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八章 用兵掠城賭勝負 以武會敵賽王侯(第1/2頁)
章節報錯
幷州刺史封章,親自率兵來救兗州之圍。兗州刺史周崇連忙迎接入城,率刺史府眾文武官員,共同致謝封章。
周崇拜謝道:“蔽州不才,遭遇變故。承蒙太尉出手相援,感念不盡。幷州遙遠,太尉春秋已高,只需遣帳下一將前來,兗州即感恩不盡。何勞太尉親至呢?讓太尉受此辛勞,吾心甚為不安。”
封章道:“吾自承受漢恩,立志忠勇為國,當以天下事為任。今天齊王橫行不法,侵奪州郡,是視朝廷無人。吾今親自前來,正是欲警告齊王,漢室雖不振,然天下不可不尊奉之。只要老夫健在,就不能坐視不管。”
二刺史正敘話間,忽又接到徐州牧書報,稱將從中調停此事。正商議間,又接到豫州牧、冀州牧書信,皆稱齊王無理,願以為兗州作支援。周崇方略安心。封章對周崇說:“數日之內,齊王必有所反應。老夫與周刺史安心守城,坐等訊息可也。”正說間,朝廷天使到,傳天子詔命,令兗州牧不予齊王之要求,諸侯自然相助。周崇聞說,心中始安定。
齊王接得王憲軍報,說幷州刺史親自率領鐵騎前來。齊王聞言,暗自吃驚,心中略有懼怕。齊王本以為各諸侯畏懼自己宗室地位,自己又兵強馬壯,所以敢去侵奪青兗二州。沒想到幷州刺史居然提兵親自前來。封章之英名,震動海內,善能統兵,又勇武非凡。與其他刺史州牧不同,封章是個硬骨頭。齊王雖然心中有點畏懼,但是堂堂藩王之首,豈能怕了地方一刺史?於是齊王發狠說道:“孤並齊地,份內事耳!其他諸侯不來干預則罷,如敢來,孤必然讓其知道孤的厲害!”於是傳命,令王憲等人駐紮原地,再點五千軍,親自率領,出臨淄,向兗州昌邑城而來。
兗州探報齊王又率領精兵親自而來。周崇大驚,忙請封章商議。
封章笑曰:“齊王耀武揚威,是以武力示諸侯耳!只是老夫出身行伍,平生大小五十餘戰,未曾恐懼。周刺史且安心,老夫正欲於齊王一會,當面問責。”
齊王率軍到達昌邑城下,排開陣勢。坐於車中,用王國儀仗,大旗麾蓋,身邊虎營護衛,槍刀林立。
封章在城上看見,對周崇說到:“刺史且安心守城,待老夫出城與齊王相會。”前三千鐵騎已經駐紮外城北。封章傳命勿動,然後開城門,率領章武等兗州甲士三千人,出城亦排成陣勢,與城北三千鐵騎形成掎角之勢。
齊王見兗州軍出,為首老將,鬍鬚花白,然而英氣未衰,料知便是幷州刺史封章了。齊王坐於車中麾蓋之下,得意洋洋。令人傳話道:“來者莫非封幷州乎?請封刺史陣前敘話!”
於是齊王乘車前行五十步,於陣前等候。
封章亦匹馬出馬陣前五十步,雙方相距僅三十步,封章在馬上向齊王行諸侯見藩王之禮,說道:“大王乃先皇同胞,受封齊國,當為漢朝固守東藩。今日之事,敢問大王是何意也?”
齊王笑曰:“孤鎮守齊國,區區十餘城,無以為生。賦稅不足以養兵,則何能為天子固守東藩?青兗二州,皆齊國故地。孤欲恢復齊國而已,並無他意。”
封章說道:“大王之言差矣!大王如果意欲天子加封,可上書陳述請之。如何能未經王命而擅自率軍領兵圍城呢?”
齊王道:“朝廷闇弱,不體諒藩王之勞苦!且天子年少,朝政為奸佞小人所掌控。吾為天下計畫,正欲恢復齊國,強軍健武,誅奸佞,清君側也。”
封章道:“誠如大王所言,然而如今海內承平,大王如行清君側之事,恐怕昔日吳楚之亂,今日又現矣。大王果是在為天下計畫嗎?”
齊王道:“非常之事,當以非常之手段。奸佞不除,國家必亂。為禍天下,更為深遠矣!”
封章又道:“大王如果為漢朝計畫,為天下著想,當舉兵討伐始作俑者之人。然而兗州、青州刺史何罪,大王一定要興師圍城奪地呢?”
齊王不能答。於是大聲道:“封章!孤敬你是大漢舊臣,佩服你的名聲。才跟你相見敘話。而今恢復齊國之事,孤決議已定。你已年老,何不審時度勢,而欲與孤相抗衡呢?”
封章呵呵大笑,答曰:“老夫食受漢祿,當盡力為國。大王雖為漢朝宗室,大義當前,老夫眼中只有漢朝,而無大王也。”言罷向齊王拱手為謝,回馬本陣。
齊王甚為氣惱,然無奈何,也回到陣中。欲要發兵攻城,又望見城北數千鐵騎列陣而待,城上城下之兵,亦有數千近萬人。若攻之,無勝算把握,但若就此退軍,那又太失面子。齊王心中猶豫,只好故作強勢喊道:“久聞封刺史勇武之名,可敢與我齊國勇士一較高低乎?如你方能勝,孤即退軍。”
封章呵呵大笑道:“老夫出身行伍,常在沙場搏戰之處,屍山血海之中,早已置生死於度外,又何懼一較高低之事呢?”
齊王說道:“今日孤且領教封刺史英武之名!且不必大軍廝殺。你方出三人,孤軍中出三人,三局兩勝,以定輸贏。如何?”
封章笑道:“敬受命!請大王遣勇士上陣,老夫正欲觀齊國壯士之勇。”
齊王於是命王憲出陣。王憲領諾,提槍策馬而出陣前,拱手道:“封刺史,領教了!”
封章正欲出馬。旁邊閃過青州折衝將軍成章武,對封章道:“太尉不可與將軍爭高下。待末將前往,迎戰此人。”
封章應允,提刀立馬於陣前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