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在昏暗的房間裡,所有痛苦的前塵往事都從“無”心底裡翻湧出來,凡是所有經歷過的苦痛都從角角落落裡跳出來。

在“無”的腦海中翻騰,回顧著自己沒什麼價值的過往,看著無比痛苦的現在,又想了想未知的未來,好像看不到任何光亮,我的人生就此被困住了,身體坍塌,沒有幸福。

就如同張愛玲所寫的,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

劇本中有這樣的一幕——

某一天“無”再次遇上了那個女孩,女孩抬頭望天,語氣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那你現在有什麼想做的事情嗎?”

無笑了笑,誠實的回答道:“我只是想死啊。”

“別逗我了。”女孩沒有當真,畢竟“無”臉上的表情一點都不像一心求死的人。

但是“無”說的是真的,他現在活著是因為他覺得媽媽還需要他,她為他被打挺多次的,如果他不好好對待自己,太對不起媽媽了。

但他真的覺得活著太累了,太沒意思了。

他真的想死,我的願望就是可以去死。

所以對於“微笑型抑鬱症患者”來說,你們看到的那個微笑的背後,是認為自己已經無藥可救的絕望。

“拜託你一定也要是一個怪人呀!”

這是“無”當面對著女孩說的話。

女孩依舊以為“無”這是開玩笑的話,拍了拍“無”的肩膀,“那我也是個怪人吧!哈哈!你真有趣!”

“但願……”“無”的聲音飄散在風裡,意味不明。

“你說什麼?”女孩樂呵呵的問道,天真無邪。

後來,女孩一點一點發現了無的家庭情況,和心理上的抑鬱症。

這讓女孩一度恐懼。

這個世界不是誰都會在發現別人遭遇不幸的時候,伸出手去幫助他,更多的人雖然不會上去踩一腳但是會選擇遠離。

這不是假話,事實如此。

女孩發現了“無”的症狀,將自己的恐懼告訴了自己的母親。

於是,整個小鎮的人都知道了。

“無”依舊像以往一樣,嘴角常掛著和普通人一樣的微笑,獨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喃喃自語。

可是整個小鎮的人都陷入恐慌。

大人們下令讓自家的孩子離“無”遠一點,小孩子們看見他就跑得遠遠的。

有時候女孩會遠遠的望“無”一眼,心底無比的自責和愧疚。

如果不是她,事情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