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朱看來,他的寶貝孫兒無疑是最好的,不管是在哪方面看來,他的孫兒都是最優秀的。

小時候的時候不需要多說,早慧什麼的都是小事。畢竟有些小孩子小時候看起來也比較機靈、比較聰明,但是長大了之後未必就是多麼的優秀了。

但是老朱就可以驕傲,他的孫兒小時候就算是真正的早慧,不是普通的聰明而已。而且那孩子學什麼都快,心機比較深沉、考慮事情也比較周到,對於權謀和人心更是喜歡琢磨。

這樣的性格對於皇帝來說,對於一個大家族的族長來說,這無疑都是非常好的品質。老朱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有著這樣的一個孫兒,老朱家必然可以穩定,大明的江山社稷必然會變得更加的強盛,這一點毋庸置疑。

至於自家孫兒的文采,老朱也就覺得這是「小道」。雖然只是小道,不過這也值得開心。兒孫們有出息,這就是比什麼都要強了,子孫的優秀就算長輩最大的驕傲。

看看自己的孫兒,再看看還算是有些文采的兒子,老朱就覺得傳位給孫兒,這就是最正確的決定。不只是自家孫兒文采好、聰穎,也是因為自家的這個寶貝孫兒,是標兒的嫡長子啊!

朱松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早就知道大侄子聰慧、有詩才。哪怕有些時候也覺得這可能言過其實,可能也就算一些刻意的吹捧。但是慢慢的,也就認識到了一些差距。

他是所謂的滿腹經綸,但是這才是真正的吹捧,要不是有著一些宗室的身份,一般人未必就會覺得他多麼有才,說不定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拿不到。但是大侄子呢,那是真的聰穎、有才華,這一點是必須要承認的事情。

至於皇位什麼的,朱松更加清楚,就算是沒有大侄兒,皇位實際上和他也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心裡不平衡之類的不存在,五哥他們幾個都能接受這些,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老朱心情很好,就欣賞著詞,欣賞著小小朱的書法。兒子,看也看到了,也稍微的聊了聊。既然兒子們現在都還不錯,那就回去吧,在宮裡估計心裡也不舒坦。

連帶著小小朱也給罕見的趕走了,別看老朱現在溺愛小小朱非常厲害。可是在老朱的心裡,寶貝孫兒的分量,實際上也是更加重要的,有些時候老朱也是需要有點獨處的時間。

小小朱非常開心,跟在朱允煐身後,非常與有榮焉的樣子。

小小朱也一直都是為他的曾祖、父親而驕傲的,現在自然更加不用說,他的父親就是最厲害的。當皇帝肯定是可以當一個了不起的皇帝,必然就是大明朝的太宗皇帝,肯定是要開疆拓土、讓萬國來朝,打造一個太平盛世。

要是作為文人的話,父皇肯定也是能夠留下傳世經典,可以讓天下讀書人心服口服的。

「娘!」剛回春和殿,小小朱就激動的說道,「爹給曾祖作了一首詞,曾祖可喜歡了!」

徐妙清眼前一亮,實際上她現在還不知道這些事情。雖然也會留意朱允煐的動靜,也會關注乾清宮。但是徐妙清非常的有分寸,她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不能過於關注,更加清楚哪怕她是皇后,也不敢隨意探聽。

至於皇帝的詩才等等,徐妙清自然也心裡有數。和一些人一樣,都是覺得皇帝可以出口成章,只不過為了大明朝的文風、為了大明朝的學風,陛下從來都是不以詩才為傲,陛下不希望看到大明朝的官員只會吟詩作對。

看了看小小朱,朱允煐問道,「你可記得詩詞了?記得的話,寫給你娘看看。」

小小朱立刻就尷尬了,雖然覺得父皇作的詞必然是最好的。可是要說好在哪裡,他一時半會兒還說不出來,反正就是好。至於說背下來之類的,更加不可能了。

看到小小朱的樣子,朱允煐說道,

「去找你皇妹,讓他把詞寫下來,送給你二叔去。那混賬玩意兒,咱要是不給他兜著,他遲早斯文掃地。」

小小朱就笑嘻嘻的說道,「爹,二叔才不至於斯文掃地,他是吳王!」

這麼說也有道理,朱允熥本來就算有名的紈絝,斯文掃地對於他來說也是常態。要是真的相信了吳王殿下有文采,那才是真的傻、真的蠢。那些被朱允熥騙了的人,要麼是畏懼他的身份,要麼就是必有所圖,那也是心甘情願的被騙。

不過不管怎麼說,還是需要給朱允熥稍微的兜點底,那小子少鬧一點笑話也是好事情。

雖然小小朱不記得詞,但是王承恩這些人肯定記下來了。不一定會背,主要是記下來的。所以現在小小朱去找他的妹妹,但如果也不需要擔心,抄下來就是。

看著坐在榻上傻樂的小兒子,朱允煐樂了,「你就知道看著咱傻樂,都不知道叫人?」

朱文坤扶著榻站了起來,衝著小小朱喊道,「皇兄、皇兄。」

本來都要出去的小小朱立刻停下,轉身說道,「你要是過來,咱就帶你去玩!」

朱文坤急了,一雙小短腿雖然比較短、也有點肥,走路有些搖搖晃晃。但是也沒關係,伸出來雙手努力的保持著平衡,著急忙慌的朝著他的皇兄跑去。

朱允煐和徐妙清就看著,也沒有阻止小小朱帶著朱文坤出去玩。其實也沒什麼好擔心的,雖然小小朱帶著出去,但是身邊會有宮女太監,會有教養嬤嬤、會有朱文坤的乳孃。

所以也就根本不需要擔心了,這也就是在宮裡瞎跑,以小小朱「人見人愛」的身份,當然沒什麼好擔心的,他走到哪裡大家都是捧著、哄著的。

看著小兄弟兩個離開,朱允煐就說道,「以後要是垠兒和文坤能夠像咱和允熥那般,那就好了。」

徐妙清就趕緊說道,「臣妾也是這般想的,陛下和允熥手足親情當為楷模。莫要說皇室了,就是尋常百姓家,不少兄弟手足也是為了家產鬧翻。」

可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嘛,朱允煐說道,「允熥還算好,一直不爭不搶的。喜歡鬧歸鬧,有些紈絝就紈絝。咱沒有不樂意,也不是宗室每個孩子都要有出息才好。」

對於這些事情,徐妙清也是心裡有數的。其實很多的武勳人家也都是這樣,對嫡長子要求比較高,這也是頂門立戶的。其他的庶子之類的,要是太有出息、太有想法,那反而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情。

「不過咱文坤,也不是要給他養的紈絝。」朱允煐看著徐妙清,認真說道,「咱想著的是他要是賢良一些,那必然是好事情。就是這性子要注意些,不要讓他瞎琢磨。」