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105章 兩霸相爭萬骨枯
章節報錯
上將軍九州伯、徐州牧伍文忠率師十萬,圍住安城攻打。
安城守將公孫彪,即發書請山東、冀州發兵相救,又一面引軍拒戰。
安城地勢,易攻難守,公孫彪雖有五萬重兵,卻難敵徐州十萬大軍攻勢,韓衝軍皆欲雪前番失城之恥,拼命攻擊。章武與章雕以率軍猛攻,城東即將陷落,公孫彪見勢急,援軍一時難以到來,料定安城難守,即放棄安城,率領四萬餘軍,退至陳留,分守中原各路隘口。
伍文忠既然取下安城,豫州南部汝南、譙郡數十縣,皆又恢復。伍文忠入安城,設酒慶功,對眾將道:“今番恢復安城,中原諸侯得以揚眉。老夫之意,我軍氣勢正盛,可趁此之機,再北上取陳留,恢復豫州全境。諸君意下如何?”
韓衝道:“公孫彪此番潰敗陳留,士氣甚衰。我軍若一股而進,陳留定然能下,豫州可恢復也。”
章雕道:“我軍軍勢正強,此番奪取安城,尚未多費氣力,即一鼓而下。可趁戰勝之勢,只搗陳留,可殲滅公孫彪軍。公孫霸方相持潼關,待其回師救援時,我軍已破公孫彪矣。”
章武道:“二位將軍只看其一,未看其二。今我軍北進,固然能夠取下陳留。然若山東賊兵東面圍我,公孫彪又合鉅鹿之兵擊我正面,我軍當難以再進。如若公孫霸再揮洛陽之兵進攻我軍,則我將敗矣,安城亦不能守也。公孫彪之所以不戰而棄安城北走者,乃誘我深入,圍而聚殲也。”
伍文忠聞言沉吟。虞良遂進言道:“我軍雖有十萬之眾,倘若深入敵境,恐陷入重圍。今主公既然取得安城,北兵挫銳,可趁勢而收,以兵駐守安城,不宜再北進。”
伍文忠心中斟酌良久,道:“諸君皆言之有理。方今盛暑即將到來,不宜用兵。吾且先駐軍安城,觀其形勢,再做進退。”於是率兵駐紮安城。
公孫霸聞知安城陷落,遂班師回洛陽。召集帳下商議,欲要奪回安城。相國皇甫照乃出班奏道:“當前形勢,暑氣正盛,不宜用兵。主公之首敵乃第五均西涼軍也。如若我再與徐州交兵,西涼軍必然趁虛出關襲我之後。以老臣之見,伍文忠雖然取下安城,然其坐守之賊,不過欲取得安城建功,壯其聲望而已,必然不敢率軍北上,懼怕陷入我軍重圍。主公不必憂慮東南,且先收軍蓄力,待破涼州軍後,再揮師安城,必然又破徐州軍。如此,主公兵威更盛,再引軍東蕩西除,取勝則不難也。”
公孫霸聞言甚喜。於是下令,三軍休整蓄力。令公孫彪、山東等守將,防守徐州軍北上。準備秋涼之後,再率大軍與西涼軍決戰。
秋八月,公孫霸又調動洛陽十萬大軍,與馬翁虎豹軍千餘頭,浩浩蕩蕩,開拔至潼關之前。聚合各軍,共計十五萬,攻打潼關。
第五均聞知,大怒道:“今番若不滅了公孫老賊,孤誓不為王!”即傳命許昭、姜鎮涼等率軍拒戰。又下令在長安三輔地區,徵募兵馬,強徵賦稅,以充軍實。一時之間,長安怨聲載道。朝廷舊臣皆勸諫第五均不可如此勞民傷財。第五均道:“孤為漢朝計,如若不滅公孫老賊,你等可還能安坐朝廷嗎?”隨即又強徵得兵馬近十萬人,皆驅至潼關。
第五均到潼關,召集諸將道:“今孤率眾二十萬,誓必滅公孫老賊,以靖中原。”
隨即令開關,率軍而出,將五萬新招募之兵,令為前驅。更不打話,自己率領姜鎮涼、馬威、李武等人,率大軍衝擊公孫霸大營。
公孫霸大軍猝不及防,被衝擊一番,陣形散亂,第五均遂趁勢麾軍掩殺,公孫霸大敗,潰敗後撤十餘里,方駐紮安營。急忙令馬翁,以千餘虎豹軍反擊之。
第五均殺得正興起,見公孫霸大軍潰敗後退,即令眾將道:“今可趁其潰敗之時,急攻之。如取得公孫老賊首級者,以刺史州牧職相授,封萬戶侯!”西涼軍諸將,皆欲建功,紛紛奮起驍勇,率軍追殺公孫霸。
公孫霸已經穩住形勢,見西涼軍追殺而來,即以虎豹軍為前驅,率大軍反攻。千餘隻虎豹,兇猛異常,比上次陣勢更為猛烈、涼州軍追兵見之,難以抵擋,不及撤退即被虎豹軍衝入陣中,一陣撕咬撲殺,西涼軍人馬皆驚懼,陣形大亂。公孫霸見之,即麾軍猛攻,趁勢掩殺,西涼軍大敗,折兵萬餘。姜鎮涼、馬威、率軍後撤,公孫霸乘勢再反殺,又追擊至潼關之前,大破西涼軍。
第五均忙命數萬新招募之兵,擋住其攻勢。又急調來硝石車擺在陣前,新招募數萬軍,皆不能敵公孫霸軍,大多潰敗,四散而逃。千餘虎豹,又撲向涼州軍中軍而來。
第五均急忙命點燃硝石煙火,軍中重重擂鼓,虎豹見冒煙突火,鼓聲大起,聞之大懼,皆伏地不起,戰慄發抖,馬翁作法驅動,仍不管用。第五均陣中弓弩手,隨即一齊放箭,將千餘虎豹以及百餘馴獸軍士全部射死在陣中。馬翁亦身中三箭,負傷作疾行法逃走。
第五均見破其虎豹軍,欲孤注一擲,再聚重兵攻擊,與公孫霸軍接住混戰。雙方混戰多時,公孫霸後軍又來到。李武為方龍所斬,西涼軍逐漸難支,許昭隨即率軍出關,接應得第五均入關。
此番一戰,西涼軍雖然破得公孫霸虎豹軍,殺傷其軍數萬人,然自身損失甚為慘重,涼州軍馬,損失過半,新招募十萬軍,尚剩下三萬人,大多潰散逃走或被公孫霸所俘虜。姜鎮涼、馬威等西涼勇將,皆負傷而歸。
第五均遂引軍入關,見此番大敗,折損將半,心中甚懼,即不敢再出關。
公孫霸收軍,折兵三萬人,傷者不計其數,虎豹軍全軍覆沒。心中亦震怖,以為西涼軍悍勇,不可輕易戰勝,亦不敢再攻潼關,遂聚兵扼守各隘口,率師回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