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我一定帶到,您就等我訊息吧,還有,我跟著大人一起去小坪鎮。”梁旭使勁的說道。

薛守志不知道梁旭是怎麼給韋承宗說的,他就聽梁旭說是給了韋承宗幾千兩銀子所以韋承宗私下答應先把民團帶走。

對梁旭的話,薛守志是將信將疑的,不過民團離開縣城又的確對他有好處,雖然沒有立刻把渠縣民團抓到手上,可這一樣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民團退走,他在渠縣的聲望就會提高不少。你不能指望一個鄉紳梁旭去趟韋承宗那裡就什麼都能得到。

小坪鎮與山南縣交界,或許這個韋承宗是想著獨自佔了這個鎮子後再看他和李化誰能得勢,有或者是李化的主意,既不想丟了渠縣的民團,又不想現在就和他公開對抗。

拿不定主意的薛守志打發了梁旭後把跟著他來渠縣的劉先生叫來。劉先生是靖國公府的幕僚,這次特意隨他來到渠縣的。

被薛守志稱為劉先生的劉振是舉人出身,因為寫的一手好字而且能給靖國公出些主意而成為幕僚的。這次他隨薛守志來渠縣是靖國公的意思。靖國公答應他這趟差使辦好了後,就給他在京城的衙門尋個主事之類的官位。在京城的時候他還見到過二皇子,是在給薛守志送行的酒宴上。

等他跟著薛守志到了豫郡見到龐鴻文的時候,他才徹底明白了這趟差使真是個好機會。這機會就跟白撿的一樣,一個小小的縣令,就能讓二皇子這麼重視,甚至還讓郡府派兵跟著。劉振就越發的願意把事做好。這可不是靖國公許諾一個主事職位的事,這可以讓二皇子記住他,那他以後的前程可就順暢了。

劉振聽了薛守志說韋承宗拿了梁旭的銀子後答應把民團帶到小坪鎮後一樣疑惑。他不認識韋承宗,不好僅憑這幾句話就斷定是韋承宗主動退走的。

“小公爺,是不是那個叫韋承宗的自己要退走,這不好說。但他退走的話是不是對您有好處,這是可以判定的。”劉振說道。

“哦,那你是覺得對我有好處?”薛守志問道。

“小公爺,您到這渠縣首要的是收買人心,這才大量的花出去不少銀子,現在縣城裡面很多鄉紳都主動投靠了,還有小丘山書院的不少學子一樣認可了。如果現在派群府兵去把民團剿滅,那肯定在渠縣壞了您的名聲。而這個梁旭說是主辦,他在民團裡面一個聽話的人都沒有,他怎麼可能現在就把民團的權利拿到手呢。”

“是這個意思,可我拿不住韋承宗退到小坪鎮到底是為什麼,小坪鎮不管怎麼說都還是我渠縣的地界,他怎麼不退到山南縣去。他那幾百民團的人我倒看不上,現在我可是有一千多郡府兵的。足夠保護縣城了。”

“那個韋承宗既然是匪寇出身,他要麼是為了獨自佔了小坪鎮,等著小公爺和李化分出勝負,他在決定投靠誰。要麼是李化私下授意他佔了小坪鎮,把小坪鎮當做山南縣實際的地盤。”

“劉先生你說的是,那可有什麼教授我的?”薛守志說道。

“不敢,小公爺睿智,怎敢說教授。小公爺是否可以讓梁旭再去趟民團,給韋承宗一些銀子,讓他答應梁旭繼續做主辦,並且讓您身邊的護衛選出一個人到民團裡面監督著。”

“嗯先生真是高見,就這樣定了,看看那個韋承宗怎麼回覆。”

韋承宗的回覆是梁旭可以跟著民團到小坪鎮,但薛守志的人不能進入民團,因為這渠縣的民團現在是他韋承宗的。薛守志如果不相信他是主動退到小坪鎮的,那完全可以在小坪鎮設定個鎮長,就像山南縣設定鎮長一樣。

韋承宗這次的答覆是李化的意思,他照著回覆而已。他雖然還沒有退到小坪鎮,但他把梁旭上次給他銀子的事讓人當天就回到山南縣告訴了李化。

李化給他的回信是,做的好。原本李化讓民團退到小坪鎮就是有想法的,他想把小坪鎮建成“小山南”。既然薛守志什麼都想學他,又是花錢在鄉紳中買名望,又是在渠縣開個什麼茶館,還在茶館裡面說書。那他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民團回退小坪鎮,至於小坪鎮的鎮長誰來擔任,相信渠縣裡面的那些投靠薛守志的鄉紳沒有一個人會傻到當小坪鎮的鎮長。薛守志從京城裡面帶來的人去當鎮長的話,那李化可有的是辦法對待。

等渠縣的民團光明正大的把駐地放到小坪鎮,那時候官面上的文章就什麼都好做了。下面的爭鬥李化可不怕。薛守志一個看起來聰明的紈絝子弟,可他只是依靠龐鴻文的官兵還有那些渠縣的一些鄉紳是幹不出來什麼的。

薛守志答應了韋承宗透過樑旭轉過來的要求,韋承宗不讓他的人進入民團裡面這可以想的通,誰都不會隨意的讓別人的人插到自己的勢力範圍的。韋承宗能答應小坪鎮的鎮長讓他薛守志委派,那至少看起來這就是韋承宗想獨自佔了小坪鎮。

至於鎮長嘛,薛守志乾脆就讓梁旭去當了,就當做給梁旭的獎賞,在薛守志看來,一個鎮長並不重要,地方鄉紳才是縣治的根本,他把渠縣的鄉紳都抓在手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