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虎蠑螈與絞殺榕 第十章 問心無愧於己(第1/2頁)
章節報錯
“樂師傅,你剛剛說的什麼所謂儒家捧儒家。究竟是個什麼道理?我聽的不太明白啊。”魏戮一邊說著,一邊看著樂長安腰間的紫銅葫蘆上雕刻的複雜符籙。
樂長安則是順手將葫蘆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仍由魏戮去看。
他自己則是一隻腳搭在椅子上。也不管埋汰,將鞋子脫了下來,抖了抖裡面沙土。像是覺得不夠,又將手伸進鞋子裡掏了掏。
“我剛剛在外面就聽見了。你不是好奇為何一件事有兩種說法嗎?”
魏戮點了點頭,坐在了樂長安的對面。拿起葫蘆來一邊把玩一邊說:“是啊!若是平時的道理還是說得通的。畢竟百家學說道理各有不同,本就是互相牽制互相挖苦。可偏偏就連各家史書記載也有不同,這本世子就有點糊塗了。”
樂長安搓動剛剛掏鞋子的手指頭,又放在鼻子前聞了聞,一臉享受表情地撥出一口氣。
“其實這事說起來也不難理解。春秋時期,張家初代聖人有教無類,創立了儒家學說。推崇的就是當時大秦之禮,而這禮便是大秦開國皇帝所創。”
魏戮放下手上的葫蘆,一臉不解地問道:“然後呢?這和儒家捧儒家有什麼關係?”
樂長安嘿嘿一笑接著說:
“你剛剛所言的事便是大秦春秋年間,當時裂土分王。大秦頃刻覆滅,一個權臣平亂,輔佐了一個皇帝,二人共治天下。使大秦從中而斷,就此分了東秦西秦。儒家修書之時便修博濟清亂於野。扶項帝為王,遷都於洛陽。共治天下。這博濟是大秦皇室,這項帝也是大秦皇室。既然天下還是皇室的,那麼這大秦便名正言順國祚綿長。”
魏戮眯著眼想了想,好像想明白了其中道理,問道:
“你的意思是儒家尊大秦之禮,奉大秦為正統。大秦國祚八百年,是這歷代最為長久的王朝。所以這從中斷成東西的朝代對於大秦來說還得接上,所以儒家才有了這麼一筆?若是斷了,儒家所推行的秦禮就有損了顏面?”
樂長安點了點頭,一臉得意地看著眼前這個世子殿下。
而站在旁邊的夏倦則有些不解地問道:“那究竟是博濟還是禹諾君平的亂呢?”
樂長安和魏戮聽聞此言,同時笑著說:“重要嗎?”
這讓夏倦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重要嗎?不重要。大秦春秋時諸子百家四起,相互攻擊詆譭。儒家所記的只需要合乎儒家所想,所要便可以了。
既然目的已然達到了,那這真相是什麼又能如何?最後諸子百家是那儒家如今最為鼎盛,被天下讀書人奉若神明。這就夠了。
魏戮對這個師傅很滿意,只因為他教的不是書而是人之本性。
樂長安對這個徒弟也很滿意,因為他是魏戮。
密室之中,真世子唯唯諾諾站在一邊低下頭,不敢直視自己的父王魏十五。
“怎地?委屈你了?不就是一刀嗎?你連這點苦也吃不了?還是不是我魏十五的兒子了?廢物!”
年輕男子有些委屈,但是又不敢說什麼。
魏十五見自己兒子不說話,也覺得自己言語有些過分了。不由得將對樂長安的火氣一股腦撒在了自家兒子身上,這的確有些說不過去了。
“你要知道將來你是要繼承隴右四十萬大軍的人,到時候指不定還能趁著亂世有一番作為,坐上皇位都是說不準的事。現如今你連這點小小的苦也吃不了,在這密室裡藏的十年時間豈不是白費了?”
魏十五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小瓶金瘡藥放在了桌子上。
“父王。你也知道,自己對自己下手本就不是什麼容易是。況且現如今那個小子僥倖活了下來,我這正主什麼時候頂替他還說不定。不急於這一時啊!”
“放屁。新傷老傷看不出來嗎?真當別人是傻子?”
魏十五說完將真世子拉了過來,一把扯下他的衣服,一道與魏戮同樣位置的疤痕映入眼簾。只是相對於魏戮的傷口著實有些淺了。
“這傷口太淺了。我曾仔細觀察過那小子胸口的疤,雖然大小一樣,但是終究還是有差別。既然你不忍心,我這個做父親的就幫幫你!”
話音剛畢,魏十五抽出匕首在他原本早已結疤的傷口上重重地又插了進去。
魏十五將一切打點好之後,看著躺在床上疼痛難忍的兒子說道:“暫時就辛苦一下你了,戮兒。但是你放心,等到世襲罔替的旨意下來。你就是真真正正的隴右世子了。這些都值得。”
這幾日裡,魏戮過得也還算舒心。
平日裡與瘋和尚樂長安一起聽著四個婢女輪流唸書。
只不過有了樂長安在,這讀書的速度也就沒有前些日子快了。
倒不是說婢女們偷懶,而是樂長安總是在婢女唸到一半的時候打斷,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魏戮對此非但不覺得樂長安是一時興起故弄玄虛,反而也是在琢磨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