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父母的負擔
章節報錯
有人養兒防老、有人有養兒添堵,對於蕭父蕭母這樣的知識分子來說,可能人生中最大的敗筆就是生了蕭戰這個無所事實的兒子吧,蕭父蕭母均是中學教師,在蕭戰14歲那年,偶然翻到了父親書桌上的一本《牧野之戰》。
裡面講述了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進行的決戰。由於紂王先徵西北的黎,後來東平南蠻,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後兵敗自焚,商朝滅亡。
但是那時候的蕭戰年紀尚小,對這樣的歷史文獻的理解水平還不是很高,於是他便跑去請教了作為歷史老師的父親,在父親的講解下,當年牧野之戰的種種場面猶如身臨其境般出現在了蕭戰的眼前。
從此蕭戰就與歷史軍事戰爭結下了深厚的情願,從夏商西周到魏晉南北朝、從古到今各種時期的戰爭故事都成了他必讀的課外書,當然也是向父親請教最多的問題。
那時候蕭父看到兒子對於歷史如此喜愛,自認為是一件好事就不厭其煩的對他進行講解,甚至有時候還會為他拓展。可是隨著蕭戰年齡的增長,誰知道蕭戰將喜愛演變成為了痴迷,將軍夢也似乎從14歲那年起就沒有中斷過。
因此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學習,偏科現象也是極為的厲害,從初中至高中除了歷史成績出類拔萃以外,其餘成績差的可憐,一來二去蕭戰只能上一個三流的專科院校,蕭父也因此懊悔不已。
蕭戰沮喪著,拖著疲憊的身體,拉著自己的全部家當,開啟了房門,此時已是夜裡3點了,熟睡中的父母被一陣開門聲驚醒,蕭父以為家裡進了小偷。
悄悄的起身後拿起了門後的棍子,慢慢的探出腦袋向客廳望去,只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簡直的向冰箱走了過去,取出了一瓶啤酒,躺座在了沙發上喝了起來,蕭父順手開啟客廳的瞪,給沙發上的蕭戰直接嚇的站了起來。
父子兩人四目相對、面面相覷,良久蕭戰開口叫了聲爸,蕭父也開口問到:“你怎麼這麼晚回來了?”
蕭戰低頭不語,這時蕭母也從臥室走了出來,看著眼前這個略顯憔悴的兒子,問了同蕭父一樣的問題,但蕭戰依舊低頭不語。
所謂知子莫如父,蕭父繼續問到:“是不是和妙可分手了?”
蕭戰抬頭看了看母親,點了點頭回答說“是的,我們今天剛分了手”。
這樣的結局對於蕭父蕭母來說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早在預料之中,為了緩解眼前的尷尬,蕭戰轉移話題,不好意思的對母親說“媽。家裡還有沒有吃的,今天出來的時候身上沒帶錢,沒打上車,走了一宿的路,有點餓。”
蕭母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瞪了蕭戰一眼說“等著”,話音剛落就轉身向廚房走去,而一旁的蕭父則默默的做到兒子身邊,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點了根菸大口大口的吸了起來。
不大會兒蕭母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面放在了蕭戰跟前,看著母親端來的面,蕭戰再一次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
而一旁的父母,則默默的看著這個已經21歲了的兒子,面對此情此景,對於兒子的未來的擔憂之情悠然而生。
21歲的年紀,城市戶口,低學歷、身無所長、孤僻這些基本上都是蕭戰的身份標籤,蕭父蕭母擔心在這個人才濟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兒子這樣的狀態可如何能夠安身立命?
想到這裡時蕭父蕭母的神情變的有些許的凝重,二人互相對視了一下,似乎透過眼神讀取到了對方內心的想法,誰也沒有說話起身向臥室走了進去。
來到臥室後蕭父蕭母躺在了床上,卻輾轉難眠,蕭父對蕭母說“想我蕭仁義,這輩子帶出了那麼多的好學生,可怎麼就沒把自己的兒子教育成人呢?”
蕭母安慰蕭父說“也許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再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也許有一天兒子會自己想通的。”
“唉!我看我是等不到那麼一天了,”蕭父嘆了口氣對蕭母說到。
這時客廳的蕭戰已是酒足飯飽,他並沒有想父母一樣對於自己的未來擔憂不矣,因為他始終覺得冥冥中有種力量在召喚著自己,若無其事的向臥室走去,呼呼大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