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如珏和魏立偉愣住了,這詩些的確是好,渠縣又可名為渠城,集賢樓在渠縣。地點切合,意境悠遠。他倆都是進士出身,是要臉的。

詩是好詩,可這不是小丘山書院的學子寫的,而且這題目又是魏立偉出的,你不能說的提前寫好的。

郭如珏這個氣啊,他望著魏立偉。詩詞比試了兩場了,一場算平局,這一場是山南縣贏了,而且這首詩不像贊頌陛下那樣應付場面的詩詞,這可是能在讀書人中流傳的好詩啊。這下面在比試詩詞輸了,這次可就讓山南書院出名了。

回頭在想想李化他們來的時候,他郭如珏可是讓人在縣城門上懸掛了橫幅了。這再輸的話,那臉就丟大了。

“這詩詞是否就不要在寫了,有了:一為遷客去天涯,西望山南不見家。 集賢樓中吹玉笛,渠城五月看蘭花這樣的詩句,我看別的就不要在寫下去了。這首詩足以讓這渠縣的集賢樓在大秦成名,這可是山南書院學子送給渠縣的大禮啊。”何偉對著魏立偉說。

這叫送禮?這叫打臉好不好。你們山南書院的人來渠縣比試贏了,還寫了好詩,以後在讀書人中流傳起來都會說是山南書院的學子在渠縣些的好詩。這以後渠縣的小丘山書院還怎麼辦下去。

“詩詞可以不寫下去了,是不是在讓學子們寫一些文章,讀書人最重要的還是要讀好經書,把經書的道理讀明白,寫出感受來。”魏立偉說道。

“魏山長說的對,詩詞不過是讀書人的喜歡,可這經書文章才是正途。”郭如珏跟著說,他一樣要扳回面子,即使贏一場那都好。

“呵呵,山南書院的學子學習經書不久,還是算了吧。”李化說道。

“不打緊的,學子們相互之間些點文章對他們有好處的,讀書嗎,總要和別人交流的。”魏立偉對李化說。

“我們不是交流過了啊,怎麼還要交流,這都快到吃飯的時候了,總不能在你們渠縣餓肚子吧。”趙不凡不滿意的說。好容易贏了,還在寫啥。這又不是做生意,這次賠了下次再賺回來。

“李大人,學生願意與小丘山書院的學子一起寫文章,山南書院的學子們不只是會寫詩。經書典籍一樣是通達的。”蘇鶴鳴這時候站起來說道,他不能只讓潘瑋出了名,這隻會賣豆乾的潘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山南書院還有他蘇鶴鳴呢。

“哦,你是山南書院的弟子,還敢寫文章?還能自稱熟讀經書?好後生,有你師叔我的風采。”何偉聽到蘇鶴鳴的話,他興奮的說,這樣的學子像他。

李化心裡很樂意,他交給了蘇鶴鳴用八股的方式寫文章,這可是大殺器。大秦的文章中沒有八股文這樣的。這可是多少讀書人總結出來的經典格式,專門用作官面文章。

李化的前世的科舉制度是在隋唐時期建立的,但八股文是在明朝才出現的,八股文章的要義就是緊緊抓住經書中的題材,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神鵰的高低都要相對成文,字數都是有限制的。八股文的文體由破題、承題、起進、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把部分組成。

這八股文雖然束縛了文人,但從文體上講那確實經典,不是一般人能寫的出來的,那是要不斷訓練文風的。多少有學問的人不經過鍛鍊是根本寫不出八股文這樣的文章。

蘇鶴鳴的一篇八股文技驚四座,連何偉都半天不說話。這樣的文體太驚豔了。大秦從來沒有過。

能把經書的要義用聖賢的口氣寫出來,整個文章的舉子平仄齊整,引用經書恰當。這可不是隻寫一首詩詞,這可太費腦子了。以後大秦的讀書人要是都這樣寫文章,那他何偉非要瘋了不可。可即使何偉瘋了,他都不能不承認八股文適合官面的文章。

郭如珏和魏立偉看了蘇鶴鳴的文章後就一直在座位上起不來。郭如珏的臉上頭冒汗了,這醜丟大發了,以後大秦所有讀書人都會知道他郭如珏為了擠兌山南書院結果自討苦吃。他是讀書人啊,是大家族出來的,他以後還怎麼在讀書人面前抬起頭。

一首詩詞還罷了,最多讓人說小丘山書院的學子中沒有良才,可這篇文章的書寫格式那不是詩詞能衡量的,這是能對大秦官面文書造成變革的。以後大秦所有的文書恐怕都會用這樣的格式了。

魏立偉的臉上沒有冒汗,他已經覺得自己沒有了任何想法。或許他以後在小丘山書院都當不了山長了。

李化倒是無所謂,八股文如果只是作為一種文體,那是可以存在的,只要不和選拔官員聯絡在一起。

現在的山南縣選拔人才不管是看文章,最重要的是看務實。八股文的出現對他沒有任何影響。固若大秦的科舉以後使用八股文那就讓大秦使用好了,這樣的文章的弊病不是一兩年顯現遲來的,甚至剛出現的時候還會有些好處。八股文的壞處是為政者不會選用人才,而不是文體的本身。詩詞的文體一樣好,但若是用詩詞選任官員,那恐怕整個大秦就會因為過於浪漫而更換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