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李化來到京城一年多了。與他一起入學的兩百多學子有二十來人到了練氣境,而李化則是已經到武士境了,用五伯的話說,現在的李化遇到十來個壯漢都能撂倒,算是有點門道之人了。

就在李化到武士境不久,吏部傳出訊息,這屆學子在武盛院修習已滿一年了,按照朝廷制度,按凡是達到練氣境授予散官,武士境可授實職的定例,授職的學子名冊由武盛院提交,凡達到練氣境到仍願意在院中繼續修煉突破者,不在此次授職之列。武盛院提交名冊後再由吏部商議確認授職人員。訊息傳出後,那些塊到突破練氣境的是抓緊了修煉,都想趕著此次受封。

霍教習倒是曾問過李化授予實職後,向從軍還是到府縣去,李化只是搖搖頭,這不是他能決定的事。齊光倒是建議李化找鎮南將軍去吏部給私下通融一二,李化仍是拒絕了,他還不想別人幫他通融。

小胖子飛飛對於自己的前途很是無所謂,他本來的目的就是隻要有個散官的身份就好,現在的他成天忙著慕名軒的生意,那裡還會去想做官的事。

武盛院向禮部遞送了本屆學子可授官職的名單後,李化就再也沒有見過高院首,鎮南將軍徐彤多次讓小胖子飛飛帶話說他可以私下運作讓李化在京城某個職位,這樣好與他寶貝兒子一起。在李化看來,這應該是學渣家長對於學霸的友好態度,希望學霸拉著學渣不要走偏了。

吏部用了一個月的功夫擬了這次授予武盛院學子官職的章程報給內閣,對於這種事,吏部提上來的摺子內閣都會批紅後轉給陛下,這又不是什麼重要的軍國大事,無外乎功勳子弟的職位安排而已。不過,讓內閣首輔肖文通驚訝的是,陛下的回批里居然在李化的名字下花了個圈,但卻沒有任何批註。

李化的身份,肖文通是知道的,去年左衛與武盛院大比,李化的名字就讓肖文通記住了。原本吏部的奏報裡李化是擬授京營左衛的校尉。勳貴子弟達到武士境,做個校尉到是正常的,可陛下卻似乎有意修改。

肖文通撓了撓頭,難道陛下的意思是放到外地的州府?思慮了半天,將李化的職務修改為南郡方平縣典史,那裡來的就回哪裡去吧,這京城裡,這個李化是待不住的。

送上去的奏報又打回來了,這次是個小太監直接送到肖文通手裡的,肖文通開啟奏報,裡面卻還是什麼都沒有批註。肖文通看看這小太監,小太監衝肖文通低頭笑笑說,“聽外面說,李化還是文武雙全呢。”

聽外面說,那個外面說,怎麼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李化還有文采。肖文通愣了半天,一拍腦門,兩眼放光,明白了。陛下這是要改授李化文職,而且不能在京城裡。肖文通再次提筆擬改授李化豫郡山南縣縣令。

這次的奏報,睿帝批註了。

收到回批的肖文通這次是真的體察聖意了,陛下這是要讓李化自生自滅啊,武職轉文職哪怕是同樣的品級,在現在的大秦都是提拔,而這次越是升職。陛下是要做個看似大度的樣子給朝臣看看。只是那豫郡山南縣可是在兩年內派了三名縣令,一名剿匪殉國、一名告假不去,還有一名去了兩個月就掛印而去不知所終。山南縣那就是個山匪橫行的地方。縣令,按李化的資格肯定是不可能授予的,只是這個山南縣令可能連沒有功名的童生都不會願意去。

肖文通將睿帝批覆後的奏報整理好,讓文書傳送到吏部,由吏部去分別任命。

武盛院裡的二十多個授予了散職、實職的學子們得到任命文書後,與還在努力的百餘同窗揮手告別,匆匆離去,不帶走一片雲彩。

收到任命文書的當日,李化腦中的天書再次亮了,不出李化所料,第三頁寫的是中等物理與化學、此外還有農、林、魚、醫。

小棒子飛飛授予了果敢副尉,而江倩因達到煉氣巔峰境界後烏程侯不願他在武盛院繼續修煉,早早就讓武盛院將他的名單給了吏部,失去在武盛院繼續修煉機會的江倩同小胖子飛飛一樣是果敢副尉,看著很是失落的江倩,大家除了不斷的鼓勵,小胖子飛飛還自掏腰包帶著李化和江倩去了百花樓喝花酒,當夜江倩喝得酩酊大醉。

與小胖子飛飛、江倩他們喝了分別酒後,李化就同五伯一直商量啟程到豫郡山南縣的事。李化堅持京城裡現在的住宅還是留下備用,而且李化在慕名軒有了股份,以後回京述職什麼的總有個住的地方。李化又計劃著讓老許頭留守在京,好有個看家護院的。

確定了離京的日子,五伯去購置路上所需物品,李化道鎮南將軍府拜別徐飛的父親徐彤。徐彤除了說些勉勵的話外,贈送了李化一把寶劍,說是他當年用過,這就給了李化作為長輩的饋贈。

離京前晚上,李化讓唐唐買了酒菜,又讓老徐頭同他們三人一桌吃頓晚飯,這次老許頭沒有再推脫。酒過三巡,老許頭又給自己斟滿酒舉著杯子說:“公子,讓老許跟著公子去赴任吧,多個人多個照應。老許在京裡沒有別的親人了,就想跟著公子。”

李化聽了這話多少有些難過,拿過酒壺給自己倒滿,“許叔,讓你留在京城除了看守宅子,我還有別的安排,此去山南縣,京城裡的訊息總的要知道些,五伯和我信得過您,我們走後,這京城裡要是有什麼動靜,還要麻煩許叔你,再就是,鎮南將軍府的徐飛你是見過啊,他有什麼在京裡需要解決,但自己不便出面的事,麻煩許叔幫他。”

“公子既然這麼說,那老許我明白了。我留下。等公子以後需要了,一定讓老許跟著公子到山南去。”

第二日,李化和五伯、唐唐三人啟程離京。出了城門,李化回頭望了望,卻沒有說什麼,三人三匹馬,揚鞭而去。

京城郊外 十里長亭。

一駕馬車停在路邊,亭內小胖子飛飛和齊光向大路不停的看去。遠遠看到李化三人策馬而來,小胖子飛飛衝到路邊揮著他胖胖的手迎了過去,齊光快步跟在他身後。

“化哥,”見到李化後,小胖子飛飛哭叫著就上去抱著李化不撒手。齊光亦是難受的站在一旁。

“飛飛,哭什麼,你化哥我這次外放那是前途遠大,等化哥混出個樣子,還是要回京的。再說,我們的慕名軒不能離開你的。”李化忍著自己對小胖子飛飛說。

“李公子,齊光我跟你去山南。”齊光說話間,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包袱。

“秀才,你這是為何?”

“在這京裡渾渾噩噩的,不如隨你赴任,到縣裡給了文書乾乾,你總不會吝嗇吧。”

幾人在長亭外正在話說離別,又是一批馬飛奔而來。那人下的馬來,就說了一句“一起走。”

此番龍游大海,虎歸山林,再回京城之時,定是不負少年意氣。

仰天大笑出京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