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通看睿帝這樣說,他就明白睿帝的真實想法了。肖文通躬身對睿帝說道:“前日才給了李化南陽府同知的職位,因此李化問問民團的事似乎沒有不妥當的。南陽府的郡府兵是需要守備孫步志多下些氣力去管管。朝中可以多給南陽府劃撥點銀子。”

“你們內閣要告訴孫步志,好好管理郡府兵去。不要再讓朕操勞,孫步志的忠心還是有的。”睿帝這次說的明白了點,白謙和高洋這才猜測到睿帝的想法,不由得私下佩服了下肖文通。

“孫步志當然是忠心的,李化嘛,不如就讓他在山南縣接著做縣令,以後有了功勞可以給他爵位,那李家本就是世襲的侯爵。”白謙說道。

爵位是不隨意封賞的,但對授予李化似乎可以,本來李家就是世襲侯爵,有了功勞就在慢慢給承襲了爵位好了,至於真正的實職,那再說。

“嗯,這樣好,以後李化再有了功勞,你們內閣就按這章法上摺子,他還年輕,需要歷練,可以先給個爵位再看看,畢竟李家是有功於大秦的。朕不能虧待了有功勞的臣子。”睿帝對白謙這提議很滿意。

“還有,江倩是烏程侯的兒子,雖然是庶子,但不能太虧待了。讓烏程侯多關心下他,他們是一家人。”睿帝又補充說道。他是知道烏程侯和二皇子關係不錯的。而且他早就讓楊威私下裡分化李化和江倩的關係了。

肖文通看了白謙一眼,他可不是這個意思,他是想保住李化,同時給二皇子一些好處,這樣就讓二皇子心裡舒服點,不在去找李化的麻煩。等李化在成長點,就提議讓李化做個知府什麼的,讓李化能為大秦的子民多做些事。

肖文通離開皇宮後去了武盛院,他這次沒有什麼顧忌。睿帝定下來了調子,而且在睿帝看來他肖文通是支援的。

這睿帝沒有興旺大秦的氣度,李化這樣的能臣早就應該提拔重用,大秦現在太需要這樣的臣子了。可睿帝為了手中的權利而不斷平衡太子與二皇子的關係,不顧朝政大局。這又一次讓肖文通傷感。

高院首聽了肖文通說的睿帝息阿對於山南縣和李化的看法後只是苦笑了兩聲。睿帝這樣的想法沒有出乎他的意料。“肖公,罷了,陛下怎麼定你就怎麼安排好了。”

“高老匹夫,你怎麼這樣說。那李化可是你看好的人,前些日子渠縣剿匪後,老夫我才真的看出來李化很好,你的眼光不錯,現在李化在山南縣把文治有搞的這樣有聲色,大秦的地方官要都這樣的能力,百姓幸甚。這不就是你心裡想要的。”肖文通生氣的說。

在睿帝面前,肖文通雖說可以重視南陽府的郡府兵,可以多劃撥些銀子過去,但他首要是保護的李化,直接說李化問民團的事沒有什麼不妥當。他是盡力用自己的方式維護李化了。他來找高院首是想看看高院首能有些更好的辦法不,能讓李化在南陽府多做些事。

“肖公,你我的建議陛下會聽?前次我上摺子派武盛院的學子去山南縣,你看看陛下都派的誰?除了我看好的秦光那個孩子,還有幾個是人才?要麼是二皇子的人去找麻煩,要麼是想過去做買賣的。他麼都在山南縣學了什麼? 哦,是學了點,現在左衛大門口成天懸掛橫幅,看起來很是喜氣洋洋的。”高院首說道。

“那還不是李化弄出來的,在山南縣門上懸掛個‘歡迎武盛院學子’的橫幅。”肖文通笑著說。現在京城裡面已經開始流行掛橫幅了。

“那他們又在山南的製作坊學到什麼沒有,他們在製作坊除了聞香水還做什麼了,他們看了山南縣民團 的演練提出過疑問沒有,有沒有想想舞蹈一樣的演練背後是什麼。為什麼江倩的看似軟綿綿的推手卻有那麼大的功力。秦光都看的出來,還去了一個鎮子實地瞭解,別的人呢。”高院首生氣的說著,他連手裡的玉蟬都放下了。

“武盛院的那些學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對這些人還能有什麼希望。”肖文通勸解道。

“那方和明呢,他是陛下派到武盛院的監院,他在山南縣又看到了什麼,恐怕他只是看到了太子的人與二皇子的人相互較量。或許還有他和黑衛的那些勾當。”

“老匹夫,別這麼大的氣,今天可是我來找你商議的,不是你給我發脾氣的時候。”

“老肖啊,我就不叫你肖公了,你這些年委曲求全的體會聖意,想辦法維持內閣,可有什麼作用。今年各地大旱,陛下有問過不?有讓內閣準備沒有。我老了,該告老還鄉了。”高院首嘆著氣說。

“你要走?不管武盛院了?你忘記了先帝對我等的囑託?”肖文通大聲說,他對高院首這態度很意外,很不滿。

“留在京城還有什麼意思呢,這些年的武盛院難得出一兩個優秀的學子,陛下是怎麼對待的?現在我最好的學生在山南縣。”高院首很內涵的看了肖文通一眼說道。

“你想去山南縣?陛下不會同意的。”肖文通第一次聽到高院首有這樣的想法,他很吃驚,但又不好勸解,都是經歷太多的人了。這樣的決定不是幾句話就能改變的。

“我暫時不會離開武盛院,在幹些日子,這屆學子中的秦光不錯,像李化和江倩,我要把他教授出來。在給大秦培養個年輕人。”高院首輕輕的說道。

“老匹夫,你還有幾個學子,我可沒有你的福分啊。我的門生中就沒有幾個好的。”

“那南陽府的劉步彤不就你幾分風采,他推脫圓滑的本事可是像你老肖。”

“老匹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我可沒有他那樣的門生,他不過是考取進士的時候正好我是主考。”

“老肖,不要生氣嘛,你都這樣的年紀了,你的弟子趙珩還是不錯的。聽說在吳縣的縣令當得就很好,民望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