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59章 偽燕興師取南鄭(第1/2頁)
章節報錯
順安29年夏五月初,偽燕開武元年,偽燕皇帝公孫霸率師一共二十萬眾親征漢中。以衛將軍方龍為先鋒前部,率六萬餘眾在前開路,方龍主力自陳倉道入寇漢中。公孫霸即率中軍八萬人隨後而入。又遣平西將軍袁布率四萬軍自斜谷入。鷹揚將軍公孫鴻,率精騎二萬人,自儻駱道入,三路大軍,共計二十萬,聲勢甚為浩大,欲一舉踏平漢中。
公孫鴻乃公孫虎之子,子承父業,自小就練習騎射,又兼有臂力,及長成,勇武彪悍,精於騎射,自請到疆場效力。公孫虎將其子交付於公孫霸,公孫霸甚愛之,以公孫鴻為鷹揚將軍,給予其精銳騎兵讓其統領,隨御駕征伐漢中,時年28歲。
漢中邊境守軍告急,建夏聞知燕軍浩大,心中亦為驚懼,忙召文雄商議。建夏又傳調川軍將領冉輝、李超等速率本部兵馳援漢中,又召回徐道,率所駐涼州軍馬,以守衛漢中。
建夏問文雄道:“據軍報,公孫霸此番來犯漢中,號稱有五十萬之眾。其勢甚大,賢弟以為孤漢中軍可抵禦乎?”
文雄道:“殿下漢中駐軍,總共不過十萬。公孫霸軍雖詐稱五十萬之眾,然兵力也當遠在殿下之上,愚弟不能料定漢中可以守之。”
建夏道:“若不敵,可調潛龍相來支援否?”
文雄道:“公孫霸此番之意,意在一舉奪取漢中,再取西川,以斷吾首領也。愚弟以為,潛龍坐鎮荊州,可趁中原空虛之時,一舉北進,直搗洛陽。殿下漢中之軍,如不能敵公孫霸,還可退居蜀中,據劍閣自守,只需阻擋公孫霸西進,牽制其主力於漢中,則潛龍即可能為殿下取得中原。如今之計,不宜召荊州前來相援。”
建夏道:“善。”遂整頓軍馬,於漢中定軍山聚集,建夏親自統領,準備於定軍山拒敵。
方龍前部軍,已經出陳倉,從故道而進,大軍一路修搭棧道,開路清障,不過十餘日,即開至漢中境內,公孫霸大軍隨即而入。
袁布所部四萬餘眾,也推進至雞頭關前,公孫鴻二萬精卒,自儻駱道進,沿路未有遇阻礙,出儻駱道口,至成固,兵臨漢中。
建夏所部關隘守軍,唯有雞頭道未陷,其餘所部,眾寡不敵,皆被攻陷,遂撤軍西走至定軍山。建夏乃收攏各部,在定軍山駐紮,倚仗山勢險阻,阻斷漢水,欲在此阻止公孫霸大軍西入漢中。
方龍領前部軍,進至定軍山,見建夏聚兵列陣防守。方龍遂駐軍紮營,報與公孫霸,公孫霸命方龍先行出戰。
方龍遂擺開陣勢,部下六員副將簇擁排列周圍,於建夏軍前,方龍揮槍大叫挑戰,大喝道:“漢中偽王,敢出來與吾相戰否?”
建夏與文雄在軍中觀之,見方龍所部,陣
勢甚為威武,建夏對文雄道:“此人驍勇善戰,其軍勢正盛,不可輕易出戰。”
文雄道:“此人為公孫霸麾下大將方龍,有名將之名。今觀其行軍佈陣,真是不為虛言也。”
封傳車見方龍在軍前耀武揚威,又聽建夏與文雄言語,心中按捺不住,遂請建夏道:“待末將出戰,以挫其軍威。”
建夏道:“彼軍鋒銳正盛,待其氣衰,封將軍再擊之可也。”
封傳車道:“殿下小覷末將耶?彼軍雖盛,末將視之,不足為強也,可率部擊之獲勝。末將請先行試戰,以挫其鋒,如等公孫霸大軍前來,戰機便失去也。”
文雄道:“方龍所部,不過四五萬人,趁公孫霸未至,殿下可擊之,亦為上策。於是建夏便令封傳車率兵出戰。
方龍見漢中兵出陣迎敵。乃約住軍馬,執槍問道:“來將何人?”
封傳車答道:“漢朝驍騎校尉、漢中王麾下左將軍封驛也。今奉漢中王令,特來擒你。”
方龍哈哈大笑道:“吾乃大燕衛將軍方龍,你非吾敵手。如能按兵束甲,領眾而降,吾可在皇帝之前,保奏你為大將,勝過在漢朝餘孽麾下混日子多矣!”
封傳車大怒道:“逆賊篡漢,你為虎作倀,安敢如此?且前來相戰,看吾手中刀鋒利否?”
方龍欲出戰,副將朱秀、張變道:“此人為前幷州刺史封章之子,前番提軍誅殺中常持,末將彼時乃中常侍門客,將軍且先留此功勞與末將。”
方龍乃許之,命二人迎戰封傳車。朱秀手執鋼鞭、張變手執銅錘,兩人一起前來,只取封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