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貪狼坐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遍佈明光宛如白晝一樣的遊仙觀空間中,忽然就暗了下來。頭頂的天空像是被誰拉了一塊巨大的幕布遮擋住了。
又彷彿是直接投射於天外,將整片星空都攬入了自己的懷抱之中!
這時的遊仙觀所在,頭頂漫天繁星,三垣二十八宿高懸,點點星光閃爍不絕,吳奇站在山腳巨大的石碑下面,整個人就彷彿是陷入到了一場最深沉的夢境之中。
自他再次置身於此,在遊仙觀的山腳下,將記憶中的《殺破狼》法門,一一回想之後,這一部傳承了不知多少年代的兵家秘法,就以另外一種形式,被改變,被推演,重新呈現在了這一方巨大的遊仙枕石碑上。
然後,一切個中的訣竅和秘奧,便如同醍醐灌頂般顯現在了吳奇心裡,之前種種,諸多疑難,頓時似水到渠成般,無師自通。
而這也正是遊仙觀目前能帶給他的最大的好處之一。不拘是任何法門,只要他能想的出來,就會自然而然的被石碑接收,推演,從而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變成最適合他自身修習的全新法門。
一切都是因他而存在,一切都是由他而生!
就好像是現在一樣,隨著這一部《殺破狼》兵家秘法的重新推演,吳奇下意識的就要嘗試演練一番,結果整個遊仙觀空間,頓時隨著他的心意驀然一變。
天光漸漸黯淡,頭頂拉開星幕!吳奇整個人在這時彷彿都進入到了一種完全不由他自主的半夢半醒之中。
恍惚間一抬頭,仰望星空,只一個深呼吸,登時就如同和天際中的某位存在輕輕的碰撞了一下,隨後一股清涼的氣息,就從天而降,一股腦的灌入到了他的身體裡面。
“氣息相連,天人一體……?”
這一股氣息,也不知從何而來,可一進入到吳奇體內,就遍及渾身上下的每一處細微所在,無遠弗屆。隨後,吳奇就本能的按照《殺破狼》中記載的法門,自然而然的擺出了一個姿勢。
雙腳分前後,脊背下壓隨後腿前行上挺,雙手按虛空,撐肩昂頭含胸腹力貫尾椎!整個人看起來,活脫脫就如同是一隻正站在懸崖峭壁上,對月狂嘯的人形巨狼。
而事實上,他如今擺出的這一個姿勢,也正是《殺破狼》中“陽明貪狼法”的入門起手式“貪狼坐命”。
殺破狼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易經,屬於紫薇斗數。在命理學中,七殺、貪狼、破軍在命宮的三方四正會照時,就是所謂的“殺、破、狼”格局。
古代的兵家,研習易經數術,將紫微斗數和命理中的一些東西,融入到自家的學說中,進而推演出種種的秘法和神通。其中,如同吳奇手中的這一部《殺破狼》,就是最典型的一種。
貪狼坐命一勢,就是以命理的說法,來形容練功中上應天星,彼此勾連的道理。
雖然只是個起手式,卻是整部貪狼法的基礎和根本,如果練習者不能透過此勢,和頭頂群星中的對應星宿相連通,氣息一體,那自然就也沒法子再往下接著練了。
換句話說,任你天資絕頂,才華橫溢,可要是沒這個命,這部貪狼法,你也絕對練不了!
而吳奇在遊仙觀空間中,卻打破常規,只是擺出了姿勢,立刻就貪狼坐命,勾天天外,感受到了在頭頂星空中的那一縷善意。
是以,下一刻,他宛如做夢一樣,渾身一顫,整個人張口就唸出了一句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寶誥。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有請中天大聖,北斗第一陽明貪狼大道星君。”
吼!吼!吼!
吳奇一探身,脊背吞吐,仰望星空,口中不斷念誦著同樣一句話,如是者三遍之後,聲音已是漸漸從清晰變得含混,到最後甚至聽起來,就像是一聲聲的狼嚎一樣了。
聲音悠遠,好像要一直這樣,傳到遠遠的高天之上!
同時,他自己的身體也是一陣沒來由的亂顫,四肢百骸,胸腹肝膽,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隨著唸誦聲的漸漸變化,整個人也彷彿是真的化作了一頭巨狼,或蹲,或伏,或挺,或立……。
最後,甚至一抖尾閭,屁股後面就如同是生出了一條看不見的尾巴,連同他脊背反曲如弓,口鼻翕張,越發的像是一頭對月狂嘯的老狼了。
而他這一連串的抖動,雖然顯得十分怪異,但卻是與聲同步,內有聲音震動內臟各處,外合顫動波及到了渾身上下的每一處所在。
當真是在電光火石間,調整了周身上下的所有部位,使得偌大身體裡裡外外,徹底連成了一片。
迷迷糊糊中,吳奇只覺得身體內外,好多地方都是痠麻腫脹,四肢百骸,關節韌帶,甚至連五臟六腑,骨骼肌肉裡面都莫名的生出了一種讓他自己都無法抑制的躁動。
尤其是小腹深處,處於神闕與關元之間的那一片所在,更是忽冷忽熱。冷時彷彿塞了一塊堅冰,凍得小腹邦邦硬,熱時又如同一股邪火暗藏,直燒的他面紅耳赤,頭昏腦漲。
與此同時,腦海中也是五味雜陳,湧出種種雜念慾望,眼前似乎出現了無數場景,走馬燈似的一陣環繞。真真假假,難辨根本。
一時間,儘管他整個人本來就處於半夢半醒之中,但身體上的諸般感覺卻也讓他難受到了極點。眼前景物如飛而逝,耳中聲響紛紛擾擾。
事實上,他的這些感覺,就是修行之初,百病叢生!如果代入拳法武功的練習,也就是個伐經洗脈,脫胎換骨的一個過程。只是兵家的武道和神通,目標明確,不在養生也不求長生,簡單粗暴為的就是以暴制暴,以殺止殺!
所以,像是殺破狼這樣的兵家秘法,幾乎一上手,就全都是通脈。借外力,灌注全身,不管你願不願意,就要貫通特定的脈絡和穴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