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縱馬陣前,目視王憲說道:“王將軍別來無恙乎?在下青州陳功,將軍還記得在下否?”

王憲提槍勒馬,已知來將乃章武也。呵呵笑道:“折衝將軍勇氣可嘉,只可惜時運不利,八年前,將軍負於我手。今天我只擔心將軍怕有再敗之辱。將軍若擔心再敗,可不戰而退。如何?”

王憲乃齊國一流武將,武藝高強,雖不如虎營統領田無敵力大,但武藝卻在田無敵之上。而且曾五十合敗章武,因此有把握信心贏章武。

章武道:“吾今日正為洗刷八年前恥辱而來!”言罷,挺槍躍馬,只取王憲。

王憲亦催馬向前,舞動手中長槍接戰。二馬賓士,雙槍並舉,駕隔遮攔不定,金戈之聲不絕。二人戰有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雙方皆齊聲喝彩,擂鼓助威。

章武再抖擻精神,愈戰愈勇,王憲則奮力接戰,果然是勇武之將。又戰五十餘合,仍不分勝負。

百合之後,王憲漸落下風,槍法顯露破綻。而章武時年26,氣力正猛,槍如雨點,又二十餘合,王憲氣力不加,已招架不住。遂虛晃一槍,拍馬跳出圈外。拱手謝道:“將軍八年前之辱,今日已經洗刷亦!”迴歸本陣,向齊王請罪。

齊王撫慰之曰:“孤素知將軍神勇,今一時失手,無需自責。無妨,還有兩陣。”於是令孫猛出陣挑戰。孫猛亦齊國武藝高強之人,勁猛力沉,善使鞭。領了齊王之命,提一條三十餘斤重水磨鋼鞭,拍馬出陣。

封章軍中,一少年將軍拍馬而出,手執一杆大刀,袖袍金家,英姿勃發。眾視之,乃封章幼子封驛也,年方一十六歲。

封驛字傳車,年少勇武,與其父相似。封章甚愛之,傳其封家刀法,年雖幼,已數經戰陣。此次隨父南下,看陣前比武,心癢難禁,欲要一展少年英武。

兩將立馬陣前,通了姓名,然後廝殺。

封傳車刀如秋風掃落葉,舞動之時,風生水起。孫猛鞭重力猛,招式雄渾。二人一來一往,戰有八十餘合,不分勝負。

稍作歇息片刻,二將又鬥得難解難分,眾軍士皆呆若木雞,暗自佩服好武藝。

又八十餘合,仍然不分勝負。封傳車殺得性起,欲勝孫猛,遂使出封家刀法絕招,此招雖然威力巨大,然則破綻亦大。而孫猛力沉,耐性很好,舞動鋼鞭接駕住了封傳車的大刀,隨即用力一腳飛出,踢封傳車落馬。然而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亦翻身落馬。

二人皆不能贏對方,遂各自歸陣,此局算作平手。

齊王坐在車上看了一個時辰,不禁也心癢難禁。於是提刀上馬,對封章叫陣:“孤願領教封刺史刀法。”

齊王愛好武力,在國內多養勇士。而齊王亦有氣力,常與勇士角力相博,居然無人能勝。其實論實力,齊王武力雖也屬於齊國一流,但是諸勇士皆是他屬下,未敢贏之也。

封章見齊王親自出陣,於是立馬橫刀向齊王拱手曰:“今迫於形勢,不得不與大王兵戈相鬥。但只是比武切磋而已,點到為止可也。”

齊王自持勇武,想封章年老,自己勝算很大。於是說:“甚善。孤若不能勝封刺史,自當認輸。孤即撤兵。”

於是兩人交手,比試馬上武藝。各舞動手中大刀,往來馳騁陣中,眾軍見刺史藩王親自上陣切磋武藝,皆為驚奇之事,俱歡呼助威。

封章雖然年已五旬有餘,然而刀法精熟,氣力未衰,又久經戰陣,英風不減。而齊王雖然力大勇猛,但以往養尊處優,一經實戰,十餘合之後,刀法便顯露破綻。

兩人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封章因為對方是齊王,所以實力有所保留,以防守為主,不出絕招殺手鐧。

五十餘合之後,雖未分出勝負,但齊王已經知道難勝封章。再戰下去,自己非敗不可。於是賣個破綻,舞刀跳出圈外。對封章說:“孤已經領教封刺史武藝,名不虛傳!孤與封刺史皆是位尊名重天下之人,比試武藝特遊戲耳,不可以性命相搏。今日之會,點到為止可也!

封章已經領會其意,便道:“大王神勇,足令老夫佩服!老夫生平,所戰皆勝,今遇大王,真老夫敵手也!”

於是齊王哈哈大笑,回到本陣。對屬下曰:“今日與封刺史比武之會,真是大慰平生!孤雖率軍萬人,亦值得耳!平生願已足,不如且回。”遂引軍退去。後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