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內在邏輯(第3/3頁)
章節報錯
可得知道,大梁日報是朝廷財產,看門的大爺都有朝廷編制,拿的是朝廷俸祿。
但也足以看出朝廷徹查此案的決心。
只是七百多份供詞裡,沒有一份能提供價值。
兩個黑工坊上下,沒人知道考卷的存在,若不是被搜檢,可能掄才大典結束之後,他們都未必知道有這麼一樣東西存在他們的工坊之中。
只有《大梁日報》工坊的考卷,被一名工人發現。
工人在搬運印刷紙的時候,發現存放紙張的庫房裡多了一些有字跡的紙張,但他也並不重視,而是撿起來放到一邊——不重視的原因也很簡單,這個工人並不識字。
隨後工人將此事彙報上去,然後被委派到工坊的內廠廠衛聽到。
廠衛正處於風聲鶴唳的狀態,聽到庫房出現了不該出現的東西,趕緊去看了一眼。
然後便發現,最先的考卷,已經流出外面。
“真是詭異……”
蘇文翻看完所有口供和檔案,已經是深夜時分。
七百多份口供沒有帶來任何有用的線索。
但蘇文覺得,毫無線索本身……也是線索。
這意味著,基本杜絕了是普通人所為的可能。
是超凡者犯案,還是考卷觸動了某種不為所知的禁忌力量,以至於隨機出現考卷,是蘇文主要思考的目標。
經過南宮的申請,三份從工坊發現的考卷樣本,也送到了蘇文的手裡。
三份考卷的紙張很普通,都是來自發現考卷的工坊,並無特殊之處。
為了有參照物,南宮還拿到了三份考卷的原定樣稿,供給蘇文對照。
拿到考卷之後,蘇文也才發現,掄才大典的考卷,原來可以這麼精彩。
涉及的問題,囊括了多個學派,若只精專某個學派的考生,基本是要歇菜了。
不過後面還有策論、專業學派的考題,這才是加分題。
但是……這些本是絕密的考卷內容,被洩露得很徹底。
蘇文還是注意到了三份考卷的區別。
第一份在黑工坊發現的考卷,只有十三份。
第二次被發現的,則是一百三十份。
今早發現的,已經變成了一千三百份。
考卷被發現的時間不但更快,而考卷數量,也在以十倍的數量遞增著。
可以說,新的考卷若是外洩,很可能數量變成一萬三千份,遵循著倍數增長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