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40章 傳首京師平西涼
章節報錯
第五均棄大軍率殘部向塞外大漠而逃。班錯與花羽率軍兩面夾擊,涼州軍見主帥逃遁,難以戰勝兩路敵軍,遂皆棄械投降。方龍軍隨後而至,於是受降俘虜,安定秩序。方龍紮營玉門關下,班錯前來迎接,方龍與花羽上關,天色已晚,方龍問班錯道:“今第五均率殘部趁夜逃遁,可以連夜追擊否?”
班錯道:“第五均雖然逃遁,然已經窮途末路。以吾預料,其必然北走大漠,欲投奔北面胡人。吾令人傳命胡人,勿得收留,如能斬其首級來獻,重賞之,胡人必然聽命。三日之內,必有訊息。如胡人不從命,將軍再率眾前往剿除也。”
於是方龍令班錯命人通知北面胡人,可截殺第五均。傳令三軍安歇,休軍於玉門關,專侯第五均訊息。
第五均率千餘殘部,趁夜逃至長城,出長城,至塞外胡人所部,遣人告知胡人,以金銀珍寶相贈之,望其接納。胡人首領聞知是涼州刺史,又有金帛相贈,於是乃接納,迎於氈帳之中。第五均千餘人才得以稍稍安歇。
次日,胡人又接得班錯所遣使者命令,胡人素畏服班錯之名,見第五均勢窮力盡,恐接納引禍上身,見班錯之賞又高於第五均,於是便與部下商議,將其部千餘人命駐他處,請第五均來帳中飲酒,即在帳中斬之。
第五均聞知胡人首領請其飲酒,畢儒道:“胡人貪錢財利貨,今恐有計策,主公可藉故不去。”
第五均道:“孤素知胡人,心無城府,性情豪爽。今若不去,恐其多心矣。”於是不聽畢儒之言,乃帶馬威、第五康以及親隨數人,前往胡人首領氈帳中赴會。
胡人首領令人相迎,第五均等三人進得帳中,坐下飲酒,第五均亦通曉胡人語言,席間談笑甚歡。飲酒將醉,第五均請胡人首領道:“敢請胡姬美人前來壓酒相陪。”原來胡人有此習俗,凡是結交貴客好友者,以美酒相待,並用胡人美女相陪勸酒。
胡人首領聞之,哈哈大笑,遂即起身拔刀在手,一聲令下,帳中埋伏十餘甲士,一齊衝出,將第五均就席上擒之,馬威、第五康二人見之,急忙拿兵器,已經措手不及,亦被擒拿。
第五均愕然道:“孤待狼主甚厚,狼主如何擒拿孤等?”
胡人首領笑道:“吾將取你之頭,以獻漢朝,領受重賞。你已窮途末路,尚還欲要胡姬美人壓酒乎?”
於是命令甲士推出三人,皆斬之。第五均自先帝時以軍功領涼州刺史,年尚三十六歲,在涼州二十餘年,順安19年率領涼州軍入長安,暗懷君王之異志,在長安六年,把控朝政,被公孫霸驅逐,旋即為公孫霸所滅。第五均兵敗身死,時年64歲,順安26年夏七月也。
胡人遂將三人
首級,遣人送於班錯。
胡人又聚集部下千餘騎,突然襲擊第五均千餘部眾,畢儒指揮眾軍相戰,不敵,第五校、第五均手下殘餘將士皆被胡人所殺,畢儒見之,乃拔劍自殺。其部眾千餘人,混戰中死數百人,其餘大多皆被胡人俘虜,用作徒隸,為胡人養馬放牧。
方龍在玉門關,等候至第三日,忽然胡人派使者送第五均等三人首級至。方龍問道:“其殘部何在?”胡人道:“將皆殺之,卒皆代為漢朝擒獲,用作徒隸也。”方龍欲請還所擒之步卒,班錯勸止道:“胡人習俗,若遣還被俘虜者,必以重金相贖。今第五均所部士卒,相助逆賊,不願歸降漢朝,胡人既然用其為徒隸,不宜贖回也。”方龍乃止。於是重賞胡人,將第五均首級用木匣函封,傳遞姑臧與公孫霸。馬威、第五康首級、傳令三軍,號令三日,乃就地掩埋。駐軍玉門,等候公孫霸命令。
公孫霸駐軍姑臧,連線前方捷報,心中甚喜。及接得第五均首級,公孫霸大喜。以馬鞭擊第五均首級,道:“老賊既然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遂將第五均首級傳示三軍,在姑臧城號令三日,又令人傳其首級至長安,在長安東市再號令三日,方才焚燒之後掩埋。
公孫霸仍不解恨,遂傳令,將第五均在涼州所有宗族人等,盡皆誅殺斬首。第五均宗族幾盡被公孫霸滅族,只有少許等人變換姓名逃出涼州。
涼州大將牽興,前番隨第五均戰潼關之時,與花羽等合力斬殺燕軍悍將公孫霸,卻因本部兵敗,第五均只罰不賞,牽興見第五均任人唯親,自己雖為涼州上將,然多受排擠。心中憤懣不滿,回到長安後,遂託詞戰傷發作,請回西涼養傷。第五均許之,遂合併牽興其部,奪其兵權。牽興帶十餘親隨,回至隴西桑梓閒居。公孫霸西征涼州,牽興見第五均將敗,遂閉門不出。公孫霸聞知牽興在隴西,即令吳江前去招降,牽興因前番潼關之戰,恐公孫霸見責,吳江道:“花羽投誠燕王,已經得重用矣。將軍若不歸順,恐有不利也。”於是牽興便投降公孫霸,公孫霸為其設宴相待,令其隨軍回長安,用其為將軍。統領上郡、北地二處人馬萬餘人。
公孫霸乃留丁弘駐守姑臧,命方龍、花羽二人班師,自己先率大軍返回長安。公孫霸班師長安之日,朝廷上下文武,皆出城三十里迎之。末帝賜其天子儀仗,公孫霸志得意滿,頗有笑傲群雄之意。朝廷文武官員,皆不敢仰視。唯有司空楊陵、太常卿和玄、太中大夫陳恆等人,搖頭嘆息,退居府中。有人將三人神態告知於公孫霸,建議罷黜三人官職,公孫霸道:“此等無用老朽,雖不足以為孤之威脅。然其尸位素餐,佔據朝廷高
位,卻不從孤意,理當罷黜之。”準備上奏末帝要罷黜三人,皇甫照、歸海衛皆奏道:“三人乃漢朝舊臣,雖然對大王如此,然不宜罷黜。今天下尚未平定,大王不可盡罷黜漢臣,優待此三人,以顯大王尊奉漢朝也。”公孫霸尋思有理,於是聽從二人之言,並不罷黜楊陵、和玄等,反而優加相待。奏請末帝賞賜三人。
公孫霸入朝之後,末帝又加公孫霸為太子太師。公孫霸乃啟奏末帝,保奏軍師歸海衛為三公,封關內侯。吳江為執金吾,末帝皆一一從之。
公孫霸剿滅第五均,遂定西涼。乃以丁弘為涼州刺史,率部鎮守涼州。方龍、花羽二人,軍功甚大,朝廷加方龍為徵西將軍號,花羽為平西將軍號,賞賜甚厚。班錯亦有相助之功,公孫霸為拉攏班錯,遂兌現前言,以班錯為漢朝鎮西將軍,領西域長史,鎮撫西域各部。
公孫霸平定西涼之後,遂又召皇甫照、歸海衛等商議,欲再並取幷州。公孫霸道:“涼州已定,孤無西顧之憂也。徐州伍文忠老賊者,已經老邁衰朽,即將入土,不足為慮。今唯有北方顧昭逆賊,擁兵割據,孤不得不除。二公有何良策?”
皇甫照奏道:“燕王自二月起兵,七月即平定涼州。威震天下,幷州偽王顧昭聞知,必然膽寒。燕王今且尚不先用兵,以朝廷之命招撫之,如其歸順,則可以不動刀兵也。如其不從,再以王師前往征討不遲也。”
歸海衛亦奏道:“大王方今西征歸來,天氣暑熱,不宜用兵,且先休軍。臣夜觀天象,見幷州方位將星將墜,其必應在顧昭或其部下大將。大王可暫且先休兵待之,如若幷州有變,再趁機進取,乃為上策也。”
公孫霸聞言,道:“甚善!”遂聽取二人之言,按兵不動,以待幷州之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