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八十七回 高談王霸驚四座 (下)
章節報錯
西城侯劉建夏與其帳下文武數人,皆跪地相請潛龍先生徐圖出山相助。徐圖亦跪地相謝,伏地感動而泣。
徐圖見西城侯誠意如此,隨即長拜於地道:“漢城月溪孺子徐圖,再拜於西城侯殿下,願意效犬馬之勞,雖肝腦塗地,九死而不悔也!殿下請起!自今以後,殿下便是徐圖主公。”
建夏聞言,方才起身,文雄等也才起身。建夏握徐圖之手,扶起起身,對眾人道:“吾今得潛龍先生此等國士,必然當以師禮待之。潛龍先生年紀雖幼,卿等不可以此相難。卿等如何待吾,即如何相待潛龍先生!”
文雄等人皆道:“謹受命!”
建夏於是招呼徐然、王普等人,令獻上聘禮金帛,聘禮甚厚。徐圖拜謝道:“殿下親自來訪,已經摺煞徐圖。尚未及為殿下獻一策、畫一計,安敢受此重禮?”
文雄道:“殿下愛才之意,潛龍先生不可推辭。”
建夏也道:“先生將要隨吾出山,父母長輩養育教導先生不易,此些許禮金,是為酬謝先生父母師長之用,還望不要推辭。”
徐圖方才受了聘禮。遂對建夏說道:“請殿下稍後片刻,待在下前往家中與父母相別。”建夏笑而應允。
其父母已經早在竹廬旁人群中等候。徐圖出得竹廬,眾鄉民皆圍將上來,徐圖不及解釋,乃尋見父母,跪伏於地道:“今西城侯親自前來,欲請孩兒出山,孩兒已經答應,前來稟報父母大人得知。”
其父道:“我兒早當出山為宦,如在這山中,何時能有成就?既然西城侯來請,你自放心前去便了。為父與你母親,尚身體康健,無需你掛懷也。”
其母撫摸其頭道:“為母亦知道你早晚不會在這山中。今番為貴人相請,必有前途。為母與你父都甚為欣慰,心中無比高興。”言罷,又轉身抹淚。
徐圖見之,亦潸然流淚,隨即勸慰其母。恐西城侯久等,就匆匆話別。又對其父說道:“西城侯此番有金帛相贈,父親可分一半與孩兒恩師以及漢城諸位老師。兒走後,竹廬可為兒保留。待有朝一日,相助得西城侯大事成功之後,兒還要歸隱月溪村竹廬。”
於是灑淚與父母告別,其父母聽說西城侯來請,已經為其準備了行裝,交與徐圖。徐圖遂徑直到草廬中,請建夏等人上馬。
建夏即帶眾人出得草廬,方欲上馬,只見月溪村裡正,帶領月溪村諸位老者,手捧酒甕,拜於竹園旁道路上道:“我等村野鄙人,聞知西城侯殿下仁慈英明,今得一見漢朝宗室真顏,餘生無憾矣。略備薄酒一杯,以表山野老朽敬慕之意。”眾多村民,隨之皆在道路中下拜於地。
建夏急忙上前扶起,乃接過其酒甕,以竹杯滿斟一杯,一飲而盡,隨即令眾人都起來,勿要多禮。眾老者在漢城山野生活,一生幾乎未出過漢城地界,也從未見過比漢城令職位更大的官吏,今日見西城侯親自來到月溪村,心中十分激動,跪地拜天,又是流淚不止。建夏見之,心中亦不忍。隨即對眾老者道:“諸位丈人請不必如此。自今日之後,免徵月溪村賦稅五年。”
眾人聞之,皆喜悅歡呼踴躍,拜謝西城侯仁德愛民之舉。建夏笑道:“你們不必拜謝吾,當拜謝潛龍先生。”
眾鄉民又拜謝徐圖,皆言道:“吾等看著徐圖長大,其少小之時,甚為愚鈍,不想今番如此大才,真是人不可貌相。潛龍先生,真潛龍矣。”徐圖只有回禮相謝眾鄉民。
建夏聞知,遂對徐圖道:“吾知道先生字潛英,號潛龍。先生今日既然已經出山相助於吾,不再潛藏矣。吾今有一請,欲為先生更改表字,只不過不知合適與否?先生肯更換表字否?”
徐圖答道:“殿下之命,豈有不合適之理?殿下請賜字,在下沒有不服從之理。”
建夏遂對眾人說道:“今潛龍先生隨吾出山,將大展其胸中才學,不再潛藏深山。以潛龍先生之才,當領袖當今群英,吾今為其改表字潛英為領英,各位父老以為如何?”
眾人皆歡呼贊成,言說西城侯更改得甚美,甚為羨慕徐圖。
文雄等諸人也對徐圖說到:“既然是殿下之美意,潛龍先生已經出山,可改掉潛字罷。”
徐圖只好依從眾人之意。於是更改表字潛英為領英。
又喧鬧了一陣,建夏方才與眾人上馬,帶著徐圖,一行十餘人,出月溪村而去。眾鄉民一直在後跟隨,只送到月溪村口。不見人影了,才回。
眾鄉民皆來徐圖家中,祝賀其父母。其中前番欲將其女許配徐圖鄉民之妻,今見西城侯親自來請其出山,又贈與許多金帛聘禮,心中甚悔。乃對其夫說道:“今徐圖仍然未娶,吾家女兒亦未嫁,可與其父母說之,定下媒妁,待徐圖回來相娶也。”其夫無奈笑道:“前番皆是你等不願。徐圖乃非常之人也,吾女難與其相匹配。人各有命,不可強求,且認命罷。”其妻心中甚為懊悔,回去見其女兒亦怏怏不樂,獨坐房中默然。問道:“我兒,你是不是也為末嫁與徐圖,而心中悔恨呢?”其女兒嘆道:“吾不悔恨,只恨沒有此般命運而已。”
建夏一行,出得月溪村,方行得七八里,到梧桐鄉之時,只見數位亭長、里正與諸位老者,皆伏地相迎。建夏一一撫慰之,徐圖看見,漢城幾位村儒、自己當年的老師也在其中,於是滾鞍下馬,前往幾位老師之前,攙扶起眾村儒,拜謝師恩。眾村儒對一齊對建夏說道:“徐圖此人,正是當今奇才,老朽等平生未見之。今歸於殿下,正是賢才得明主也。”
又圍住喧譁了一番,建夏方得起行。沿路漢城人民,皆來看西城侯請潛龍先生出山。眾人中午從月溪村啟程,到漢城二十里路程,居然走了兩個時辰。到達漢城已近黃昏,漢城令早已經等候迎接,準備館驛酒饌,建夏見天黑,遂令眾人在漢城留宿一宿。待明日一早,即乘船從漢水順流而下回西城。
陰陽先生聞知徐圖隨西城侯下山,乃嘆道:“昔時諸葛孔明出山,得其主而不得其時。今潛龍出山,得其主,亦得其時。大漢復興將有望矣。”
領英出山之時,時年方25歲,順安二十年秋八月也。
有十句辭相贊:
漢室危兮漢旗伏,梟雄割據窺九五。
月溪村中潛龍虎,誠即英兮又以武。
西城殿下真人主,明主乃得賢才扶。
先生爾時年五五,見龍在田出竹廬。
豪傑奮得英雄怒,君臣共將漢天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