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侯劉建夏在西城,聞知公孫霸舉兵南下侵奪中原,問文雄道:“公孫氏本遼東世家豪強,今得幽州,統兵南下,其意欲何為?”

文雄答道:“其意甚為明朗,中亂混亂,朝廷不振,公孫氏兵馬正健,方欲趁此之時,欲問鼎中原耳。”

建夏遂嘆道:“不想我數百年大漢,竟然出此奸雄!此漢朝數百年之不幸。吾身為漢室後裔,欲想挽救天下,除此奸賊,只恨力量薄弱,不能相救中原也。諸公有何良策?以救漢室?”

時趙山在座,即上前拱手對建夏道:“殿下勿要憂慮。方今天下,承平日久,必然生亂。中原自諸王之亂後,又連年天災人禍,人民流離,神州瘡痍。公孫氏趁虛而得以入進中原,其意雖有問鼎之意,然海內四方,人心皆懷念漢朝。公孫氏雖非胡族,然終究是遼東藩屬,非華夏正統。以兵強而據中原,人心必然不服。以在下觀之,公孫霸雖強,然終不能擁有天下,殿下雖弱,然四海士人,皆心望殿下。殿下此時只宜觀天下形勢,以待時運到來再作進取,方可有為也。”

建夏聞言又嘆道:“漢室之亂,已非一日也。吾自失位被貶西城,在此已經十五年矣,逝者如斯,光陰易過。人生將老,而依然坐困此城,難以進取。空有雄心壯志,是以感嘆耳。”

文雄與趙山勸慰建夏,需得等待時運到來,暫時只能如此。建夏又聞知幽州奮威將軍王縱橫旬月之間即平定遼東,大破扶余軍。不由得讚歎道:“此人真當世良將也!不知能歸吾賬下乎?吾如真應天命之時,必用其為大將!”

文雄笑道:“此人漢朝精英,國士無雙,早晚必歸殿下也。”

於是建夏從二謀士之言,仍坐守西城,觀天下之形勢。

公孫霸在真定駐兵一月,各方兵馬軍資器械都已齊備。於是令東路公孫彪與遼東六勇軍,合力攻打濟北。再令公孫豹領幽州虎賁軍一萬人,皆長槍鐵騎,多以虎豹猛獸皮蒙面紋身,戰力相當強悍。待急攻之時,迅速馳援攻擊,以一舉攻下濟北城。

公孫彪接令,即在濟北城下排兵佈陣,全軍飽食整裝,清晨即發動攻擊,萬箭只向濟北城上射來,城下數千盾牌軍在前,輜重兵在中,攻城兵在後,趁弓箭手掩護,匍匐前進,不多時,已近城邊。章武在城上,下令迎擊,城上亦萬箭齊發,檑木矢石如雨。雙方鏖戰激烈,從早至午,互有損傷,仍然兩軍想持。

章武在城上,看諸侯援軍不到,心中正憂慮。忽然東邊煙塵大起,一彪騎兵約萬餘人,風煙滾滾般逼近,章武驚愕,心中正疑惑此不似中原之軍馬,至近前,見旗上大書“公孫”二字,彰武大驚道:“北兵又增如此萬人精騎,我軍將難以抵抗矣!”遂問諸侯援軍到何處了,哨騎答道:“方出徐州,剛入兗州境內。至濟北最少還需要一日半時間。”章武急召集部將商議道:“北軍又添數萬增援,其一萬精騎,我軍步兵斷難抵擋。今徐州援軍未至,濟北難再堅持。濟北若失,臨淄則危矣。為今之計,當全力一拼,如能守住濟北到明日,徐州援軍到來,則可以解此危急也。你等且在城上為吾掩護,待吾領麾下三千戰騎,趁其騎兵列陣未穩之際,衝擊彼陣。雖然不能退敵,然也擾亂其陣形挫其銳氣。”

部將皆道:“敵軍勢大,將軍不可輕出!”

章武笑道:“吾三千鐵騎,數次衝陣,皆全勝而歸。今彼軍雖眾,然吾自有分寸。你等在城上,為吾掩護掠陣即可。”

於是章武提槍上馬,舉手一呼,三千戰騎,衝出城來。章武縱馬當先,手中搶左挑右刺,衝出一條路來。幽州軍見之,皆列陣來圍,章武勇不可擋,三千鐵騎橫掃幽州軍,竟然殺到公孫豹軍前。公孫豹尚剛至城下,列陣未穩,急忙來迎戰,然而章武騎兵已經衝突過來,不及迎戰,遂被衝亂隊形。章武復又領軍殺出,幽州軍紛紛來圍,城上箭如雨點,射住幽州軍。章武隨即又殺回城邊,全身而退。

幽州軍被擾亂了一番,遂收軍聚合。公孫豹領萬人精騎,剛到城邊,即被衝散隊形,傷折了百餘人馬,不勝忿怒。與公孫彪相見商議,立即提兵全力攻城。

章武回軍城上,見攻勢甚急,城上守軍,皆有畏懼之意。章武心中料想:“如若折損完了諸侯援軍,恐於父親面上不好看。”於是對張拓、劉達兩人說:“今北軍攻城甚急,濟北難以久持。你二人相援之軍,不可損折於此。可先保護城中百姓撤離,待吾斷後。”

二人問道:“將軍如令我等撤兵,欲將濟北讓給北軍乎?”

章武苦笑道:“敵眾我寡,難敵北軍,濟北難以再守。與其將兵盡折於此,不如寧可棄之。”

二人聞言,甚為無奈。於是就撤軍掩護城中居民百姓退至臨淄。彰武令城中萬餘步兵先行撤離,自己領三千騎兵斷後。

公孫彪與遼東六勇,竭力指揮攻城,攻了一兩個時辰,漸漸覺得城上動靜卻來越小,只見旗幟不見人,互相驚愕。忽然探馬來報,說濟北城軍民數萬人,皆從後門撤離出去了,現在濟北幾乎是空城一座。公孫彪呵呵大笑,即令去了掩護軍,不慌不忙大搖大擺將雲梯架在城下,準備登城而上。忽然間一聲梆子響,城頭上齊刷刷三千弓箭手,引弓搭箭只向城下射來,須臾間既射下了數萬箭。公孫彪軍中猝不及防,射死千人,射傷數千人。公孫彪忙領撤軍再圍看時候,城上已經悄無聲息了。公孫彪心中疑惑,令哨騎再三探之,皆報城上空無一人。於是才小心攻上城頭,進駐濟北城,幾乎是空城一座。

原來章武安排城中軍民盡行撤離,自己領三千軍在城上埋伏待公孫彪來攻城,見其軍到城下,遂令放箭,每人射五六箭,將城中最後箭支射完,立即下城,跨馬出城,向臨淄而去。等公孫彪反應過來時,已經出城數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