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胎種魔大法》第二層結鼎篇,晦澀難言的龍蛇文字,自他的心頭流淌而過,化為玄妙的感悟。

相較於《種玉功》的肉身化鼎爐,五感敏銳數倍。

這門天命宮四大鎮派寶典之一,增加許多複雜而怪異的流程,卻是讓血肉蛻變更為徹底。

有種由“人”到“非人”的氣息。

“煉血?熬煉百獸之血,煮沸沐浴,可得‘道術’。”

陸沉想起來,燕明誠把《種玉功》練到第三層,自行學會了“煉血手”。

能夠將人煉為血丹,增補精氣,連單闊海都很忌憚,不敢隨意與之對掌。

坦白講,回顧燕閥那一戰。

燕明誠理智尚在,不選擇與單闊海硬碰硬,而是周旋遊擊,消磨對手氣力。

絕不至於落得被一掌打死,形神俱滅的下場。

“一門寶典級武功,大約可得六到七個道術,若是遇上敵人,會有奇效。”

陸沉大約參悟了兩個時辰,將《道胎種魔大法》理解了三成左右,緩緩回過神來。

馬車早已放慢速度,變緩下來。

他掀開車簾,看到兩片大片農田和房屋,炊煙裊裊,極富煙火氣。

不同於華榮府的山清水秀,氣候溼潤。

越靠近鳳翔府的地界,地勢平坦。

時不時還有打著幫派旗幟的快馬飛馳,其中最常遇見的,就是各大鏢局。

“你有所不知,南方綠林多做水上生意,匪患橫行,他們一般只劫財,不殺人,自有一套規矩,給足贖金就能保命。”

魏玉山看到自家徒弟鑽出來透氣解悶,不由解釋道:

“北方雖然也有七十二路水道之說,洪河兩岸的平天寨聲勢浩蕩,但單闊海那幫子人物,向來自詡義軍,並不騷擾窮苦百姓,偶有幾樁爛事,也被紫面天王的俠名掩蓋。”

“西山,南河兩府尚且還好,到了鳳翔府的這塊地界,響馬層出不窮,來去如風,呼嘯山林,甚至以寨子、莊子為據點,對抗官軍。”

陸沉眉頭擰了一下,好奇道:

“響馬?”

魏玉山點頭,他從小就在鳳翔府長大,後面因為一番離奇際遇,這才入了天命魔教。

對於延綿幾十年,從來沒被剿滅過的響馬之患,自然清楚。

“其實就是馬賊、山賊的總稱,他們常做攔路搶劫商旅的活兒,只要響箭一出,道路兩旁就會烏泱泱殺出幾十、上百人,所以就叫響馬。”

魏玉山解釋道。

“鳳翔府最大的兩座山頭,‘知世郎’白長山的登雲嶺,霸縣的飲馬川,連楊閥也沒拿下。”

陸沉自覺開了眼界,一千八百年後的大盛,可就沒有什麼響馬了。

一是因為盛太宗武德充沛,還未登基九五之前,就已經立下赫赫戰功。

十八路反王,各個都曾打過幾場。

二是在八百年前,大盛遭過一場巨大劫難,幾乎散盡氣運。

平定之後,盛天子就極力削減節度使的權力,甚至放任天命宮這樣的江湖勢力干涉朝政,轄制一府之地。

自此以後,什麼水匪、響馬統統絕跡。

並非從良改過,而是逐漸演變成地方幫派把控水陸。

“那師尊,我們這是到了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