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用公孫範之法破了馬翁的煙霧鎖城之術,遂大敗公孫霸軍,得勝而回。三軍少有此等大勝,全軍上下振奮。

王扶在安邑設酒慶功,即令縱橫為帳下大將,統領軍馬兩萬餘人,趙如霜為偏將,統安邑守城部隊兩千人。幷州將領,各引本部人馬,駐防安邑周圍。王扶親自為公孫範置酒相謝,並厚賜金銀,欲留在軍中。公孫範道:“貧道雲遊之人,今偶爾成功。其煙霧之法,州牧已經知曉如何防護,貧道久留軍中亦無必要。”吃了酒席,在軍中住了一日,又畫了許多符咒,留在軍中,以備下次再用之。受所賜金銀中十分之一,遂拜別王扶,又到四處雲遊去了。

公孫霸軍退十餘里,遂收住軍馬,見折了不少兵馬,心中不樂。馬翁亦狼狽逃回,進帳來見公孫霸。

公孫霸問道:“先生此番法術為何不靈驗?致吾軍敗,損折許多軍馬。”

馬翁請罪道:“彼方軍中必有高人識破,故能破吾法術。今此法既然被破,已經不能再用矣,容末將再思考他法,以再作進取。”

公孫霸見其兩次建下大功,又身負奇能異術,遂不忍責罰,於是安撫之,令其再想其他攻城之法。

方才交戰之時,縱橫引兵出,幽州軍將多有認識縱橫者,軍中皆言縱橫已經南下相助王扶。公孫霸聞知猶如當頭捱了一棒,心中懊惱,遂召集諸將,道:“王騰乃王扶之侄,今來援救理所當然耳。然其受吾厚恩,卻與吾為敵,吾恨早先末剷除也,今日終成吾之患。其人勇絕當世,只怕我幽州軍中,無人是其敵手。諸位有何對策?以制此人?”

公孫豹大叫道:“王騰這廝,忘恩負義!吾不懼他,願主公令吾率一萬精兵,前去與這廝交戰,定要親手斬了這廝!”

皇甫照道:“三將軍勇則勇矣,只是此前形勢,主公大軍前去都未能見能攻下安邑,何況將軍一萬軍乎?以在下之見,今王扶堅守安邑,有幷州數萬軍為援,又得猛將相助,恐一時難以攻下也。”言罷,以目視公孫霸。

公孫霸沉吟,遂道:“以軍師之意,該當如何?”

皇甫照道:“今吾軍受挫,士氣甚衰。吾軍若在此久駐,恐師老兵疲。中原初定,東方尚有徐州枕兵境上。河東之地,早取晚取皆無大礙。願主公班師洛陽,先安定中原,佈下根基,再作進取也。”

公孫霸沉思良久,又深知縱橫之能,軍中無人能敵,有此人相助王扶守城,一時難以攻拔。於是遂對諸將道:“軍師之言,正合形勢。不如先回洛陽,待中原安定之後,吾在率兵出擊四方,當無不克之。”於是下令,全軍班師洛陽。

公孫霸回到洛陽,納皇甫照之言,整頓收拾中原戰後殘局,令軍士屯田,興修水利,恢復耕稼。又出榜徵招人才,以治理中原地區。皇甫照推薦河南潁川人司馬磊為豫州長史,公孫霸派人徵招,司馬磊先稱病不出,公孫霸怒,以軍士前往強行帶來相見,令其陳述治理中原之法,司馬磊無奈,只得陳述之。公孫霸聞言大喜,遂以司馬磊為豫州長史,中原大庶長。令其主持治理中原,強盛經濟。

司馬磊字明照,河內潁川人,乃司馬世家大族旁系。自幼聰穎,讀書不分晝夜,遍覽諸子百家,尤其精熟經濟方略。及長成,名聞潁川,又舉任孝廉,出任潁川令從事。豫州牧劉維聞之,乃舉薦其為豫州從事。後逢諸王之亂,中原兵戈不休,司馬磊遂退回鄉里,閉門讀書。皇甫照在幽州之時,曾與賓客論及中原人才,皆言司馬明照經濟方略、理民之幹,乃中原之翹楚也。皇甫照此番隨公孫霸到中原,便舉薦之。司馬磊時年已經36歲。

公孫霸自河東退軍之後,停止攻勢,整頓中原。四方諸侯,也趁機得以喘息恢復。於是此兩年之間,中原無甚大戰事,天下稍安。

建夏在西城,聽從文雄、趙山之建議,繼續擴充兵馬,漢中郡郡守李昂請建夏移治漢中南鄭,建夏問文雄趙山意見。文雄道:“西城雖然偏僻狹小,然而足可以潛伏藏身也。《易經》雲“潛龍勿用”,殿下不必先遷徙治所,當前仍在西城為宜。”趙山道:“殿下雖然身在西城,然上庸、漢中兩郡皆服從聽命於殿下也。若此時遷徙治所於漢中,其弊大於利也。”於是建夏乃至遷徙漢中之議,回李昂書,說當前不便,讓其駐守漢中,保境安民。建夏在西城有精兵萬餘,再加上上庸、漢中之兵,已經有近五萬人。

忽一日,人報有一道人來見,建夏命請進,那道人進至府中,建夏抬頭,見是公孫範也,建夏大喜,遂立即起座跑步相迎接,接入堂中坐定,命人獻茶款待,一邊敘話。

建夏道:“自終南山與先生一別,至今已經17年矣!幸得先生身體康健,吾也年已五旬,兩鬢斑白矣,不勝感慨。吾在西城,曾屢次命人尋找先生,皆無先生音訊。今日光臨荒州蔽城,先生必有所教也。”

公孫範道:“然也。貧道此番來看望殿下,一方面也是順路所至,貧道方從幷州來,準備前往荊楚,再至交州。”

建夏道:“先生當年在終南山之言,如今皆一一應驗。方今天下大亂,遼東公孫氏入主中原,其兵鋒正強,欲傾覆漢朝、吞併天下。不知天下未來如何,先生此番有何見教?”

公孫範呵呵笑道:“天道迴圈,三十年中之事,貧道於十七年前已經告知殿下矣。”

建夏又問道:“吾有一事,心中至今不明,想請教先生。”

公孫範笑道:“殿下請講。”

建夏遂將那次夢中神遊華山,遇見仙人,對其講的“華為夏首,見圖則興”八字含義。

公孫範聞言,沉思片刻,問建夏道:“殿下以為何意也?”

建夏道:“華為夏首,吾以為華夏也,華夏即天下也,見圖則興,吾以為是見到河圖洛書自然興盛。然實在不解其真正所指何意也,還望先生指點。”

公孫範道:“其表意是如此。然而,以貧道預測,定華夏者,必華氏也。見圖則興,此寓意殿下還未遇到能夠助殿下平定天下之人物也。皆與圖有關。”

建夏聞知愕然,道:“如先生所言,劉氏果將失位乎?吾雖不才,然現在帳下也有足智多謀之士兩人,萬人敵者三員。此五人,皆有平定天下之才。”

公孫範笑道:“殿下不必拘泥於常理。華為天下之姓,殿下名字中又有夏字。如殿下欲應天命,可以華替代劉字。殿下帳下文武,皆當世英俊。然而貧道以為,殿下目前諸人,尚不足以助殿下定天下也。最終助殿下以定四海者,還需一位經天緯地、國士無雙之人,請殿下可留意之。”

建夏聞言稱謝。遂款待公孫範,賜其金銀,公孫範推辭不過,就在西城住了三日,受了建夏所贈金帛,又南下雲遊楚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