,你等趁勢一舉拿下此人。交與洛陽,陛下必有重賞!”
於是出馬對領英道:“欲要吾歸降於你,且問你有何能?以吾觀之,你身不滿七尺,力不能縛一雞。帶此兩三千不成體統之烏合之眾,還敢大言,欲要吾歸降乎?”寇遁一邊說話,一邊對部將暗使眼色。
其部將見之,遂帶領部下一起衝向領英攔截之軍,欲要殲滅此軍,活擒潛龍。
領英見之,遂將馬鞭一揮。便調轉馬頭,領三千人一起迅速撤退。寇遁領軍趕來,追趕了數里,累的氣喘吁吁,只是追趕不上。領英又回馬笑對寇遁道:“你等腳力甚差,追了數里,連一手無縛雞之力者皆不能得。”
寇遁又見其軍士,皆大笑挑釁,不禁大怒,又奮勇率兵追來,領英即拔馬而走,又追了數里,領英見其已經入伏兵陣中,於是駐馬,手搖羽扇笑對寇遁道:“吾今不再走,在此待你,你敢上前嗎?”
寇遁不勝憤怒,見領英在前方不過百餘步遠,正欲親自上前擒拿領英。部將急忙勸到:“將軍不可前去,恐其有詐。”言末畢,只見領英羽扇一揮,三千人即迴轉殺來,十分勇猛,全然不似弱旅,寇遁正驚訝間,忽然左邊路口,喊殺聲大作,一將率領五千人馬殺來,寇遁慌忙令軍抵敵。忽然右邊路口,喊殺聲震天,又有數千人殺至。寇遁七千人,遂被領英萬餘精兵三面圍攻,交戰數合,即大敗,寇遁連忙收拾敗兵,準備後退奪路而逃。陳業見之,遂領兩千餘人馬,先阻出其退路。寇遁遂不能走脫,交戰不到半個時辰,七千人馬,折損盡半,萬餘人將寇遁剩餘四千餘眾,圍在核心。領英道:“棄械投降者免死。”於是眾軍紛紛棄械投降。寇遁不能阻止,領英道:“投降於吾者,皆可活命!”寇遁尚不願投降,其部將數員,即拋下兵器,投降領英。餘下眾軍,皆棄械,只剩寇遁一光桿將軍。寇遁見逃不可逃,戰不能戰,遂無奈只好投降。領英命將其投降所部軍士,編入荊州軍中,將寇遁暫且綁縛,執于軍中,待作處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